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时装画课程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才能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根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大纲要求,对时装画技法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研讨。中职时装画技法课程要针对对口高考纺织服装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以绘制日常服装的实用效果图和款式图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思路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与考试标准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更好地把握时装画技法,培养学生专业才能。
  关键词:对口单招;时装画技法;专业才能
  2009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确定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增加纺织服装专业,同时公布了纺织服装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如何根据中职服装专业的培养定位及中职学生绘画较弱的现状进行时装画技法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把握技能考试的内容和标准,为普通高校培养优秀的服装类专业学生,是目前中职对口单招服装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课题。
  一、中职对口单招服装专业设计课程技能考试要求与学生的现状
  服装专业设计课程技能考试要求中明确提出以日常服装设计为主,要求符合20岁~35岁年龄都市年轻男女穿着。并且提供了四类题型,即女装设计、男装设计、居家休闲服设计、职业套装设计,同时还规定了考试的一些要求及考试分值分配。就笔者学校而言,学生的初升高的分数是中等偏下,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心有不甘,所以选择了可以参加对口单招考试的班级。学生具有绘画基础、绘画悟性的不多。在平常文化、专业课程较紧,理论知识背诵较多的情况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握考试要求,掌握时装画技法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中职对口单招服装专业时装画技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时装画是设计师对时尚的理解,是设计师构思、创意、主题、意念的表达,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不仅表现服装的造型、结构、材质及色彩,而且能表现服装的流行、风格及人体与服装带来和谐统一的美感。中职时装画技法课程针对对口高考纺织服装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以绘制日常服装的实用效果图和款式图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分四个阶段进行训练。
  (1)服装人体的绘制。时装画的基础是要将人体动态画好,透过优美潇洒的人体动态来烘托服装设计,满足艺术创造的需求,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人体的动态将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设计思想表达,选择含蓄优雅的体态,还是活泼奔放的姿态是根据设计主题来确定的,另外,还要根据服装的款式,选择能够突出重点设计部位的姿势,从而能够更强烈地表现服装款式。当然,选择合适的发式,脸部细节刻画也极其重要。这些都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目前,受欢迎的女性时装人体为纤细苗条、长腿、柔软的人体,男性人体则比女性人体强健,形象也要健美。时装人体为突出修长的人体,要求表达简洁概括,充分体现人体美感。此阶段的目标是能够默写男性与女性具有代表性姿态人体各3个。
  (2)着装人体的绘制。服装人体着装训练,是为了解决时装画中人体、服装造型问题以及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关系问题。该阶段的任务是表现服装结构特点和造型风格,以及服装和人体姿态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反映特定服装款式造型效果的目的。训练过程中,仍然以线条来表现,根据不同的服装特点运用不同的线条,如:匀线、粗细线、不规则线等,有时可因表现效果需要略加明暗。应注意服装风格的分析和人体姿态的选择,要让特定的人体姿态反映服装款式的特点,明确服装造型与细节的比例和结构线,可在表现风格的基础上,强调和夸张服装上颇具特点的形、线和服饰品。与人体肩、肘、胯、膝等关节突出部位相应部位的服装会随着肢体运动形成衣褶,受地心引力影响,面料还会产生垂直于地面的褶皱,这些和服装款式固有的结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衣纹。对衣纹的表现,要求每根线条都要力求符合科学规律,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凭空捏造。同时,要学会根据人体特征和服装形式,去除杂乱的对反映服装特点和人体结构作用不大的衣纹,保存美感衣纹,处理衣纹的疏密关系,真正符合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中提出的简洁、概括。
  (3)时装画色彩配置。色彩是三大构成要素之一,色彩表现是时装画的重要环节。在服装中,色彩美不能单项实现,它存在于整体的服装设计中,需要考虑人的体态、肤色、性别、年龄、职业、环境等诸多因素。时装画的色彩配置,常用的有三种:一是运用同一色系色彩配置的同类色配置,如红色系列、蓝色系列等,这些同色系列配置的方法很容易取得协调。二是颜色在色相环上90度之内的邻近色配置,如橙与红、蓝与绿、绿与黄等,邻近色的配置方法较容易构成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色彩效果。三是在色相环上两极相对颜色的对比色配置,如红与绿、蓝与橙等,这类颜色不大容易把握,但如果运用好,则能够充分体现对色彩的把控能力。把握服装自身色彩时,还应把握服饰品的色彩,这两大色彩共同构成了服装色彩整体的“色调”,色调即色彩的整体基调,是整套服装色彩外观重要特征和总体倾向。我们将掌握服装色彩的特性及服装配色的基本方法作为本阶段训练的教学目标。
  (4)时装画常用画法。时装画的表现技法非常丰富,设计师往往根据服装款式、材质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技法风格。根据考试要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薄画法:是运用水彩色表现服装设计的各种造型,它是时装画最主要的表现方法之一。由于水彩色晶莹剔透、酣畅淋漓的特点,所以适合表现一些透明的、半透明的及轻薄、飘逸的服装,常用的技法有写意法和渲染法。厚画法:是运用水粉色来表现服装设计的构思。由于水粉色的覆盖性强,所以具有修改性,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常用的技法有平涂勾线法,运用这种技法时要注意颜色调匀,适度留白体现光影效果,勾线用笔时流畅、自然、均匀。同时,当今时装画受到各种审美思潮影响,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不断问世的情况下,我们有了更多的尝试,如彩色铅笔、油画棒、麦克笔、色粉笔等,这些表现方法我们可以适当地掌握,在绘制过程中,学会整体运用,在把握时装画常用方法时,体现服装的形式美。
  三、中职对口单招服装专业时装画技法课程教学反思
  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进行人体、着装人体及时装画色彩配置、常用画法的临摹绘制,但对于人体、着装人体的默写及时装画的设计就难于下笔了。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初学学生身上,就是大学服装专业的学生身上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个问题跟学生没有脱离传统的绘画模式及不成熟的审美眼光有关,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速写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学习时装画绘制过程中,加强对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时装画插图画家的著作的学习及绘画作品的欣赏,通过学习及思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服装艺术审美修养,还能让学生欣赏到大师们娴熟的绘画技巧和不同的服装绘画风格。
  其次,加强学生的速写能力。在学习时装画过程中,穿插对于人体的写生练习,通过快速的线描来表达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服装与人体动态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大量的写生和默写,使学生快速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基本功。
  在时装画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服裝人体造型和着装人体的训练、对时装画色彩配置及常用画法的临摹学习,培养了学生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这不仅是为了通过服装专业技能考试,也是为进入大学进行服装设计专业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专业技能考试为主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事物的感悟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培养学生专业才能。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如何上才最有效?科学、实效地提高素质的语文课堂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追求目标。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实验课;立体评价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馨香满堂,就必须让语文教学动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洋溢着新鲜活潑的气息,洒脱、飘逸、欢快、灵动。   一、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动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教学《口语交际·友谊篇》时,就先出示了如下名人名言: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善良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也会亲如兄弟。——卢梭
“微简历”“微招聘”正流行   在“微生活”时代,微博世界永远不缺乏新鲜话题。继“微小说”“微访谈”“微直播”之后,当下,“微简历”和“微招聘”正流行。“微简历”中活泼生动的网络语言,摆脱了传统简历的千篇一律,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各类企业也利用“微招聘”来扩大影响力,多渠道招聘合适的员工。   “微简历”是求职者的个性名片   微博上流行一种说法,“微简历是一张个性名片”。某知名媒体人认为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学生真正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民乐小学结合我们具体的校情、生情,从一校一地出发,确定了符合我校特色的教育工作目标和内容,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基础。  一、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感受当今素质教育,我校以“学生为本”,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
小事有时并不小,因为有些小事能够决定大事的命运。   有两个女孩,同时通过了层层选拔,基本确定被一家很有名气的报社录用,但得通过半年的试用期。两个人的月薪不低,都是每月3 000元。   一天,一个女孩在她的办公桌下面发现了一箱挂物钩,便对另一个女孩说:“拿两个吧,我俩的宿舍正好缺少这个东西。”   另一个女孩没拿,并劝她也别拿。她却不以为然,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还是拿了两个。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因此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改革已在情理之中,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教育发展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要激发情感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个好的导演,他能充分运用自己各方面的动作语言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而语文教师
一、教学流程  1. 激情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二泉映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们知道主人公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一个晚上创作出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吗?  2. 师生文本互动   师:曾见到一曲成名的艺人很多,你知道盲人阿炳怎么能在一个中秋晚上创作出名曲《二泉映月》吗?   生:无人回答。   师:其实答案就在文本中,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
摘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捧出爱心、倾注爱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学习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亲”为核心,调动儿童的热情;以“信”为纽带,尊重儿童的需求;以“赞”为途径,培养儿童的习惯。通过爱的迁移,实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从而让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去获取数学知识,给他们的学习数学带来无限的生机。   关键词:亲近;信任;赞赏   成语“爱屋及乌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对创立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虽“小”,但管的事却特别多,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小事。如果事必躬亲,事事包办,把自己累得焦头烂额不说,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发展。曾经有报道,一次学生活动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既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又能提高考试成绩,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大考验。有人叹息说,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不折不扣地在搞应试教育;有人埋怨说素质教育越搞学生的素质越差,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学生无法无天,学生被这个社会惯坏了;有人无奈地说,我们的学生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课本,没办法……难道错误都是学生的,这个社会、老师、家长以及各种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不应该反思一下吗?浑水在泛滥,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