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教学策略简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及有效性。作为一门探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变化规律的理性学科,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多为较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有助于为学生未来高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立足于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对构建理想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26-01
  引言
  在數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以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思维[1]。由此可见,在基础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使其理解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的兴趣。从而,以构建理想数学课堂,促进教学的提质增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形式固化。
  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未进行教学创新,使很多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模式。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多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且数学原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这便会造成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枯燥印象。此外,在教师的主动灌溉下,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思考的意识。
  2.班级学习中的两极分化。
  新课改强调教育的面向全体[2]。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个性爱好、兴趣特点及学习能力均有不同,这便要求教师不可继续以一概而论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应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多将目光投向那些数学基础好、知识掌握迅速的学生身上,对后进生缺乏关注,使其愈发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3.创新教学的形式化。
  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应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使更多的教师意识到创新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小组合作、翻转课堂、联系生活教学法等随之涌现,但因授课方式不当,导致很多创新教学方式未能起到应有效果,流于形式化。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以就近原则或是让学生进行自由结组,这便会导致学习能力强、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的“抱团”,不仅使基础原本薄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处境尴尬,也难以体现合作学习的应有价值。
  二、构建数学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以趣味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年级小,对动态有趣的事物较为感兴趣[3]。为构建理想课堂,教师应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感,避免生硬施教,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理解。例如:教师可依据具体教学特点,施以针对性授课。在“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教学中,可引出生活中装修时,同样材质800*800(cm)与300*600(cm)的瓷砖价格大有不同,让学生集思广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挑选最具性价比的瓷砖;在“倍的认识”学习中,可引入教学游戏,使学生通过“几个几”认识倍数关系等。通过具象化教学,使抽象的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参与课堂的兴趣。
  2.展开特色化分层教学。
  面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可与学生构建新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以走近学生,了解其兴趣爱好、本班真实的学情,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对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对于数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将其化为A层,并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使其通过云平台教师准备的学习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对于理解能力尚可,数学基础略有不足的学生,教师可组织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使其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并鼓励其可多渠道收集学习资料;对于基础欠佳、数学兴趣淡薄的学生,其与教师一同学习。另外,教师应注重对分层的动态调整,使学生能够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上升。
  3.以贴近学生生活施教。
  构建理想课堂,其较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应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充分运用趣味生活化元素,丰富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克和千克”的学习中,可引入公斤秤,让学生联系日常与父母去超市购买蔬菜、水果的记忆,使其进行理解学习;在“百分数”的学习中,可让学生观察不同奶酪成分表,以传授学生挑选无盐奶酪的方法,使其学会运用以往乘除法所学及百分数知识,挑选最佳奶酪。以生活与数学实践教学的相融合,促进学生理解数学,使其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让其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4.对学生施以全面评价。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调动其数学学习积极性,应摒弃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能力强弱的方式。这会使一直较为刻苦,但是数学思维略有欠缺的学生失去努力的积极性。例如:为学生建立信息化学习档案,综合其课堂表现、进步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欣赏式引导。
  三、结语
  新形势下不仅为数学教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有理性意识、抽象思维,作为数学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深研教材,具有多元化授课能力,将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探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具有生本意识,促进教育面向全体。从而构建理想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艳辉.探析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7):66.
  [2]孔利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10):174.
  [3]陈春社.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5(19):56.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身边的经历来探讨抽象的数学问题,强化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才能深化教学。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效率;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26-01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
<正>“拉伊”,是藏族民歌的一种,就藏文的原意,“拉”字有“山”之意,“伊”字有歌之意,两字连起来,即是“山歌”的意思.很象汉族一些地方的“爬山歌”或“山歌”,它与藏族其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借助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用真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细心品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我们应该
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西藏岩画艺术》和《西藏佛教寺院壁画艺术》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地反映西藏高原古代岩画与佛教壁画艺术的高品位画册.《西藏岩画
川西北藏族自古有这样的风俗:从小就得向人学歌.有“唱不出三段歌词就不是歌手”的说法.生活中唱歌助兴,就是顶日耕耘,策马放牧,无处不是歌声,甚至求亲配偶也离不开民歌.由此
1784年中国古画中已经出现了“雪人”,这幅画是专门绘画西藏高原上的野生动物的.这是关于喜玛拉雅山“雪人”情况的最早记录.1832年英国人霍德格训提出世界上有雪人一说,并正
高等师范手风琴教育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成为手风琴教育发展的障碍。
【摘 要】小学各学科最困难的科目就是数学,但它也占最重要的分值比例,我国正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数学改革主要涉及数学应用和实践,并在小学教学中加强它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生活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实践;生活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各个学校的关注重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创新道德与法治授课方式是各个学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
5月,西藏话剧团应’96艺术节之邀莅京演出了话剧《布达拉宫风云》和《雅隆之恋》,为北京人带去一缕沁人肺腑的芳香,获得了应有的赞誉.西藏话剧团——一个了不起的、让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