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陕北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1985~199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土地退化时空规律、趋势和机制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土地退化的主导类型是土地沙漠化.从成因分析,土地沙漠化主要是长期以来的人口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行为激发了地表自然过程的退化性演替,致使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的破坏.过去13年土地退化程度总体上在不断加剧,而且退化类型正向多样化发展.最后,依据评价与分析结果,进一步对该区土地退化防治和沙漠化土地
其他文献
本文从2013年10月至11月《南方周末》评论版中体现出女性形象的内容入手,分析我国新闻评论中女性形象的作用和其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包括贴近民生、引发舆论共鸣、新闻评论的
曾有人不失深刻地指出:中国的问题是个农业问题,农业的问题是个农民问题,事实上,农民问题同样累积成堆,头绪繁杂难理,因而尚需进一步弄清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什么,解决的关键又在哪里
在相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首先建立了具有农业资源、农业发展、环境生态、农村社会、科教管理5个支持系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指标体系,共选择源指标95个, 采用相对资产/负债评估方法,对省(市、区) 级各支持系统和总能力的相对净资产(比较优势) 进行了评估,并用GIS与图形库联结显示空间分布。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划原则将中国分为9个农业发展地区(一
根据大量的植被分布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经纬度投影的中国地图划分为1×1.的经纬网格,直观地把冷杉、云杉和落叶松3属的植物分布显示在中国地图上,并对其分布及
以乡村人际关系为主体的社会交往格局变迁是体现乡村发展及变迁脉络的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厘清该地区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功能,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人
一项旨在从税务系统建立起一个以税收会计为核心,能够全面反映和监控税收征管过程的数据核算体系,并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接轨的新型税收会计制度,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税
在对包含过程事件的地理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区分并定义地理系统动态变化中的两类对象:基座对象和事件对象,并对两类对象的特征,进行了讨论。依据两类对象的划分,探讨了基座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