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feinsy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一立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并不尽然,不乏有应试教育和工具功利的痕迹在内。因而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和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神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性;课堂教学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和尊重人的需求,坚持了“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了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文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文性”对语文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性”,因而应充分利用“人文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文性”实际是一个外来物,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而新《课程标准》里的教育理念则正突出了这点:①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②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③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繁难、封闭”的现状,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也同样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一,从教师层面来讲:
  
  1.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一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此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第二,从学生层面来讲:
  
  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下转第97页)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的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侣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考核成绩、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中生的培养重心应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新课标下的语文最本质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中使语文课堂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兰秀英,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166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学活动也随着变革,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16所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学校名单,我院以全省第五位的名次成功人选。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是省教育厅、省财政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呢?  关键词: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激发;创新    一、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课堂教学要把2/3的时间留给学生,要求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
摘 要:当前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教学;_有效性;提高;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
摘 要: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减少评价机制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自学;能力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
近年来,常听说某些学校摒弃“师道尊严”。提倡师生互动和谐。是的,我也主张师生互动和谐,可我仍然坚持“师道尊严”。只是,此“师道尊严”,非彼“师道尊严”。“尊其师,方可信其道”,只有坚持正确的“师道”,使之“信其道”,才能为教师赢得真正的“尊严”;反之,师的“尊严”不再,“师道”也荡然无存。  历史证明: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所以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全社会都应当尊师
摘 要:钢琴技能课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等;能用钢琴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本文根据从事幼儿师范钢琴教学工作实践,在培养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理论、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在幼儿师范教学中,注重钢琴弹奏基本功训练的实践教学、注重视奏能力培养和注重钢琴即兴伴奏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较具体而生动地介绍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确解决思想心理问题的道理和方法,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敞开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由四方面组成,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离不
对中的焦仲卿这一人物形象,我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大多认为其性格软弱,卷条目中说:“仲卿守礼尽孝,性格懦弱.”这种观点影响颇大.近来又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对爱忠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