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泡沫硬化剂联合主干腔内激光消融一期闭合属支曲张静脉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来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1%和3%聚多卡醇所制备的泡沫硬化剂(foam sclerotherapy,FS)联合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消融(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EVLA)同期闭合属支曲张静脉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隐静脉主干EVLA同期联合属支曲张静脉FS治疗的273例患者资料,其中117例接受1%聚多卡醇配置的FS(1%FS组)治疗,156例接受3%FS治疗(3%FS组).比较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残留、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3%FS组的曲张静脉残留数量与1%F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3%FS组的局部硬结发生率在术后1、6个月均显著高于1%FS组;3%FS组浅静脉炎发生率和VCSS在术后1个月时高于1%FS组,但在术后6个月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皮下淤血发生率和感觉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EVLA闭合曲张静脉主干的同期,1%聚多卡醇制备的FS治疗属支曲张静脉的作用不劣于3%聚多卡醇FS,且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改善更快.
其他文献
随着临床实践的开展,“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提法已过时,其未涵盖因危及肢体的缺血而接受诊治的所有患者.新术语“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 , CLTI )”相比而言更为合理,更能反映患者的临床特征[1].CLTI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指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合并有超过2 周的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是PAD的终末期.CLTI患者的伤口愈合率低、截肢率高
期刊
在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中,维持全身血液的有效循环至关重要.当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时,有效循环可因心脏泵衰竭、失血或血管阻塞被减弱甚至停止而危及生命.血液在人体内不正常的凝固被称为病理性血栓,并由此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这种情况发生在血液循环入路时,可导致供血脏器灌注不足、功能障碍而致衰竭.当发生在血液循环的回路时,会导致血液淤积和回流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等都是由此所致.出现这种情况时,自体防护系统会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要想有效
期刊
目的 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行DCB治疗的57例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包括65处病变,病变平均长度为(190±85)mm,闭塞性病变占56.9%.评价DCB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死亡率、截肢率和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clinically driven target lesion revascu
近年来,我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人数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降低截肢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治疗目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也由传统的开放手术向安全性高、恢复快的腔内治疗转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方法包括单纯球囊扩张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术、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等.腔内减容作为血管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减容技术可按减容成分的不同分为以去除血栓成分为主的技术(导管溶栓术、血栓抽吸术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