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生态需水研究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114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东辽河流域累积46个测站52年的水文资料和1986年、1996年、2000年Landsat TM数字图像为源信息,在分析景观格局、流域降水和径流时空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生态需水的时空变化和平衡分区。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景观的优势度较强,斑块的形状较为规整,但分布较散,同时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非常强。水文情势的空间分异明显。东辽河流域坡面系统全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504.72 mm (324.08 mm~618.89 mm),5~9月份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总量的88.29 %,下游形成
其他文献
在相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首先建立了具有农业资源、农业发展、环境生态、农村社会、科教管理5个支持系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指标体系,共选择源指标95个, 采用相对资产/负债评估方法,对省(市、区) 级各支持系统和总能力的相对净资产(比较优势) 进行了评估,并用GIS与图形库联结显示空间分布。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划原则将中国分为9个农业发展地区(一
在对包含过程事件的地理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区分并定义地理系统动态变化中的两类对象:基座对象和事件对象,并对两类对象的特征,进行了讨论。依据两类对象的划分,探讨了基座对象
以陕北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1985~199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土地退化时空规律、趋势和机制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表
任胜利博士编著的<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的指南读物.对于中国学者向国际科技期刊投稿有极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