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的商业观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威尼斯商人》系莎士比亚经典四大喜剧之一,自上演以来,对其主题之解读,见仁见智。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融汇多种观点,采用马列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详析莎士比亚的商业观,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商业;金钱观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05-02
  一、引言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戏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其文学产量是惊人的: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以及2首叙事长诗。《威尼斯商人》系作者创作于其文学生涯早期。文章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反复细读文本,采用马列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得出新的诠释:作品反映了莎士比亚的商业观和金钱观。
  二、《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在该剧中运用的是“双情节”结构:“三匣选亲”和“一磅肉”,大致情节如下:
  威尼斯人巴塞尼奥因想追求富裕且漂亮的贝尔蒙特小姐鲍西娅向他的富商朋友安东尼奥借钱,早在巴塞尼奥和鲍西娅初见时就一见钟情了,但巴塞尼奥得先经过考核。“三匣选亲”是从三个金银铅的匣子里选出一个有鲍西娅肖像的,当巴塞尼奥选对时,鲍西娅和他一样快乐,但他们的快乐很快被安东尼奥的一封信打破。
  安东尼奥全部财产都投资在他的商船上,为了帮助朋友只有向高利贷商犹太人夏洛克借钱。他们之间订立了一个奇怪的契约: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在规定的三月期限内还钱,夏洛克就要割下他身上一磅肉。因船遭遇风暴,安东尼奥已经是不名一文,规定还钱的期限已过,需要兑现契约,他希望临死前能见巴塞尼奥一面。
  两个情节、两条线索在第四幕“法庭审判”上交合了。当契约条款呈递到化装成法官前来协助判案的鲍西娅面前,她首先对夏洛克动之以情,当遭到夏洛克的断然拒绝并要求法律公正时,她让他得到了“公正”:他可以割下安东尼奥的一镑肉,但契约中没有提到血,如果流了一滴基督教徒的血,根据威尼斯的法律:他所有的土地和财产将被充公。这样,安东尼奥终于获救,夏洛克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三、商业观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也是如此,有人认为作品反映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有人认为作品描写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落后的封建思想之间的冲突,有人认为作品反映了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之间的冲突,有人认为作品想传递金钱罪恶的思想,还有人认为主要冲突是来自不同的品质:友谊、爱、怜悯和贪婪、恨、嫉妒。虽然对主题的解读、人物的分析,不同學者观点大相径庭,但必须承认莎翁是当时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之一。他在作品中明确的反对宗教迫害、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和恬不知耻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1.社会和个人背景。《威尼斯商人》写于1596年,即文艺复兴中期。当时英格兰出现了很多城市,伦敦成为经济和贸易中心,商业活动和财富大多聚集在此,伦敦居住着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工厂纷纷建立,其中一些就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对外贸易非常普遍,在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写:
  萨拉里诺:您的心是跟着您那些扯着满帆的大船在海洋上簸荡着呢;它们就像水上的达官富绅,炫示着它们的豪华,那些小商船向它们点头敬礼,它们却睬也不睬,凌风直驶。但是安东尼奥不以为然,他说:“不,相信我;感谢我的命运,我的买卖的成败并不完全寄托在一艘船上,更不是依赖着一处地方;我的全部财产,也不会因为这一年的盈亏而受到影响,所以我的货物并不能使我忧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商业的发展状况,商业因素几乎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和权力,所以他们和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一切在《威尼斯商人》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一个较成功的动物皮毛和皮革商人,一度成为主要的市政参事,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商业贸易很熟悉。当他在伦敦时也曾卷入到商业和贸易之中。有证据表明他“像许多他镇上的市民一样,都经常为了财务纠纷而在地方法院涉讼。”他也曾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并且,他还涉足房地产,从当地一个乡绅处买了107亩地。这些都充分证明莎士比亚熟悉商业之道和商业规则,当然,对商人的生活也非常熟悉。
  2.他的商业观。在《威尼斯商人》中,我们能够看到安东尼奥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而夏洛克代表另一种落后的过时的资本——高利贷资本。正是这两种资本之间的斗争将剧情送上了高潮。安东尼奥是一个善良而有钱的商人,借钱给人不收利息,这一点严重伤害了夏洛克的经济利益,因为他是靠收取利息发家致富的。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安东尼奥扰乱了高利贷这一行业的秩序,夏洛克完全有理由制裁他。但遗憾的是,他的行为过激,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高利贷行业是当时基督教一统天下时留给犹太人唯一的职业。教会规定基督徒不允许借钱给别人以收取利息,因为这违背新约中的慈善思想。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夏洛克如此痛恨安东尼奥,那是砸了他的饭碗啊!在法庭辩论中,莎士比亚不偏不倚,让商业规则来决定谁对谁错。或许,深层的原因是种族歧视。所以,莎士比亚也趁此机会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的排犹主义,甚至显示了对夏洛克的同情,下面是夏洛克控诉自己受压迫受歧视的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我是一个犹太人,犹太人就没有眼睛了吗?犹太人就缺了手,短少了五官四肢,没知觉、没骨肉之情、没血气了吗?犹太人不是同样吃饭的吗?挨了刀枪,同样要受伤;同样要害病,害了病,同样要医药来调理;一年四季,同样的熬冷熬热,跟基督徒有什么不同?你们用针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咯咯的笑吗?你们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也就是死?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就不报仇了吗?在别的地方我们跟你们一个样儿,那么在这一点上,是不分彼此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基督徒,他是怎么表现他的宽大的?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犹太人,那么按照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忍耐呢?嘿!报仇!你们使出恶毒的手段,我领教,我跟着你们的样儿学,不高出你们一头,我决不罢休”。   作品中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金钱观:一是以安东尼奥为代表,慷慨大方且非常富裕,对金钱淡泊,宁愿自己去借高利贷,都要尽力帮助朋友。当他陷入夏洛克精心編织的圈套时,也没有怨天尤人。对他来讲,钱只是人追求幸福的一种手段,钱是为人服务的,人不应成为金钱的奴隶。他是莎士比亚心中理想的人文主义人物。另一方面,夏洛克则是金钱的奴隶,他视金钱为生活的全部。当他的女儿和Lorenzo私奔,并带走了他相当可观的一笔钱时,让他心疼难受的不是他的女儿,而是他的钱:“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从中我们能看出他对金钱深深的迷恋。那么对莎士比亚来讲,什么才是正确的金钱观呢?
  莎士比亚清楚的知道金钱对社会和人性的罪恶影响,在《雅典的泰门》中,他入木三分地揭露了金钱的本质,“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马克思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这段话。他强烈反对那些不顾人性只追求财富的人,他提倡人应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财富要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而不是让它去毒害和破坏幸福生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人应该更注意他们的信誉、荣誉,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幸福。这些就是他的商业观和金钱观所包括的内容。
  四、结语
  莎士比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超越时空的,正如本·琼森所言:“他不是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永远。”莎士比亚支持新兴的资本主义,看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他批评了落后的封建经济体制,在自己的剧作中,生动的展示了两种体制的斗争,同时,作为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对排犹主义提出了批评,对犹太人糟糕的社会地位和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商业观和金钱观赞誉有加,对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封建地主式的商业观和金钱观作出了严厉的批评。他的观点和态度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深受经济大潮侵蚀的社会中依然正确。此时回顾这部戏剧,对和谐社会的建立毫无疑义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沈昱,沈昊.《威尼斯商人》的主题[J].艺术百家,2002,(4).
  [2]杨勇.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基本内涵,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重点从师生角色转变、授课方式、学习资源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为例,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183-02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飞速发
摘要:从对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人生责任出发,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于“十二五”期间启动了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获得融入职场的基本经验”纳入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依此对校园管理、服务等资源进行职业化改造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学生职业型社团;个性化;校内实践;人才培养;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的观点以来,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争论就没有中断,而且随着我党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如何对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俨然成为一个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问题。就我国国情来看,城乡、地区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巨大,庞大的经济总量与极小的人均产值,经济、政治
摘要:本文叙述了一起女生寝室内两位同学因为长期小矛盾的积累而导致的打架的事件,通过对一起校园突发事件的分析处理,巧妙地将打架事件转变为育人良机。有必要借鉴先进高校的管理经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管理尽快实现从事后教育型向事前预防型的管理模式转变。  关键词:校园;打架;处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35-02  一、突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实际,研究适合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教学督导体制,创新机制体制,构建全新的高职院校“三维立体化”教学督导体系.通过这一督导体系的构建,希望能够改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并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办学机制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学督导;三维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256-
摘要:如今,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也逐步受到行内学人士的高度重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陕西理学院为例,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出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对K校185名特殊群体大学生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业表现的自我满意度一般,“非常满意”的仅有7.99%。他们的课堂出勤良好,考试挂科虽不多但总体不理想,学生干部经历丰富,在校获奖由高到低依次是:助学金、奖学金、学生干部奖、社会活动奖、科研奖,44.86%拥有1—3项资格证书。独生子女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学业表现;特殊群体;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何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从企业的需求、利益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工作过程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计划。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摘要:任职基础课程是军队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长干部任职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了任职基础课程在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了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改革思路,开展了《航空通信导航系统》主干任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活动。  关键词:任职教育;任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训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根本。本文基于创新、默会、培训相容的角度,对于其培训模式,运用可拓学逻辑进行了新的探讨。在兼顾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与管理实践的技术性的同时,也在回归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过程中,使得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训切实可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默会;培训;可拓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