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唱法的风格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ang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山西籍歌唱家为例探讨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几种类别,它从北方山西民歌的几种类别出发,分别探讨了原生态唱法、戏曲唱法、借鉴了美声技巧的民族唱法、表现军旅风格的民族唱法等几种形式,介绍了全国著名的歌唱家与原生态歌手。对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山西;民族;唱法;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3-0013-04
  太行山以西称为山西。它西与陕西相连,东与河北毗邻,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交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音乐发达,品种繁多,如山西的酸曲(或称山曲)、开花调、卷席片等极具特色。山曲主要流行在晋西北高原和吕梁山区,其中以河曲民歌最有名;开花调主要流行在太行山区,其中以左权开花调为代表;卷席片主要流行于五台区地区,其特点是信口而唱,少有拘束。民歌这种开口可唱的歌種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抒情达意的好工具。此外,还有与之交界的陕北信天游、内蒙古爬山调等也在省内亦有所流传。
  山西在新中国成立前是有名的贫困地区,从明代朱元璋时代起,“走西口”的运动从这里开始,人们通过长城中的“杀虎口”“张家口”到口外谋生
  口外指今天的河套地区。杀虎口、张家口都在老长城中,人们从这里走向河套,甚至走向全国。。每年三四月出去,九十月回家。那时就有“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跑口外,女人挖野菜”的民谣。哪怕是新婚夫妇,新婚之后没几天就走口外了。说明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以至于这个地方的歌曲都带上了苍凉、凄伤之感,要不怎么叫“酸曲”呢。
  山西是黄河道上的主要省份,也是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山西人生性开朗、勤奋、勇敢、幽默。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且娱乐生活很有特点,就音乐品种而言,除以上所提到的山曲等之外,歌舞方面有祁太秧歌,戏曲方面有山西梆子,曲艺方面有二人台,器乐方面有山西八大套、绛州威风锣鼓等。山西民歌在解放初期就十分有名,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并出版了相关专辑,如山西河曲的山曲等。它还有全国闻名的“开花调”等。
  中国民歌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艺术种类丰富。中国民歌分三大类,即号子、山歌、小调。山西民歌的这三种体裁都极为丰富多彩,如劳动号子就有黄河船工号子、黄河筑堤号子、推船号子、挑担号子、夯歌、挖煤号子等,节奏十分紧凑,曲调铿锵有力;山歌类的歌曲中,这些民歌在山西特别多,更可谓名列前茅,山曲如《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一心向着毛泽东》《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四十里平川瞭不见人》等,曲调高亢、气息悠长、性格自由、风格奔放。小调类民歌在全国榜上有名,如《绣荷包》《混江龙》《拜月儿》《傍妆台》《粉红莲》《银绞丝》等,这些明清小曲传到山西后,就已经十分山西化了。
  民歌中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实在《诗经》中就已经诞生了,《诗经》已经用了一些比兴的手法,如“魏风”的《硕鼠》《伐檀》《汾沮》等,就是发生在今天芮城一带的故事。还有“唐风”中亦有《葛生》《绸缪》等(晋国的前身就是古唐国)。民歌是反映人民生活的,民族唱法则是为我们的艺术与生活服务的。所谓民族唱法就是用带有民族风格的歌唱方法来表演歌曲,其气息深沉、字正腔圆、表情丰富、卓有成效。中国的民族唱法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无论在音乐学院和山野民间都有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技巧。山西的民族唱法就是在这个大系统之下,如何把歌唱好的方法。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山西有比较丰富的唱法和流派。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山西民歌的几种演唱方式和代表人物。
  一、以阿宝、石占明为代表的原生态唱法
  [JP2]阿宝,原名张少淳,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于山西大同。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中获得铜奖,在同年的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歌手选拔赛中获第一周周冠军及月冠军,到2005年终获总冠军。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阿宝与吴雁泽、戴玉强一起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以高出常人一个八度的音域唱出了这首优秀的、由美丽其[JP2]格创作的歌曲,实属罕见。他的代表曲目有[JP2]《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等。[JP3]他还有《阿宝》《桃花红杏花白》等专辑问世,因此他是原生态唱法的主要代表。其音色独特,比较细腻,干净,驾驭高音的能力绝无仅有。
  第二个原生态唱法代表为石占明。他1973年生于左权县的石匣乡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950589.htm"\t"http://baike.baidu.com/_blank"红都村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849138.htm"\t"http://baike.baidu.com/_blank",现已是著名的民俗歌唱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位老羊倌,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老歌手。石占明从小就跟父亲放羊,在父亲的影响下,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唱歌。石占明天生悟性高,嗓子也好,所以他的歌唱在当地也开始慢慢有了名气。他的演唱技巧高超,具体表现是音域宽广、高亢嘹亮、民族韵味浓郁,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最大的特点是高音轻松、久唱不哑。这种现象用当代学院里的行话来说,就是“科学”的唱法。他演唱的许多歌曲已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在高音区能够让自己的声音形成通道,且都能够清晰地让声音通过头腔,放射出来,十分辉煌。他演唱的曲目非常之多,经典演唱曲目有《打酸枣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item/%E6%89%93%E9%85%B8%E6%9E%A3"\t"http://baike.baidu.com/_blank"》《桃花红杏花白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403995.htm"\t"http://baike.baidu.com/_blank"》《倒秧歌》《高高山上一篓油》《太行山好地方》《洗衣裳》等,除此之外,他还唱了不少原生态的山西民歌,如《刨洋芋》(河曲)、《走西口》(大同)、《赶会》(阳高)等。石占明自己摸索到了歌唱的门径,其高音自由自在,毫不费力,吐字清晰,号称“羊倌歌手”。他每天吆喝牲口的声音,就是最好的练声。这种状态是最真实的原生态,这种状态也最自由、最自然,没有人教他怎么唱,他已经随心所欲,心无旁骛。既非常放松又十分积极,不必按别人说的来唱,而让兴奋的情绪带领自己,让积极的思想牵引自己,让张大的口腔如饥似渴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深深地沉入丹田,然后厚积薄发,一泻千里。如果认真分析石占明的歌唱特点,笔者认为除了气息深之外,就是“说”的成分比较多,吐字清晰,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已经配合得相当紧密、互为表里,口腔打得特别开。如果就音区来说,他的高音区与中声区已经融为一体,真声与假声结合得出神入化,真亦假来假亦真,真假已经变幻莫测。这也是石占明之所以唱得非常高的真正原因。   此类歌唱,在山西历史上并不是孤例。如果说石占明代表男声,那么刘改鱼等则代表更早时期的女声。刘改鱼是早期演唱山西民歌的代表,她是比较有名的女歌唱家,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刘改鱼就将左权的“开花调”唱到了全国。刘改鱼、王玉秀及后来的冀爱芳等都是开花调的传人,而且比石占明早得多,刘改鱼20世纪50年代后期已经出道。她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左权人,并通过自己的探索唱出了艺术水平。开花调的歌曲已经不下百首,如《桃花红杏花白》《会哥哥》《格旦亲》《有了心思慢慢来》《土地还家》《左权将军HYPERLINK"https://baike.so.com/doc/5386207.html"\t"https://baike.so.com/doc/_blank"》等,这些歌曲刘改鱼都唱过,有些进入高等院校《民间音乐》的教材中。
  山西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自然嗓音比较重要,大多数人并非科班出生。许多的农民、山民都是在业余时间唱,音色极好,通过自己的摸索、学习,入了门道,有了很好的技术。这种唱法可能与延安时期“有嗓子就能歌唱”有关,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原生态唱法的歌手,也经过了不少的专业训练,不过是没有音乐学院的同学那么全日制,那么集中训练。而主要以自学为主,以自己长时间的揣摩为主,因此,这种唱法呈现的是一种自然清新甚至比较粗犷的野味。
  二、以郭兰英为代表的戏曲风格的民族唱法
  山西不仅是民歌大省,而且有着深厚的戏曲传统,从19世纪到21世纪,从山西梆子到原生态民歌,它们之间互有影响,再到民族唱法出现,这是需要有文化积淀的。山西梆子习惯上以地理分单元分为西部梆子、中部梆子和东部梆子。它对民歌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梆子腔高亢激越,大气磅礴。有些民歌手就模仿它,以真声为主。他们也用了面罩,也运用了假声,在唱功上有了极大进步。晋剧的演唱也用了自然的面罩,这种天然的过滤器,声音通过过滤更加干净、好听。
  这一方面郭兰英老师是一个代表,她的演唱除了扮相俊美、声情并茂之外,她的表演技术也是民族唱法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她的吐字准确,气息深沉,发音永远带有面罩。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曾经向郭兰英老师取经,问她怎么样才能唱好歌,郭老师回答说,用鼻子呀!鼻子其实是面罩的核心。你如果抓住了这个点,你的声音就会很好听。但又不能过分,过分就成鼻音。郭兰英老师的声音就永远是那么清纯、干净,永远在那个点上,在那个气息的系统里,在那个吐字的腔调中。所以笔者认为,郭老师说用鼻子歌唱,就是真理,这是中外大师的歌唱真谛。20世纪30年代出生、20世纪60年代就闻名全国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不只是唱山西民歌很有成就,她唱了好多电影歌曲如《我的祖国》《南泥湾》等,还唱了《妇女自由歌》《王大妈要和平》,还有不少歌剧如《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她唱《绣金匾》更是感动了无数的听众,原因不仅仅在于她真挚的情感,还有她动人的声音,也是具有极高的艺术规范的。郭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是国家级的歌唱家,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过音乐会,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雅俗共赏
  郭兰英老师生于1929年12月,在老一辈的歌唱家中,马玉涛、任桂珍等都跟她上过课。听过她歌唱的人有十几亿人。从20世纪30年代唱梆子出名,到毛泽东时代的7亿人,再到21世纪一直有人听。。郭兰英老师的唱法非常感人,这与她的艺术修养分不开,她7岁登台演戏(有童子功),13岁时已经红遍了山西全省。20世纪40年代到延安参加革命,作为人民的宣传员,她的影响越来越大,1964年她在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里演唱了《南泥湾》,此歌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她出演的歌剧《白毛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演员。我们可以这样说,像刘改鱼老师等20世纪30—40年代出生以及后来出生的歌唱家或多或少都受过郭兰英老师的影响。郭老师的唱法中面罩成分比较突出,咬字清晰而有力,字头、字腹、字尾十分清楚,音色非常迷人。属于字正腔圆的功夫派、实力派。
  [BW(D(S,,)][BW)]
  [HTH]三、以单秀荣、卢秀梅等为代表的借鉴了美声的民族唱法
  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单秀荣老师为电影演唱了好多插曲,如《愿亲人早日养好伤》《雁南飞》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她一共唱了500多首作品。1965年经文化部批准,参加考试,她被录取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1969年毕业,然后进入中央歌剧舞剧院。她与前几位不同的是,她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将中西结合,唱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她勤奋学习,善于琢磨,也将古今结合,她唱了不少南宋姜白石先生的古典,如《扬州慢》《惜红衣》《鬲溪梅令》等很有影响,获得了学界认可。
  单秀荣本是工人出身,但她热爱歌唱,刻苦钻研,终成大家。她是善于琢磨的歌唱家,她的理论修养很高。早在1994年第5期《人民音乐》上发表论文《民族声乐唱法的探索和实践》,2000年在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研讨会发表论文《民族声乐风格论》,收集在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的《全国民族声乐论文集》中。单秀荣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运用民族发声与西洋发声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秀荣走的是中西结合的道路,既不失西洋的技术又显示了民族风格。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圆润连贯,情感饱满,歌曲完整性非常强。
  还有山西籍歌唱家卢秀梅是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歌唱家,她演唱过的不少民族歌剧如《江姐》《刘胡兰》《古兰丹姆》《韦拔群》《源水长流》等都有一定影响。她演唱的代表作歌曲《金梭和银梭》《春天在哪里》《南湖颂》《想亲亲》《看秧歌》《乡里乡亲》等广为流传。她在民族声乐领域也属于路子比较宽的歌唱家。牛宝林也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歌唱家,他的声音干净、集中、透明,其表达方式具有清晰的画面感,代表作品有《桃花红杏花白》《三晋情歌》《想亲亲》《新走西口》等。同閻维文、聂建华一样,他的路子比较宽,能演唱的作品比较多样化,他的演唱曾经得到过吴雁泽先生的高度评价。   四、以阎维文、聂建华等为代表的军旅民族唱法
  山西民族唱法中,1950后出生的人也有不少佼佼者,如阎维文、聂建华、牛宝林等。
  阎维文,1957年生人,与郭兰英老师是同乡。他刻苦好学,终成大器。1988年参加第三届青歌赛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代表作品有《小白杨》《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一二三四歌》《强军战歌》《大地飞歌》《人间第一情》等。作为一名军旅歌唱家,他对军人的风格把握得相当精准。他曾经是金铁霖先生的学生,学习刻苦,进步极大而获得成功。他声音洪亮,处理作品细腻而又充满激情。高音明亮,极具穿透力,他的歌唱中也揉进了明显的美声因素,显然属于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高音富有共鸣;中音区厚实,低音区结实而不虚泛。而且能够将军人的风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达到感人肺腑的深度,这与其高超的表演技巧和深厚的声乐功底是分不开的。情在阎维文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善于表达各种亲情,如《母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母子之情。《小白杨》《说句心里话》是军人之情。难得的是,阎维文不仅对于自己的歌唱事业十分上心,精益求精,而且对中国民歌下一代的传承也非常关心。他说,民歌要从娃娃抓起,此乃真知灼见。笔者认为,阎维文应该视为当代民族唱法中偶像派兼实力派人物。
  聂建华,山西阳泉人,比阎维文小一岁。聂建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女高音歌唱家张权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39107.htm"\t"http://baike.baidu.com/_blank"教授学习歌剧,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巨大困难而获得巨大成功。在1991年全国评出的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中榜上有名,2002年又被评为中国三大男高音。他的声音通透,气息悠长,共鸣腔十分开放,表演充满激情。主要代表作品有《喊太阳》《龙舟竞渡》《蓝天上飞过的跑马云》《圆梦》《拓荒牛》《黄河壶口》《老家》等近百首作品;聂建华具有驾驭各种歌曲风格的能力,经他再度加工并演绎的《草帽歌》《怀念战友》《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再见了,大别山》《三次到你家》等大量中外经典作品,其在艺术处理上有了新的变化。在他多年的演唱生涯中,自如地融合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如他演唱的长调风格的《赞歌》就深得著名抒情男高音、满族歌唱家胡松华的真传。他还曾经常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与外国听众一起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小河淌水》等中国民歌,加大中国民歌的传播力度。
  阎维文与聂建华一样都是舞蹈出身,都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悟出了歌唱的奥秘,唱出了特别的风格,可以将其视为腔圆字正派。歌唱时特别兴奋,他们将吐字、气息、共鸣等诸多技术运用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把每一首歌曲都表演到感人至深的程度。
  另一位山西歌王是牛宝林,他1952年生于山西临汾,是山西省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在山西这片热土上耕耘多年,曾先后拜过不少歌唱家为师。如师从于四川音乐学院朱霁明教授,中央乐团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孙家馨,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王品素教授及如吴雁泽等。牛宝林曾在《小二黑结婚》《夜半歌声》《小女婿》《长工与小姐》《屠夫状元》《希望之火》《淬火》等20余部歌剧与戏曲中担任主演和重要角色。牛宝林美声、民族都有相当好的功底,声音控制极好,是山西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他的声音干净,情感丰富,出版有《牛宝林专辑》,代表曲目有《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走西口》等,是山西当代新民歌的主要代表人物。
  结 语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流域民歌多,民歌反映百姓生活。山西是黄河中下游的重要省份,也是一个民歌大省,其民歌演唱风格和审美观念呈开放态势。我们只能从浩瀚的民歌中,从丰富的唱法中,从众多的流派中有限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风格或品种,难免挂一漏万。更多更丰富的内容还有待大家去发掘,这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抛出砖头的意义。
  山西的同志在本省民族唱法的表演、研究、传播中取得不少成就,这方面在山西卫视的“歌从黄河来”中就不难看出来。他们经常推出“山西歌王赛” “黄河歌王赛”,在春节联欢会上也极力突出山西的风格,于是在民族唱法(包括原态唱法、戏曲唱法、民族唱法、民美唱法、民通唱法方面)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绩比较显著。音乐传播方面也有不少建树。
  山西原生态民歌的演唱大多因其演唱场合在开阔的旷野,所以往往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歌者与天地一体,歌声与山野回萦,真乃大乐与天地同和之境界的体现。天人合一,合二为一,不分彼此,歌声最后也消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民歌的表演往往意在言外,一语双关,引人入胜。原生态歌手的自然腔体运用得多,音色非常美。
  大多数的山西创作民歌追求一种气势美,讲究唱出生活真情,反映生活的精彩,追求气韵生动、情声绵长的舞台效果。创作歌曲不仅讲究歌曲的完整性、连贯性,而且极其强调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字正腔圆是山西民歌的基本要求,情真意切是其最终的审美观念;既讲究直抒胸怀,也要求含蓄委婉。其中不乏腔圆字正的歌唱探索,不乏声音强烈共鸣下的情感表现。
  山西民族唱法是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的新民歌,它的影响广泛,遍及全国。人物众多,流派纷呈,是中国民族唱法百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山花,充满活力,充满魅力,充满潜力。目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要加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唱法也应该在开放时代,用开放的方法来发扬光大,用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传播之。我们看好山西民歌。
  [参 考 文 献]
  [1]黄俊兰.郭兰英的歌唱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汪明洁,梅学明,张庆朗.声乐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4]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安亮山.山西民歌演唱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6][JP2]張 沛.山西民歌集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而正是多元化的艺术文化发展使得古典诗词歌曲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代表作,作曲家刘欢以极考究的编曲方式,给古诗词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既饱含浓郁的古典韵味,又颇具现代气息。本文通过对其以情带聲的演唱特征以及离经叛道的音乐形式进行分析来探究《菩萨蛮》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古典诗词;《菩萨蛮》;演唱特征;音乐形式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绝大多数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通识类教育课程,以培养非专业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升审美和能力,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中的问题提出个人改革和实践的意见,力求能够更好地完成此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普通高校;《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在组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音乐课进场、开始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指令性音乐的运用方法及效果,并结合学科、学生特点提出了指令性音樂运用的注意事项,旨在和一线的音乐教师们共同探讨,使音乐课中指令性音乐的运用更有益于课堂,更合理化。  [关键词]指令性音乐;组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期刊
[摘 要]舞蹈教学是幼儿师范专业技能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但目前的舞蹈教学中仍存在过于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等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情意的发展。本文在论述专业情意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过舞蹈教学变化促进专业情意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其专业情意的方法,如:创新教学方法,体现专业特征;关注学习心理,提升学习品质;培养
期刊
[摘 要]吕金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吉林省音乐学理论早期带头人、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奠基人。他一生经历坎坷,却仍然坚韧地在音乐学研究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我国的音乐学研究领域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吕金藻先生去世两周年为节点,从其人其学术贡献等视角进行述评,全景式地展现出他在音乐学理论研究、教学等领域的突出成就。  [关键词]吕金藻;学术贡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声乐体裁之一,由于艺术歌曲拥有较高艺术性的诗歌、专业的作曲技巧再配以生动形象化的钢琴伴奏使其极富艺术性,成为声乐学习者十分青睐的种类,在音乐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他的艺术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是我国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曲目,了解并掌握其演唱风格及创作特征,对声乐教学和演唱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能给学习者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对其陶冶情操、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山东省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出发,对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与音乐教研员基本素质,学校音乐教育的硬件设施,学校的管理机制,以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园音乐教育环境,音乐教研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本文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
期刊
[摘 要]2017年12月7日至8日,2017第二届丰子恺杯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在世界互联网永久举办地——浙江省桐乡市隆重举行。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依托位于桐乡的地缘优势,主办了此次国际音乐大赛。这无疑为12月6日刚刚落幕的聚焦了全世界经济体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再添新彩。  [关键词]丰子恺杯;互联网音乐大赛;浙江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
期刊
你不來,我不走
期刊
[摘要]20世纪40年代,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发表后,陕北延安红红火火的新秧歌运动的战鼓就此打响,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带着第一支新秧歌队走上街头,秧歌剧《兄妹开荒》逢时诞生,这是群众性秧歌运动的起点,也是民间艺术转型的开始。本篇狭义研究在于作品自身的创新与影响,广义方面则是对具有政治导向性的文艺创作之时代背景的总结,恰逢纪念《讲话》发表七十五周年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