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构想的提出,以系统为基础、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改革趋势.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文化.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定位.本文结合我国医学生培养模式的现状,阐述了终身学习的定义、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加强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专业认证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研究了美国教育认证制度的概念、作用、认证机构、制度保障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现状,对中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我国认证制度发展提出了建议。
弓形虫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人类先天性畸形、缺陷等先天性疾病的重要病源之一.我们于1997年对诸城市肉联厂和外贸加工厂屠宰的牛、猪、鸡、兔进行了弓形虫血清学的检测.结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系统、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状态方面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树立医学教育的新理念,贯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调整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为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又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腹水型小鼠肝癌高淋巴转移细胞株HepA-H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n对HepA-H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外医药院校所应用,但在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中仍然少有应用.本文分析了美国4所医药院校TBL教学模式的应用特色及其效果,以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美国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医学研究生导师制度,对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指导方式、导师资格和经费保障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美国导师制度,提出了通过改革遴选办法、建立导师组、开展岗位培训、设立保障机制和加大资金投入等举措,以改革和完善我国医学研究生导师制度。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查评审,确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达到标准,以及多大程度符合标准,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外部质量保证制度.本文总结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起步与发展,阐述了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了展望与思考。
高风雀目,即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我国医家对“高风雀目”的认识由来已久,但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整理相关古医籍及近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医师研究和治疗该病
大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深层学习和表层学习,深层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的学习.本文概括介绍了深层学习及其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并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对2011级新生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调研结果,分析了中医院校本科生导师引导新生深层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医院校本科生导师引导新生形成深层学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6个方面的策略。
本文通过对中医药学学科属性的双重性分析与探讨,确立了古代师承教育与现代院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关系,并认为师承教育方式与院校教育方式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育效果上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彼此短长互补.经过理论上的研究,认为中医药教育只有遵循中医药学学科特点和中医药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华,与院校教育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注重创新,才能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