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3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 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别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治愈患者39例,治疗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有效治愈患者24例,治疗有效率为55.81%,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综合比较2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治疗,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临床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2-0021-0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一种多发病[1]。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使得这种病症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这种病症一经发病就会为患者带来莫大的不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3]。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对本院在2012年—2013年收治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予以单纯的西药治疗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并对治疗经过做出观察和分析,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39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4岁,最低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54.2±2.7)岁。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患者的最长病程为28个月,最短病程为3个月,平均病程(8.4±0.7)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地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症状采用奥美拉唑抑制患者胃酸的过分分泌,采用吗丁啉促进患者胃的蠕动,然后再根据患者自身的需要配合其他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进行干预治疗,药物处方为:柴胡15 g,香附18 g,枳壳20 g,白术15 g,党参12 g,半夏10 g,茯苓12 g,炙甘草10 g。如果有肝胃郁热、舌苔偏黄且伴随口臭的患者,加5 g黄连;如果有舌苔白腻、胃络瘀阻的患者,加五灵脂5 g,蒲黄4 g;如果有大便溏泻,脾胃虚寒的患者,加干姜5 g,附子3 g。所有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2组患者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以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的炎症病变消失;显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有非常明显的减轻,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黏膜的炎症病变明显好转,黏膜的糜烂程度也趋于好转;无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没有明显的缓解,甚至存在加重的迹象。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当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数值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是患者的胃黏膜出现非特异性的炎症病变,它是一种发病范围较广,病情状况较为缠绵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上来讲,一般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因为患者的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网络在正常调控下因为各种病理攻击而出现了防护因子减弱的情况,造成患者的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经过分析可以得出,这些一般都是因为患者胃黏膜血液循环出现屏障或者是上皮细胞再生所引发的疾病。而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当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与患者的痰湿、脾胃气虚、气滞以及血瘀等状况有关,其中脾胃气虚是造成这种病症最为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患者的病变往往容易造成因虚致瘀的病理发生改变,而这一观点,现代医学关于胃黏膜血循环屏障这一课题当中也有所涉及。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特征,本院特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与中西药结合治疗进行比较,从研究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更加显著。经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西药能够有效杀灭患者体内的病菌HP,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中药则从健脾养胃的角度出发,以甘温益气为主来对症治疗患者。处方中的柴胡归肝胆经,能够和解表里,起到升阳疏肝之功效。而甘草能够理气化湿,可以有效地疏肝理气、化瘀通络。再配合西药对胃酸的抑制,便能够标本兼顾,取得更为有效的效果。综上,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加显著 的效果,可以提高临床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方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14):362-363.
  [2]张军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J].光明中医,2011,18(2):627-628.
  [3]冯宗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25(9):758-759.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信息资源呈井喷态势。对这些进行研究和决策是以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为基础的。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极其重要。一旦数据库被黑客入侵
通过西安地铁开通运营票务运作经验,对轨道交通票务运作及AFC系统票务测试的方案、实施以及验证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及意见,对轨道交通票务工作的顺利运作具有重要的可参考性的
高粱雄性不育系3197A是世界上第一个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系,引入我国后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雄性不育系都是Milo细胞质质一核互作型的,1981年我国引入A
基于落后的设计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与工程建设的需求,BIM技术是当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其从根源上提升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论文提出有效应用该技术
中国高粱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研究阎淑华(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高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经过长期不同生态条件卜栽培,形成了种类繁多
从城市到乡村,从海滨到荒野,从沥青路到羊肠小道……一处换一处的风景,一个接一个的驿站长亭,是你无法停止追逐的脚步,和一颗天生热爱自由流浪的心!在德语中,Strom指的是溪流
1993年9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涉及农民负担部分收费项目修改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对农用拖拉机减征20%~50%的养路费。不少人觉得这一规定太笼统,难以理解
目的观察自拟通肺平喘汤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照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通肺平喘汤治疗。比较
“实效性”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及的关键词,所谓教学实效性,即实实在在的效率和效益。纵观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无效、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