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就新标准化法回答记者提问

来源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1月4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标准化法。
  新的标准化法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对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现行标准化法颁布于1988年,已施行近30年。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全文共六章45条,分为总则、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附则。
  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的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共图书馆法三部法律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回答了记者关于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的相关提问。
  田世宏指出,標准确实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依据,标准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说对国计民生来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当前我们说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中,基础性作用、引领性作用和战略性作用方面表现突出。
  他说,标准化法可以说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一部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的修订和实施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新标准化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标准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是相关的,标准化法修订从一开始的立法宗旨到各项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贯穿标准化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
  比如说在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上,首先强调要保障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在标准的制定范围上,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明确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中,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都应当制定标准。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标准在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来满足他的需要。
  再有,在标准的效力上,规定了凡是涉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管理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要制定强制性的国家标准。那么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标准化法明确规定要优先立项,及时完成,强制实施。
  同时在标准的制定上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同时也支持社会公众对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织实施工作开展社会监督。为了便于社会公众了解知晓和应用标准,这次标准化法修订也规定,政府制定的标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标准、应用标准、支持标准。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
  因为标准和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同地构成了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这也是国际公认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所确定的一个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就是由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构成。他们在推动供给侧改革和质量的提升,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的作用。
  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提出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新法中对标准制定的原则要求,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标准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同时在标准的实施上进一步明确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 提供。
  同时也鼓励制定和实施高于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而且这次标准化法还有一个新的规定,也是我们特别欣慰,也是很重要的,法律规定要求推动全社会应用标准化的方式来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标准化在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方面的支撑作用。
  3.有利于强化标准化工作的法治管理。
  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对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管理做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规定。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统一管理和分工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政府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机制。同时也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标准化工作纳入到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是进一步明晰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主体、范围和效力,规定了标准制定的立项评估,实施验证,以及标准实施后的信息反馈和评估工作。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对标准化工作的监督管理,明确了监督的主体、职责、措施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还规定要建立标准化争议方面的协调调解机制,以及有关的投诉、举报制度等。
  4.有利于助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因为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所以标准化在便利国际经贸往来、技术交流、产能合作等各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现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我们也是贸易大国,也是制造大国,我们标准化的作用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凸显。
  在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中,首次提出了国家要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特别是要鼓励中国的企业、社会团体、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同时也鼓励要参加到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要相互转化和应用。
  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都是采用国际标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结合中国国情来采用国际标准,另一方面,我们要推动中国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推动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再有,新标准化法强调了中国在标准制定、实施的过程中,要确保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真正地使标准化工作能够与国际规则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软连通”,用标准化工作助力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 开放。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国内电商标准化现状及国内代表地区电商标准化进展情况,指出标准可为电商产品追溯服务的常用方式。  关键词:标准 电商 产品追溯  随着我国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原先的线下实体店购物到目前的线上网店购物。因此,我国电子商务近几年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市场新形态和经济新增长点。时下,“网购”近乎已经成为国内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目前,人们享受着
9月14日,由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制定的《水效标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将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继能效标识制度实施12年之后,开始对用水产品实施水效标识管理。  据水效标识授权备案管理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水效标识是附在用水产品上的信息标签,用来表示产品的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是依据相关产品的水效强制性国家
介绍了ISO/IEC 27000标准族的最新开发进展,尤其是2017年改版和新增的标准。
近日,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陕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联合兄弟局保健中心申请的两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获质检总局批复立项。其中,《国境口岸锥虫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标
针对四驱汽车底盘测功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速度同步性校准和滑行时间检测的需求,并且考虑到计量部门进行设备检测时,对四驱汽车底盘测功机前后转鼓同时进行计量的实际需
日前,吉林省标准化研究院与吉林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吉林省社会组织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双方应用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共同遵守的安全保障机制。该项合作将全面解决吉林省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采集、数据回传等问题,有效地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事后校验前置为实时校验,确保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质量。  此前,吉林省標准院为更好地落
3月23日,由新疆质监局和新疆农业厅联合举办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暨“质检利剑”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在库尔勒市启动。  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放心农资进乡村,质量兴农保安全”,目的是通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广大农民购买到货真价实、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展开。  新疆质监局总工程师鹿毅、新疆农业厅副厅长宋丹阳、新疆巴州副州长刘福林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讲话。新疆工
3月1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强区”战略决定精神,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充分发挥“12365”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 新疆质监局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  全区18个地州市质监局“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全面开启“12365”质检热线、网络平台、视频指挥系统。新疆质监局、各地州市和县(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驻守“12365”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部门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 (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坚持统筹规划、引领发展,多方参与、协同发展,需求牵引、急用先行,军民融合、开放合作的原则,确立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三步走”建设发展路径,明确了系统标准体系建設的总体要求、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2016年,我国共检验检验进口食品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近5年进口食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2.6%。2016年,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达673.5万吨、96.5万吨、460.4万吨、388.3万吨,进口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消费者安全的大事。  2016年,质检总局进一步完善进口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