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气体的等温变化”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介绍rn“气体的等温变化”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是研究气体宏观规律的重要内容,其探究思路对学生后续学习等压、等容变化有积极影响.从教学内容看,本节是典型的物理规律课,先给出等温变化的概念,再用教材提供的方案组织学生实验,最后得到气体等温变化遵循的规律——玻意耳定律.笔者在观摩优质课和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些困惑:大多数课都让学生直接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实验,没有让学生先自行大胆设计交流,学生的思维并未充分打开,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科学探究能力难以获得真正提高;对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探究思路缺乏清晰的认识,甚至有探究课“习题化”的现象,整堂课未真正实施科学探究就进入了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环节.针对这种弊端,笔者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对“气体的等温变化”这节课进行设计与探索,教学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以核心素养框架为“轴心”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设与核心素养目标适切的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科学思维解决新的问题,实现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对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中的一个典型问题用常规解法和“可忽略重力”的特殊解法进行了解析,接着对两类解法从思维角度上进行了讨论,再列举了两道例题来进行拓展与应用后,最后得出在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中,当涉及某力无论多大都满足什么条件时,受力分析可以忽略物体的重力,从而使问题简化.
总结开关的三种基本作用,即控制电路通断、转换测量电路、转换测量对象.依次结合例题分析三类开关的作用,以期能以开关为突破口,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命题意图,快速找准解题方向,提升答题效率.
物理图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图像法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及构建高效物理课堂大有帮助.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物理图像中,运动学图像占比最大.以运动学图像为例,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典型例题的分析,提出图像法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策略.
基于理科综合实验课程的开发,利用手机内置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实验.以“探索电池的奥秘”为例,展示物理、化学跨学科课程的设计,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案例.
以热水器工作原理为基础,通过对电热水器与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研究,对比两者之间的优缺点,为热水器的选择做一定的参考.
“电功率”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概念.通过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以及对概念层次的划分,提出了基于学习进阶的“电功率”教学设计.
一、一道不能自洽的高三模拟题rn例1(多选) 如图1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上下边界均水平、垂直线框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5 T.正方形单匝金属线框在磁场上方h=0.45 m处,质量为0.1 kg,边长为0.4m,总阻值为1 Q.现将线框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线框ab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ab边刚好进入磁场和刚好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均为2 m/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rnA.cd边刚进入磁场时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为9WrnB.匀强磁场区域的高度为0.65mrnC.穿
期刊
2019年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高考的根本任务,保证高考方向的准确,对教育评价起到正向的引领作用;转变命题方向,突破原来的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提出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维度的考查.高考的转变也将引起教学的转变,下面以2021年各地高考物理试题为例,谈谈高考评价体系的转变对高考物理试题命制的影响.
期刊
针对高中物理教材中“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力”的观点的缺陷,参照新人教版物理教材提出:根据实际情况,把力、速度等物理矢量按照实际“需要”的方向分解,体现了物体受力和状态统一的思想,逻辑更加合理,迁移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