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体现美育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me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带有色彩的艺术,也是包含感情的艺术,充满感染力,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操,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育寓教于乐的方式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教育,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育 小学音乐 实践 内涵
  一、美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育,是实施教育的重要路径,使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养成了孩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此外,从美育的角度看,音乐教育是美育教学的方式之一,是美育诸方式的纽带。音乐以其独有的声音美、节拍美、韵律美直接深化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而音乐也和别的艺术一样具有三种作用,即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这当中的任何一项都不会单独“作业”,而是在辩证统一的过程当中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其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特别的审美能力为中心,经过音乐教学手段来实现音乐的功能。它是音乐审美教学当中的组成部分,也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起必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它是美育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小学音乐中美育的体现
  小学音乐应多以培育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力为主。将美育蕴含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发现美。
  (一)体悟音乐之美,培养高尚情操
  美育对小学生的熏陶有着分外重要的作用。古今的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美育对人情感的陶冶和净化,强调通过美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从而达到完美道德的构建。审美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其能够帮助健全小学生的审美结构,可以让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二)解讀音乐故事,增加生命感悟
  每个作品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对待音乐作品不可以抱着随便听的态度,而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倾听。比如在音乐课上教唱《小螺号》的时候,老师先展示海螺的模型,接着在放映仪上放映大海中的海螺,让学生在教室里就感受到了大海、触摸到海螺,还可通过聆听音乐、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去感受小螺号这幅美丽的图画。在这种氛围中去学习音乐,小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和欣赏《小螺号》这首歌曲。
  (三)利用音乐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它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吸取精髓,激发灵感。对音乐比较重要的是表演,音乐课上的表演是把抽象的艺术转变成具体的实物,这就需要实践,所以学校应重视艺术实践。例如对于学生表演所需的场地安排和舞台装饰,这些也是学校对学生音乐实践表演的支持和鼓励。学校还应加大对学生音乐表演所需服装道具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探索,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体现美育的具体实践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培育音乐家,也不是让学生学习一两首音乐作品,而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美育,是渗透人的感情的教育。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要记住“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
  同时,“创设和谐优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体现美育的最佳实践。应从美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在情境中熏陶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赏析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布置成富有江南水乡特点的环境,在投影仪上播放《茉莉花》。学生进入教室时仿佛置身南方的水乡之中,聆听着民族风味浓郁的曲调,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所以说一个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四、结语
  小学音乐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启蒙阶段。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来说是特别关键的一步,尤其是音乐中的美育。学习音乐不应仅能达到会唱歌的程度,还应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教师的课堂活动和学生的互动来带动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激发孩子的天性和探索欲,通过体悟音乐培养高尚情操,品读音乐故事,增加音乐感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孙丽婷.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2]黄清川.浅谈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邱豪.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娅.浅谈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5]翟志红.浅谈小学音乐审美趣味的培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左丽君,女,本科,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乡愁,是一种思念家乡的忧愁的心情。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缕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浓郁情结。乡愁诗更是古往今来我国诗坛的一大主题,我国当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来抒发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其中被誉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老先生,以一首《乡愁》写出无数游子的思归之情,流露出诗人梦萦魂牵的“乡土情结”。他的乡愁不仅抒发离愁别绪,还有赤子情怀和对祖国的眷恋;他的乡愁不仅是个人的乡愁,也是这一
美国当代幽默理论的实践者伍顿认为:我们之所以认同小丑,是因为他和他的处境充满着明显的人性,小丑的精髓,不在于他的装束和滑稽,而在于他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冲击.作为力求营
摘要:本文以《刘蕡文献汇编》为发端,通过不断学习,梳理唐、宋、元、明、清历代缅怀唐代谪死柳州的一代名士刘蕡的文献资料,丰富了对名士刘蕡的研究。  关键词:刘蕡 文献补录 唐 元 明 清  《刘蕡文献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是柳州著名学者谢汉强先生编注的一部关于唐代谪死柳州的一代名士刘蕡的文献资料汇编,为学者了解刘蕡、认识刘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翻阅《刘蕡文献汇编》之际,受益良多,以至于在
摘要:幼儿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色彩词,它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美、充满活力的美、形象生动的美,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为幼儿今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够的心理动力。  关键词:幼儿文学 色彩 美  幼儿文学这座神奇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在这个多姿多彩的花园里,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不胜收;幼儿童话、幼儿生活故事等依然绚丽多姿;图画书更是独领风骚,呈现出婀娜多姿的色彩,令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本科接诊重症颅脑损伤病患66例,随机均分两组.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
摘要:嵇康向往返璞归真、摆脱礼教束缚的生活,因而隐逸诗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据很高的比重。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着手,重点分析嵇康隐逸诗的特点,并简要总结这类诗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嵇康 隐逸诗 特点  嵇康生活在魏晋正始年间,这一时期名义上天下是曹氏家族的,实际上司马家已经完全把控了朝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宽松再加上热爱自然的本性,嵇康创作出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隐逸诗。  一、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而是逐渐开始追求艺术修养。基于此,高校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音乐对于人们艺术修养的提升及音乐人才的培养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古典音乐 艺术修养 人才培养  艺术修养主要集中体现在人的思想、知识、情感、艺术四个方面。而想要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了解来提升个人艺术修养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修养的深浅也决定着
摘要:本文从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钢琴的能力、如何增强学生独立学习钢琴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钢琴的意义三点入手,旨在探究钢琴学习独立性的意义。  关键词:钢琴 学习 独立性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钢琴的能力  (一)艺术修养与精神文明的认知度提高  现如今,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温饱问题解决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艺术修养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
摘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要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始终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将和谐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和谐校园 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核心,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