【摘 要】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结直肠癌骨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02-01-2012-02-28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
【机 构】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结直肠癌骨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02-01-2012-02-28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6.2%(96/1 548),其中多发骨转移71例(74.0%),骨转移常见部位为骨盆(49处)、胸椎(34处)、腰椎(31处)和肋骨(27处);90例(93.8%)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转移,常见的非骨骼转移为肺转移(61例)、肝转移(49例)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8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1、2和3年生存率为分别为44.9%、29.0%和9.4%。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分期、骨转移类型、合并其他部位转移、癌胚抗原(CEA)水平和骨转移后化疗情况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转移部位≥2(RR=2.13,95%CI:1.32~3.44)、结直肠癌Ⅳ期(RR=3.02,95%CI:1.75~5.21)、CEA升高(RR=2.67,95%CI:1.51~4.72)和骨转移后无化疗(RR=3.38,95%CI:1.68~6.78)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多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合并多部位转移、结直肠癌Ⅳ期、CEA升高、转移后无化疗的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人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IGF-1R)表达并观察干预其基因转录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组
目的比较固定准直器调强技术(fixed-jaw technique,FJT)与常规分野调强技术(split-field technique,SFT)在直肠癌术前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发SGC-7901人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GC-7901细胞分别在常规情况下(常氧组)和缺氧条件下(37℃
目的观察富含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2(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2,SAT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
目的探讨通过RNAi技术靶向沉默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合成含双shRNA沉默靶点的质粒Pgenesil ADM及阴性
模板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的优劣。分析了模板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表观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及控制措施。
目的了解新碘盐标准施行后西安市8~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防治碘缺乏病和规范食盐加碘含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在西安市的14个区(县)按东、西、南、北和中5个
“杀人偿命”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而精神病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主体,在犯罪时能够基于法律获得减免,这就使得人情与法理之间产生冲突,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中国古代,对于
目的 总结特殊类型断指的再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对手指末节及指尖离断、多指及多平面离断、辗压性离断、旋转撕脱及套脱离断、小儿断指及手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 ,根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三丁酸甘油酯 (TB)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株SHI 1生长抑制、分化和凋亡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拒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