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實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语文的工具性,《标准》明确指出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价值观2、文化观。3、生命观。
   那么,如何让人文精神渗透在课堂中呢?可以分两部分着手:一是对课文中体现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二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充满人文精神,三是营造人文精神的学习环境。
   一、 正确体会教材的“人文性”。如《文心雕龙》中所述:“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先倾注了情感,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得自己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以此去影响并感染小学生。例如,有的老师在执教《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时,将夏明翰简单地理解成不怕死的英雄,可在课堂的互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英雄理解为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笔者大惊,于是再次深究文本带给我们的人文信息。为什么他们会不怕死?那是他们热爱生命的表现,牺牲小我、顾全大我,那是为了能珍惜更多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热爱啊!经过调查,95%的学生转变了对生命的看法,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夏明翰的英雄形象。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只有建立在合情合理领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帮助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二、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画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如《赠汪伦》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如《匆匆》的文本对话)。总之,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很多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连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真正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让每一位小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使无穷无尽的知识从学生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他们幼小心灵、脆弱生命和美好人性的“营养”。例如,在教《穷人》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桑娜一家穷吗?针对这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稍微思考后回答。在认认真真的自读之后,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一家很穷,并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穷”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说,妈妈说倪伯伯是我们村最穷的人了,他都比桑娜住得好,那桑娜当然穷了。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不穷。有的学生认为说他们穷也行、不穷也行。但是这两类学生似乎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于是,教师掀起了教学高潮,让学生自由搭配讨论。笔者发现享受过思考快乐的学生迅速投入这场争论,气氛异常激烈。在学生的情绪慢慢平稳之后,学生之间开始交流。有的学生说,“他们在生活上吃不饱,穿不暖,确实是穷人,但他们敢于面对艰难生活的坚强,关心别人的那份善良,却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品质,他们这么善良,这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对,他们精神上是幸福的”……而刚才说他们穷的学生都纷纷表示自己考虑得太片面了。
   曾记得在本地听一堂公开课《司马光》的课堂上,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课上完后,细想: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老师三言两语打发了,说到底,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被忽略了。
   学生,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都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但老师也应关注细节,照顾周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和谐、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三、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一)关注差异,促进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 对于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给予肯定。在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应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当每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为之骄傲,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倡导合作互动学习,要避免形式主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所以,要想合作学习,首先要学会自主学习,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给学生渗透合作理念,让他们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合作突围”。
   总之,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不是靠外加和灌输,而是靠感染和体验的,靠潜移默化的渗透生成和逐步积淀形成的。“语文的课堂就不仅仅是生成知识,更是一个生成智慧、点化生命的课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心而无痕,所以这样的课堂是最美的,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和现状,对案例企业采用的动态成本管理进行阐述、分析和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方式
学位
毫无疑问,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学校运行的中心工作是学科教学。那么,该如何处理实际教学中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呢?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受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效果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
期刊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美,去积极探索数学奥秘。那么,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和生活紧密相连   “数
期刊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国民经济和提高综合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技术密集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
囚禁地之一: 南京宋、孔两公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将军送蒋回南京,成为他后半生不幸命运的开端。 一下飞机,张学良便被送到宋子文公馆。在这里,张学
中图分类号: 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在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语文课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提高公民的读写能力.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在阅读课文时,我们应培养学生随时写、经常写、摘录笔记的习惯.摘录的重点是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通过摘录笔记,平原学生不动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系HepG2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与C53蛋白是否存在共定位,查明LHBs与C53蛋白的结合区域.方法 分别构建pEGFP-C1-LHBs和pDsRed1-N1-C53质粒,共同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激光共聚焦观察它们在细胞内的共定位.构建质粒pCDNA-3.1(-)myc/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