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为银行”帮女儿成长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04468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银行”教育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女儿有了很大改变,不但变得勤快了,每天能主动帮助我们做事,而且还学会了节省。
  女儿甜甜小时候是个自控力很差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她做事就爱拖拉。好不容易起床了,她不刷牙,而是先摆弄心爱的毛绒玩具。上学迟到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如果这种散漫习惯长期继续下去,对培养她良好的习惯没什么好处,于是我另辟蹊径,在一次家庭会议上,我明确告诉女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且要改掉做事拖拉的毛病,并且订下了如下行为条例:
  1.每天早上7点10分准时起床;
  2.在20分钟内做好一切上学的准备,包括洗漱和吃饭、收拾书包等;
  3.每天7点半准时出门。
  我告诉她,如果能按照我订的行为条例做,我可以奖给她1朵小红花,积累5朵小红花可以兑换1元钱。我为这个行为教育命名为“行为银行”。
  女儿是个“小财迷”,一听有奖励就来了兴趣,乐得眉开眼笑,还手舞足蹈地说:“妈妈真好,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表现,一定多多赚钱。”
  接下来的日子里,没想到女儿真的有了很大变化,做事不再拖拖拉拉。有一次,她身体有点不舒服,赖在床上说什么都不起。眼看上学的时间快要到了,我决定适当地刺激一下女儿,于是叹着气说:“唉,今天小红花看来你是得不到了,妈妈省了一元钱。”她一听就急了,连忙说:“妈妈,我现在就起床。”在“行为银行”的帮助下,女儿上学几乎再也没有迟到过。我心里感到很欣慰,看来用“行为银行”的教育方法初战告捷。
  但好景不长,女儿身上的另一个毛病——自私又暴露了出来。一次,我的小侄子到家中做客,我招呼女儿把好吃的东西拿给弟弟,可她说什么都不同意,还振振有词地说:“我的东西不分给别人,他要吃,妈妈你给他买。”女儿怎么能如此自私呢?这让我感到很不理解。等小侄子走后,我沒有直接批评她,而是语气和缓地对女儿说:“宝贝,咱们再来订一个行为条约吧!以后你要是能帮助同学一次,或者是有好吃、好玩的主动和同学、弟弟妹妹们分享,妈妈就奖励你一面小红旗,一面小红旗可以换一元钱。如果做得不好,那小红旗就不能给你了,你看行吗?”
  女儿同意了。以后我有意识地纠正女儿自私的毛病。每天都问她:“今天有没有帮助同学?”女儿便主动说出:“今天我帮助某某同学补习功课了,还把我带的苹果分给了她一半。”我赞许地点点头,奖励她一面小红旗。在“行为银行”的帮助下,女儿逐渐改掉了自私的毛病。
  初三课业紧张,女儿去学校住宿,我每个月给500元零用钱。可她花钱大手大脚,有时候一个月不到,500元就所剩无几了。我问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买点好吃的、好玩的,同学过生日买礼物花了100多元,花这点钱算什么。”看来孩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我想还是用“行为银行”来矫正她的行为。那次女儿暑假回来后,我们谈了一次,并对这次“行为银行”做了相应规定:家里每个月还会给她500元的零用钱,不够用的部分由她帮助父母做事赚钱来解决,比如,扫地一次奖励1元钱、刷碗奖励1元、洗衣服奖励2元……要是到月末她的生活费有结余,我们再奖励她吃大餐。
  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女儿有了很大改变,不但变得勤快了,每天还能主动帮助我们做事,而且还学会了节省。“行为银行”教育实施几年来,女儿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责编 刘国栋)
其他文献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攀比之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学校园里盛行起来。学生们不再比谁得的奖状多、谁的成绩好、谁的思想品德好,而是互相攀比谁的家长职位高、谁的自行车高档、谁的衣服鞋子贵。  每逢寒假结束,新学期伊始,学生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攀比:谁收到的压岁钱多,谁的背包、文具贵,谁换了最新款的手机……更有的爱玩游戏的学生用压岁钱上网刷装备,学习成绩和精神状态一落千丈。我作为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
期刊
美国:“要花钱打工去!”  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不用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法国:注重培养理财意识 
期刊
女儿开始学习古筝后,经常被老师表扬,说女儿有天赋,很复杂的曲谱她都记得很快,弦位和指法更是不在话下,唯一的小毛病就是弹琴过程中总有些不该有的小动作,比如摸摸鼻子、摸摸耳朵、挠挠脖子之类的。老师说,孩子在家练琴时家长一定要注意纠正。  一听老师的话,我有点着急上火,马上该考级了,这些小动作肯定会影响评委老师对她的印象。于是我赶紧跟老公商量,看看该如何解决孩子这个问题。  老公听完我的话,一副云淡风轻
期刊
压岁钱作为传统年俗的一部分,一直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不过,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孩子过年期间的压岁钱动辄成百上千元,少数孩子的压岁钱甚至会过万,红包越来越大,孩子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却在折射出父母育儿理念的同时,也考验着父母的育儿智慧。作为父母,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和孩子协商压岁钱的用途,引导孩子理解压岁钱的内涵,并学会合理支配压岁钱。  现象:多数妈妈代孩子
期刊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给表姐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表姐说她家玲玲可懂事了,每天一起床就写作业,根本不用提醒和督促,言语里全是骄傲与自豪。我女儿比玲玲大半岁,两人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她除了玩,还是玩,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我在电话里唠叨女儿不听话,表姐附和着说:“怎么会这样呢?这样可不行。”听她说得越多,我的情绪越低落,挂了电话后,脸都绿了。  当时,女儿正在做手工,没有注意到我的脸色变化。当我怒气冲冲地翻开
期刊
目的:研究c-met、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met、COX-2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评价他们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无肝转移、
著名教育专家柴洁心老师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她让几个孩子为自己下班回家的母亲洗一次脚。事后,柴老师找到孩子们了解情况。  第一位妈妈听说孩子要为自己洗脚,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欣然坐了下来。等孩子为她洗完脚,她高兴地称赞孩子:“小雨真孝顺!”还亲了孩子一口。孩子也很开心,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第二位妈妈听说孩子要为自己洗脚,立马板着脸,说:“你这是干什么呢?是不是考试又考砸了,少来这一套,多考个10
期刊
情商、智商对人的影响自不必说,财商教育对未成年人来说同样重要。“怎么教孩子正确花钱?钱怎么花才更有意义?”这是家长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李秀英认为,8至14岁的孩子已具有独立消费观念,家长在家中的一些举动与言行,每时每刻影响着孩子对于金钱的把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理财师。要想培养孩子理财理念,家长们要让孩子尽快进入“家庭小主人”这一角色中。  讲述:理财,家长也有不当时  孩子
期刊
上英语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在认真地背诵英语儿歌,表现非常好,同事李老师录了一段小视频发到了班级群里,得到了很多家长的点赞。可是没过多久,一位家长就怒气冲冲地来学校找我。刚上完课的我当时很纳闷,于是就把家长请到了办公室。  家长找到学校  “您请坐,您找我有什么事?”我忙着让座。  只见那位家长气哼哼地说:“您看看视频。”于是把手机中孩子们背儿歌的视频让我看。  我把视频看了一遍后说:“班里的同学们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