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熏陶语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产生美的愉悦,使他们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从而调动全部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描述最美好的感情。那么,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形成语感呢?
  
  一、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置身于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去体验、去感受,是一种培养语感的好办法。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真切。如课文《跳水》写孩子为了从猴子手中夺回帽子而爬上了轮船最高的横木上,一失足就会摔个粉身碎骨。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刻画的境界中,我是这样描述的:“这时,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双腿不由得颤抖起来。人们屏住呼吸,都在紧张地注视着他。孩子只要一不留神就会——”学生一个个神情紧张,如同自己也站在人群里。通过自读体味,有的学生激动地说:“太惊险了,我甚至连气都不敢喘了!”当读到船长用跳水的办法救了孩子时,学生才松了一口气,由衷地敬重这位临危不惧、急中生智的船长,也悟出了作者没用更多的语言去写跳水的妙处。这样,置身于语境之中去体验,敏锐的语感也就自然产生了。另外,对于《可爱的草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草原》等文质兼美、感情浓郁的文章,可在课堂的导入部分采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情境。
  
  二、画面再现情境
  
  小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在具体而清晰的形象上产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课文描述的图景情节,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映现出来,从而加深感受,激发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朗读,才会蕴含丰富的情感,声情并茂。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或者距学生较远的事物,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电教媒体中的画面再现情境,使遥远的环境变得形象可见。这样,既可以把学生引入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情感共鸣,又可以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的差距,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从而拉近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描述了鱼的多、奇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我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了一段海底群鱼来回穿梭嬉戏的录像。具体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情不自禁地感慨:“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如神话一样。”有的说:“我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感觉到鱼儿在蹭我的脸……”由于学生充分地发挥了各自的想像力,触动了敏锐的语感。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他们怀着对海洋生物的好奇,脸上满是向往的神情,读起来津津有味,对于有关句子的理解自然不言而喻了。
  
  三、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符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选择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在乐声中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内心视像”,引发出再造形象,从而声情并茂地朗读,也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好方法。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课文,为了引导学生领略桂林奇山秀水的独特风光,我选择了旋律舒缓优美的古琴名曲《高山流水》,带领学生伴随着美妙的乐曲轻声诵读,体会荡舟漓江的奇妙,领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幽远感觉。
  
  四、生活展现情境
  
  语文是母语课程,它与外语不同。因而,不必像学外语那样花很多气力,严格掌握语法的规则。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发掘学习资源。适逢一个下雨天(正是清明节),路上的人们带着各种祭品行色匆匆,学生趴在栏杆上好奇地张望着。见此情景,我临时调换了教学内容,把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一诗提前来上。等到下课后,学生们纷纷围在教室前,指着雨中忧愁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知道,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学会联系生活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事物。
  
  五、表演体会情境
  
  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情境表演的时间,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语言、体验情感。如《军神》一课叙述战斗中刘伯承的眼睛受伤了,在做手术时,他不打麻醉剂,以刚强的毅力挺了过去,展现了他不同凡响的军神意志。文中的对话部分突出了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在熟读课文,对课文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一人扮演刘伯承,一人扮演沃克医生。每个角色分别做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动作,同时说几句最能表达内心感情的话,担当“刘伯承”一角的学生朗读的时候,脸上满是承受生命之重的坚毅。可见,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已经完全投入,把自己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自然流露,十分真实。
  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师应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实践,有意识地依据教材与抓住重点,选择恰当的方式创设情境,有目的地反复训练,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通过整体感知、感受、体味、揣摩、感悟来培养良好的语感,建构语言的模型,增加文化的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真正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与微创清除技术的比较优势.方法 11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分别行开颅术或微创术,术后根据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
2004年卫生部在河北省承德市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目的是加大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提高卫生质量,防止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与传播.两年来,承德市卫生监督所分别对市内各
<正>一、创业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由专业人士从事的"高大上"行业变成现在人人可做的"草根"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世界各
打造校园廉政文化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本文对上海市房屋管理局20余年电子政务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客观地描述了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下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
为探析在规模经济问题下荆州小龙虾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在荆州小龙虾产业的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荆州市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借鉴国内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个重要的过程,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如何进行分析和应用是重点,要从后续管理的角度入手,做好分析和指导工作。以现有评价形式作为基础,在后续应用过程中要掌
"两课"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近些年来,两课一直在改革中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两课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德育功能,德育功能包
<正> 我院对50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施行 M—A 管肠内排列术,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随访结果较完整的3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3例,女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3岁
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矫正和批评教育,以避免失范行为再次发生的一种权力,它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本文以高校教师惩戒权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