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田主要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2008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明确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和为害情况,对保护地十字花科蔬菜田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蔬菜田主要害虫11种,以小菜蛾、菜青虫、菜蚜最为常见,十字花科蔬菜田以芥兰、大白菜和油菜田害虫为害率最高,分别为89%、79%和76%,萝卜田为害率最低为53%。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被害率;大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90-02
  十字花科蔬菜营养价值高,其成分中含有防癌抗癌的物质,备受消费者喜爱[1]。十字花科蔬菜种类繁多,包括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萝卜类和水生菜类,此外还有很多变种,如油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害虫的为害,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2],且蔬菜害虫的发生有一定地域性并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各地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大庆地区由于地域特点,已由传统农业发展为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3],棚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被广泛使用,造成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等现象严重[4]。明确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对于指导害虫合理防治和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和蚜虫类3种害虫均是蔬菜上常见害虫,也是极难防治的重大害虫种类[5-7]。在蔬菜生产中如果这些害虫能够早期发现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对田间保护地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开展调查,以期明确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对指导大庆蔬菜产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点选择 选择大庆市让胡路区宏伟棚区采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措施的十字花科蔬菜地。菜地种植面积5hm2,蔬菜种植品种为大白菜、甘蓝、芥兰、萝卜和油菜等。试验于2012年7月初开始至9月末结束,每10d调查1次。
  1.2 调查方法
  1.2.1 害虫种类调查方法 基地选择生长期相对一致的相同菜地2块,调查生长期处在5~9片叶的植株,采用5点式抽样法,每点查0.25m2。采集植株及菜叶覆盖地面范围内的害虫,用75%酒精保存,常见种类用目测计数。所有标本皆带回室内鉴定计数,一般鉴定到种。
  1.2.2 主要害虫为害情况调查方法 于8月中旬害虫发生高峰期选择不同蔬菜田,逐株调查被害情况,每个种类蔬菜田调查100株,统计被害率。被害率(%)=害虫为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3 数据处理 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邓肯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虫种类 通过田间连续3个月的调查统计,共调查到害虫、中性昆虫和天敌种类共60余种,其中害虫在各个菜田常见的约11种,具体种类见表1。表1中的害虫是在所调查蔬菜田中发生数量较多的种类,蔬菜受这些害虫为害较重,其它害虫种类未在表中详细列出。
  2.2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虫为害情况 根据田间调查情况,统计主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的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见表2。在8月害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害虫为害情况调查,对5种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所有发生害虫进行了普查,5种蔬菜田中芥兰植株被害率最高,达89%,其次是大白菜田,被害率为79%,被害率最低的是萝卜田,为害率为53%(表2)。由表2还可以看出,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田发生也较为普遍,以芥兰和油菜受害率最高,分别为40%和42%,极明显高于大白菜田、甘蓝田和萝卜田的植株被害率;菜青虫在5种蔬菜田里发生较轻,最高植株被害率是大白菜田,为32%,最低萝卜田,仅有1%的植株被菜青虫为害;5种蔬菜中,萝卜田和大白菜田受蚜虫为害显著高些,植株受害率分别为27%和29%。
  3 小结
  通过调查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虫发生和为害情况,发现大庆地区害虫发生种类较多,常见种类有11种,以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较常见,对蔬菜植株为害较重,3种害虫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且以小菜蛾为害率最高。近几年,大庆地区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蔬菜上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虫害逐年加重,因此,深入开展大庆地区蔬菜上害虫种类和发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大庆地区蔬菜害虫的治理,以及蔬菜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单毓娟.十字花科蔬菜的癌症预防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5):269-273.
  [2]赵红,薛东,杨长举.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2005(6):34-37.
  [3]唐立兵,刘楠.加快发展大庆地区现代农业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4(347):109-111.
  [4]郭世俭.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化学防治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蔬菜,1997(2):48-50.
  [5]吕利华,何余容,庞雄飞,等.十字花科蔬菜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32-1734.
  [6]沈阳,王敬宇,缪勇,等.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37-439.
  [7]王琳.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综合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11(5):103-104.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间蒸腾强度、总含水量、束/自比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蒸腾强度青海云杉123.9mg/g/h、樟子松89.6mg/g/h、油松71.6mg/g/h;总含水量油松65.0%、青海云杉63.0%、樟子松60.8%;束/自比值油松10.6、青海云杉2.9、樟子松2.5;54h内失水率变化总趋势青海云杉快于樟子松、樟子松快于油松。油松抗旱性最强,樟子松次之,青海
期刊
摘 要:探究土壤学兴趣教学法,将兴趣激发、主动参与和教具使用有机地结合到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互动,达到教学目标。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土壤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146-02  园林专业开设的《土壤学》
期刊
摘 要:选择电场强度、磁场强度、诱导时间为参试因素,采用L25(35)正交试验研究复合磁电场对牛尾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对牛尾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有显著影响,采用电场强度为80kV、磁场强度为1 400Gs、诱导时间为15min处理牛尾菜种子,其发芽率最高。  关键词:牛尾菜;种子萌发;复合磁电场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
期刊
摘 要:引进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江苏丹阳一季常规粳稻生长条件下推广应用该技术,通过以控肥、控苗、控病虫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探讨“三控”施肥技术与当地的栽培方式差异,总结和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当地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节本,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三控”施肥;常规粳稻;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荒漠灌木林是我国荒漠化地区重要的植被类型,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荒漠灌木林虫害是荒漠灌木林重要威胁。在宁夏和内蒙两地采集和室内饲养寄生性天敌,共鉴定出5个科30个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1个中国新纪录种。  关键词:荒漠灌木林;寄生天敌;姬蜂;寄蝇;寄生蜂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33-03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期刊
摘 要:该文对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必要性、市场需求和生产效益进行论述与分析,并根据鄂尔多斯市食用菌生产现状及优势条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措施。主要包括: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无公害基地等。  关键词:食用菌;发展;措施;鄂尔多斯市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69-02  目前,食用菌已成为人类3大食物结构的组成部
期刊
摘 要: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经过近10a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该文总结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中所形成6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实践案例,对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大力推进渭南市“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渭南;一村一品;生态农业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0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对小麦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形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农药使用和小麦生产的高效与安全。  关键词:小麦;农药;病虫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88-02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农药的使用,对农作物的高产稳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农药,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作物产量与
期刊
摘 要:以水稻品种岳优9113为材料进行锌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基施锌肥显著增加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效益,分别达6 665.8kg/hm2、12 858.0元/hm2,较不施肥、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长49.3%、12.6%和增收3 036.1/hm2、1 588.2元/hm2。但对水稻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  关键词:锌肥;水稻;
期刊
摘 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输出功率为55%、每次辐射时间为3s、工作总时间为6min、菌液浓度OD为23.4,条件优化后辅酶Q10单位细胞产量达到11.86mg/L。  关键词:类球红细菌;辅酶Q10;单位细胞产量  中图分类号 Q93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