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模式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东北平原西部地区土壤耕层浅薄、犁底层紧实、通透性变差等问题,为改善区域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土地生产力、农民增产增收,试验设置免耕、行间深松、行上深松和行间行上深松4个处理,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开展深松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与免耕相比,深松可显著降低0~ 40 cm土层土壤容重,且以行间行上深松效果最好,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17 g/cm3.土壤总孔隙度和含水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行间深松、行上深松和行间行上深松分别比对照免耕增加8.3%、9.6%、15.5%和9.78%、10.83%、14.65%,且深松较免耕土壤宜耕层下移较明显,两年分别下移17.5 cm和5~ 15 cm.深松后,玉米经济产量及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也呈同步增加趋势.结合经济效益和产投比,行上深松是吉林省西部玉米田的适宜的深松模式之一.
其他文献
AtGA2ox1基因是调控赤霉素代谢的关键基因.以3个AtGA2ox1基因转化体回交转育玉米自交系和配制的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系统开展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耐旱性分析.结果 表明,3个转化体在回交转育过程中,多世代间遗传稳定.苗期不同转化体玉米在干旱胁迫24 d后复水仍能正常生长;对照材料胁迫后叶片卷曲至萎蔫,复水后无法恢复生长.通过对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跟踪监测发现,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玉米的MDA含量低于对照约20%;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对照20%,降低玉米细
腹泻在兔中比较多见,各个年龄段的兔子均极易引发此种疾病,而幼兔的发病率最高,常见发病兔龄为6~12周.腹泻病兔症状表现为粪便呈水糊状,不成球,质地较稀.基于此,将针对兔腹泻的诊断与中西兽医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在小动物的诊治中,外伤致骨折的病例较为常见,尤其是四肢骨折的病例,占外科疾病的30% ~40%.股骨骨折是临床医学普遍的动物外科疾病,高发于宠物猫.通常分成股骨骨折3类,分别是股骨上端骨折、骨干骨折和股骨远端骨折.以一例猫股骨骨干骨折为例进行诊断与治疗,经治疗后患猫预后良好.
在叶片尺度上,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反演实际光合速率(Phi2)、非调节的光能耗散(PhiNO)、非光化学淬灭(PhiNPQ)、相对叶绿素含量(RC)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不同氮素处理下叶片光谱反射率和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可见光波段在过量施氮下叶片反射率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近红外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玉米的生长,不施氮处理下Phi2逐渐减少,PhiNPQ逐渐增加;过量施氮下Phi2先增加后减少,PhiNO和PhiNPQ先降低后增加.RC在不同施氮条件下
针对我国爆裂玉米产业的技术需求和品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对爆裂玉米品质检测内容和测定方法做系统研究.结果 表明,玉米粒体积测定,采用规格越小的量筒测定值误差越大,当量筒规格达到1000mL以上时测定值趋于稳定;玉米花体积检测,量筒规格越小,误差越大,当锥形量筒规格达到500 mL以上时测定值趋于稳定,直形量筒规格直至达到2000 mL时仍存在较大差异;容重的测量,玉米相关标准《GB 1353-2018》规定用容重器测定容重,用直形量筒测定爆裂玉米容重与容重器测定结果没有较大差异;用量筒测定,既能保证测定结果
采集吉林省主产区玉米280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3种真菌毒素含量,研究吉林省玉米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和膳食暴露风险状况,评价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表明,供试玉米中真菌毒素的平均含量为522.3 μg/kg,真菌毒素污染种类分别是伏马菌素(97.9%)、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52.1%)和玉米赤霉烯酮(37.5%),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1269.1、284.2、42.8 μg/kg.采用残留平均值计算成人和儿童经玉米摄入的伏马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玉米赤霉烯酮,结果无显著慢性摄人风险.以最大残留值计算
宠物犬、猫作为伴侣动物陪伴人类生活,是家庭的一分子,但它们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几十年寿命,并且进入老年的宠物犬、猫,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会有各种常发病缠身,影响其健康和寿命.如果宠物主人能对处于老年期的宠物犬、猫进行及时且细致的日常护理,就能及时发现它们的发病症状提早就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其寿命.主要从老年犬、猫常发病的角度阐述如何进行相应的日常护理,以期为广大养宠爱宠人士提供参考.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黑土3年的田间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不同轮耕模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秸秆离田处理(A)相比,秸秆连年深翻(D)、深翻/旋耕(C)和覆盖/覆盖/深翻(E)3个还田处理均显著提高亚表层(20~ 40 cm)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对于微生物总量OTU分析表明,经过秸秆深翻处理亚表层土壤微生物总数均高于表层土壤,秸秆连年覆盖还田(B)处理则是表层(0~20 cm)土壤微生物总量高于亚表层土壤.经秸秆深翻处理亚表层土壤Chao1指数较高,
以春兰×\'寒香梅\'杂交种(Cymbidium goeringii×Cymbidium\'Han Xiang Mei\')为材料,MS+琼脂4 g·L-1+蔗糖20 g·L-1+椰汁100 mL·L-1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细胞分裂素(TDZ/6-BA)和无机盐浓度(P、K)对其试管花诱导的影响,测定花芽诱导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激素水平(IAA、ABA).结果表明,添加0.2 mg·L-1 TDZ和2 mg·L-16-BA的花芽诱导率最高,
依托2012年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F)、有机肥+化肥(SC)、单施有机肥(SM)、单施玉米秸秆(MS)和不施肥对照(NA)5个处理,研究培肥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显著增强了玉米光合作用,4种培肥方式均增加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CF、SC、SM和MS处理较NA分别增加了74.6%和80.0%、64.5%和74.0%、18.9%和28.9%、12.9%和25.8%.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