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之上的发展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笼埔幼儿实验学校建校只有五年,她的诞生具有十分特殊的背景。1999年,震动世界的“921”台湾大地震的中心地区就在车笼埔,地震断裂带绵延百余公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车笼埔幼儿实验学校是在原公立小学的废墟上建造起来的。车笼埔幼儿实验学校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创造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营造实践新教育理念的学校;表现小学与幼儿园两种形态的分离与融合;与社区融合的设备设施;儿童第二个家的高品质空间。打造安全、适性、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提供生活化、人性化、艺术化、现代化的空间是其设计与建筑特色。
  车笼埔实验学校于2001年8月开始招生,招收对象为四岁到八岁的儿童,将幼稚园大班的课程与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进行了融合与连贯。透过该校经典主题之一“美猴王”活动实录,我们可以窥见台湾幼教课程的基本状况:将方案课程的理念与操作环节融合,使得传统课程模式与瑞吉欧方案教学揉为一体,即在传统的单元教学课程模式基础上,刻意在实施过程中加入逐步建构的理念,充分体现“开放角落 主题 情境”的主题课程教学模式,突显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及发展的建构精神。
  【新学期伊始,大恐龙班在进行寒假经验分享活动——告诉大家自己在寒假里看了什么书。孩子们很兴奋。当他们站到台上时,老师发现孩子们真的很用心在看故事,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很完整地将故事的内容表达出来,而且显得很自信、很有成就感。老师也乘机和孩子们分享了一个可以有不同结局的故事——《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分享完老师的故事之后,孩子们提出了“我们也来编故事”的想法(这给了进行主题活动很好的发展方向)。编什么故事呢?大家对刚才分享的故事进行了甄选,最终,《孙悟空》以压倒多数票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以“美猴王”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开始了。】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美猴王这一活动主题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生发出来的。起初,教师只是希望做一个关于故事书的主题,由于幼儿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孙悟空的浓厚兴趣,教师就顺水推舟,围绕“美猴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后来主题发展的过程中,幼儿的主动性同样体现得十分明显:教师虽然有一个预设的主题网络,但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握主题总体的发展目标与展开脉络,具体活动的灵感、安排则来自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关的物质和经验的支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促进幼儿对主题的深化。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事件都是鲜活的,都是幼儿最感兴趣又富有教育痕迹的。
  由“美猴王”生发出来的每个学习环节几乎都是综合性的,不论是主题学习目标的制定、主题课程网络的建立,还是主题活动环节、学习事件的安排与选择:
  1.主题学习目标
  “美猴王”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经历了从故事到演戏,再到做人的发展过程。因此它的学习经验目标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艺术涵养、情操,运用肢体表达情感;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创作故事,喜爱阅读;促进幼儿了解戏剧的发展与呈现方式;发展幼儿的数概念,在综合活动中提高对数字、序列、坐标、空间、形状等的认识;增进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2.师生共同发展的主题课程网
  主题网可以根据元素、活动、情景等纬度展开,根据目标加以选择,适当考虑课程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幼儿发展与学习领域的均衡化。“美猴王”这个主题活动网络就是由美猴王生发出来的相关活动事件展开的。(见附图)
  
  4.主要学习事件及主题高潮活动
  学习事件是在主题的各个环节中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这些问题组织探究活动。主题高潮事件是幼儿在主题发展中特别感兴趣、气氛特别浓厚的事件。每一阶段的学习事件或高潮活动都形成幼儿的共同经验,并通过团体讨论,对各种概念及经验进行再思考,进而引发幼儿对主题探讨的兴趣。
  从以下实录中,我们能够粗略地体会到这一点。
  【画美猴王——发现美猴王长得不一样】
  一幼儿发现:“老师,为什么每个人画的美猴王都不一样?”另一幼儿拿了一本故事书对老师说:“故事书里的主角应该每一页都长得一样啊!”孩子们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呢?通过讨论大家决定,每个小朋友都画出故事中的四大人物,然后请小朋友们投票决定用谁的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在画这四大人物时,可以参考固定画法,至于背景和其他人物可由小朋友自由发挥。
  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其实,在开始画插图之前,我们老师并未考虑到如果一人画一幅,故事人物最后会有不同的造型,是孩子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有时孩子们真的思考得比老师还仔细,我们不得不由衷称赞孩子惊人的潜力。
  【编美猴王故事——引发美猴王大挑战】
  孩子们认为故事中的美猴王无所不能,要想成为美猴王的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考验。考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一致认为关猴王要有三大能力:一要会说英文,因为美猴王要去很多地方(第一关:考英文,能说出不同颜色的英文,包括红色、橘色、黄色、绿色):二要会溜冰,因为美猴王的筋斗云飞得很快,就像溜冰一样(第二关:考溜冰。因为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学过溜冰,所以大家决定改为赛跑);三要会数数,因为如果美猴王不会数数,买东西会被骗(第三关:数学语文总体测验,美猴王不只要会数数,还要会认字)。三关都通过的小朋友都可以成为“美猴王”,并且得到一枚勋章。
  这样的活动达成的目标是综合的,它包括了体能、算术、语文、游戏等众多方面。得来不易的美猴王勋章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一活动掀起了主题活动的一个高潮。
  【准备美猴王演出——营造吸引观众的演出气氛】
  当大家决定演美猴王的时候,怎么做别人才会来看演出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后来集体讨论决定:1.制作三张海报。一张贴在校门口,一张贴在走廊的柱子上.一张贴在教室的窗户上,这样可以让全校的人都知道要演戏了:制作大型的招牌贴在教室门口,取名“小猴子剧场”:2.制作小张的宣传单去各个班级宣传:3.制作邀请卡.请爸爸妈妈来看戏;4.制作门票。规定观众要凭票看戏,对号入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营造比较真实的剧场气氛。宣传活动热闹地开展了起来,包括小学部、厨房在内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都没有放过。
  【演出美猴王——让每个孩子都参与】
  角色的选择采取自由竞争法,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上台表演一小段,再由全班小朋友投票选出自己认为理想的演员。演出时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在台上表演时,另一组孩子在台下配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每位孩子都有参与演出的机会。孩子们边唱边敲节奏乐器,增加了演出的视听效果。
  本次演出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家长们看了自己孩子舞台上自信的表现,非常感动。许多家长忍俊不住,纷纷登场亮相。在这之后,其他班级的孩子都要求观看演出。对于接连不断的演出,孩子们乐此不疲。
  【颁奖典礼——共享主题活动的快乐】
  为了感谢所有演出人员,大恐龙班举办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以此作为这个主题活动的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一活动的点点滴滴,共享生命共同体的快乐,孩子们哭了,老师也激动得落了泪。实现了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
  台湾倡导参与、草根式的课程发展,师生共享决定与创造学习经验,课程是发生在教室里的师幼共同生活的故事。教师是课程的制订者、发展者、研究者,而幼儿在课程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幼儿园的课程是可以由幼儿园自己研发,即每一所幼儿园均可以依据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正视自己的特色、需求,发展、创新一套适合园所与时代的课程。因此,“美猴王”的故事在不同的幼儿园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版本,在每个班级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尾,对于每个孩子则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尽管有这些不同,但是透过主题活动,幼儿得到的发展却是相同的!
其他文献
前几天,李子柒在个人Youtube账号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讲述了萝卜从长大到被做成泡菜的“一生”,这则充满烟火气息的视频在网络上大受欢迎。但没想到的是,韩国网友看到后却表示不满,认为“泡菜是韩国的”。  实际上,韩国的“泡菜”和我们认知中的“泡菜”,并不是一种东西。我们认知中的泡菜,大多是水润脆爽的四川泡菜。而韩国人说的泡菜,则是用辣椒粉和虾酱腌制的白菜。2013年,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被列入联
每个角落,只要有她的影子,就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老师老师,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为什么树不会走路?……课堂被稀奇古怪的问题充溢了,吞噬着她所剩无几的骄傲。看着她那困窘、尴尬的神情,同学们不屑一顾,乱作一团。  有人光明正大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本漫画书,有人撅起屁股与前桌窃窃私语,有人掏出一块糖果丢进嘴里,有人似懂非懂看着老师,默默在作业本上奋笔疾书……  她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抿着嘴唇,像是在思考,
纵观2020年各地的名著中考题,补情节、析人物、辨主题、写感悟、品写法这五类题型是各地高频率的考点。  一、补情节  补情节,就是根据文段所给出的情节,补上与之相关联的内容。这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积累和熟悉程度,要求考生平时应立足名著,多积累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事件。  例:(2020年广东卷)  (A)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而且还有,我的天,还悬赏五万元要他的
回望父亲的花园,夕阳下,芬芳的花儿静静绽放,妩媚了天边的云彩。  因为我和母亲都爱花,所以,拥有一个大花园,成了我们的梦想。于是,父亲便在阳台种上了各式的鲜花。娇艳欲滴的玫瑰,清新淡雅的茉莉,宛若云锦的酢浆草,婀娜多姿的三色堇,如梦似幻的紫藤……我家的阳台被它们装点成一个如梦似幻的空中花园。  每日黄昏,父亲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向阳台,看看那些他精心照料的“小精灵”。夕阳的余晖洒在父亲的白衬衫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個我们到达的“驿站”,每一份我们经历的际遇,都能帮助我们领悟人生,都能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更好地行走,它们让我们尝遍了这个世间的人生百味,阅尽冷暖百态,看淡世事无常。所以,相信你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驿站”。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驿站”;(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
金秋时节,也正是菊花开放的时候。我组织小朋友用手指作画——美丽的菊花。我像往常一样巡回指导,一切都在进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朵朵黄色的菊花绽放在孩子们的纸上,小朋友按捺不住,兴奋地举给我看。我不时地赞扬几句:“真棒!”“好漂亮!”当我走到李俊宇的身边,看到他只画了一个小小的菊花,准确地说是一个小黄点,我正想指导他再画一个大菊花时,时间到了,我只得组织大家将画贴在展示板上,来分享成功的快乐。李俊宇
自然角的管理    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中,对自然角的管理容易被忽略掉。然而,要让自然角“活”起来,使“小角落”真正发挥大作用,还需要管理者在观念上的重视和在行动上的落实。  1、明确各岗位的责任。自然角的事是全园的事,有关的事宜自然应由办公会和园务会讨论决定。比如,规划、设计各班适宜动植物生长的角落和小空间,以及放置动植物的角落架或层次架,既为班级个性化地设置内容和艺术摆放提供条件,又充分保证全园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活动,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按一维及简单的二维分类,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做法。同时,结合秋季特点,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落叶,将生活与游戏相结合,体现了《纲要》的精神“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有趣”。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按外形颜色的一维特征分类,初步探索按外形、颜色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设计意图    散文《芽》是一篇融知识、教育、审美与娱乐为一体的优秀文学作品,它具有朴素明朗的口语文体,深入浅出的诗性深度,浅显易懂的道理,且可表演性强。我们选其作为欣赏教材,并结合季节特点,在活动前组织幼儿进行了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变化。为了使幼儿充分地感知散文的美,我们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创设了一种集音乐、动画、图像
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  ——题记  云海翻涌,大风骤起。  山中,方能感受这自然的磅礴力量。沿着台阶向上而行,热气蒸腾。骄阳似火,汗流浃背,半山腰处我已累得气喘吁吁。  一路上来,除了山脚下的花草,所见的不过是嶙峋的怪石,棱角分明,形态各异。手攀上,更感粗糙尖锐,看着上山的“漫漫長路”,我望而却步。  走到边上,寻了处树荫休息。倏忽间,一阵清风,携着清凉的泉水气息,徐徐而来。回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