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矿区物业产业化发展态势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住房商品化持续拓展深化,物业服务行业方兴未艾,物业服务产业化发展破茧而出,各类物业服务公司、机构陆续成立。对于从油田生产主业中剥离出来,相对独立运行的油田矿区服务业务,相应的也面临着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将对新形势下油田矿区服务业务产业化面临的障碍及突破口进行分析,以期对行业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油田;物业;产业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一、油田矿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油田矿区作为油田持续发展的“后勤部”和“大本营”,是伴随着油田发展壮大而逐步配套发展起来的,大体上有以下三个阶段。
  1.创业发展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工业的创业发展阶段,油田企业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要求,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初步建立起了能够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后勤基地。这一时期,油田矿区主要围绕一线石油生产场所进行建设,普遍远离中心城镇,社会依托较差,油田住房建设标准较低,职工家属就医就学自成体系。油田矿区的基本特点是,因陋就简、高度分散、功能混杂、规模较小、建设标准较低。矿区物业被视为生产的后勤保障,发展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性的自发状态。
  2.稳步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石油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按照“生产生活同步建设”的要求,油田企业积极完善矿区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矿区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重组改制以来,油田企业加大了矿区调整改造的力度,在国家“三线”搬迁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完善矿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矿区服务业务的发展能力。这一时期,油田矿区建设规模较大、速度较快、功能较明确。与之相伴,油田矿区物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分散于油田下属的各二、三级单位,未能充分发挥服务主业的职能。
  3.改革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中油集团全面启动矿区服务系统改革,要求所属各单位对矿区业务按照“三统一、三分开”的原则(矿区服务业务管理体制统一、核算办法统一、管理范围和工作要求统一,生产经营业务与矿区服务业务分开运行、分开核算、分开考核),相对独立运行和管理。按照矿区系统改革实施意见,所属各油气田单位成立了相对独立的矿区服务事业部,按照分公司模式对矿区服务业务进行专业化管理,业务范围包括物业与公用事业服务、公益服务、离退休及医疗服务。油田矿区建立起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油气生产、工程技术服务和矿区服务等业务的同步发展。这一时期,油田矿区服务业务进入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矿区服务业务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地位得到大幅提升,成为油田重要的几大业务板块之一。
  二、油田矿区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矿区服务系统改革以来,在“三统一、三分开”原则下,油田矿区服务系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运行地位,其矿区运行费用、矿区建设投资等都有了基本保障,初步具备了独立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矿区业务本身脱胎于油气主营业务,又以服从服务油气业务发展、服务职工生活为根本责任,因此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发生改变。目前,其进一步发展仍存在以下障碍:
  1.矿区产业经营理念仍有待进一步转变。受传统观念及体制、机制影响,油田矿区业务福利特征明显,矿区服务人员将自身定位为矿区事务的管理者,而不是提供服务产品的服务者,驻矿职工家属将矿区业务视为企业的福利性政策,也没有形成有偿服务的理念。由于脱胎于油田主营业务,矿区服务业务与主营业务具有天然地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在“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三大职能指导下,矿区服务从业人员具有社会物业服务无法比拟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提高服务的满意度,矿区服务从业者往往更重视投入,轻视收益,甚至提供了高于社会水平的超值型服务。因此,矿区产业化发展,仍需要转变角色及观念,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2.矿区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从业务内容来看,矿区服务系统改革后,矿区服务业务主要集中在物业与公用事业、医疗卫生及托幼等公益事业、离退休管理事业。从业务性质来看,矿区物业与公用事业业务,在民用物业服务领域启动了收费制度改革,但短期内将无法完全到位,将不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保本运行仍是现实的发展策略及目标;在工业物业服务领域,由于没有历史负担,普遍具有较强的营利能力,但仍需要进一步与主营业务协同,理顺服务价格以保障应收尽收。医疗卫生、托幼及离退休管理业务,很大一部分属于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职能,但仍将长期由企业负担,属于半盈利或非盈利性质。因此,矿区业务结构的调整,扩大营利能力较强的业务板块,已成为矿区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矿区产业投资体制仍有待进一步拓宽。矿区服务系统改革后,矿区业务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运行费用及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具有了扩大再生产、独立经营发展的基础条件。按照目前的投资管理办法,矿区系统具有了对矿区内水电暖讯路等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投资的权限,但超出矿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仍不在审批范围以内。因此,如何改进矿区的投资体制,拓宽矿区产业化发展的手段,需要进一步大胆探索和实践。
  三、油田矿区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
  矿区服务业务是伴随油田的发展壮大逐步配套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是油田发展的“后勤部”和“大本营”,主要定位是“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矿区定位的明确化,矿区业务管理的专业化,大大提升了矿区业务的自身价值,提高了矿区系统发展的积极性,拓展了业务内涵。矿区产业化发展只有紧紧围绕油田主业开展,才有发展的根基。
  1.要推动矿区服务业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受体制、机制影响,传统的矿区基地后勤保障业务始终是油田企业发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矿区建设投入较少,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业化管理,使得这部分职工的思想始终停留在“管理者”的角色,未能进一步延伸自身工作所蕴涵的服务价值,驻矿职工家属满意度较低。矿区服务系统改革后,为实现矿区服务业务产业化发展,即将矿区业务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产品”向驻矿职工家属销售,需要教育广大矿区服务系统职工转变思想观念,从原来的矿区“管理者”过渡为矿区“服务者”,从原来矿区服务福利观念转变为有偿接受服务观念,重新审视自己服务“产品”的价值,思考如何延伸、提升自己的“产品”价值水平,为矿区服务业务产业化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要提高矿区服务业务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产业化发展意味着必须形成有竞争力的有形、无形产品,积极走入市场,获得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认可,这样产品才能够对生产者带来潜在的收益。产品的质量首先与产品制造者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从矿区业务人员队伍建设入手,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目前矿区服务系统队伍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限制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劳动考核体系,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3.拓展矿区服务业务范围和品种。一是积极承揽油田新建矿区工业物业项目。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亲缘优势,锁定目标,跟进服务,积极拓展工业物业服务范围和场点,延伸产业链。目前,这一板块是油田矿区具有经营性质、营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源板块,一定要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尽可能占领生产一线的办公楼、公寓楼服务市场,促进矿区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拓展社区多元化服务新途径。矿区要在现有业务范围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如,加快培育社区家政、养老、商业、餐饮、教育培训、家庭病床和家庭装饰、房屋维修、排污管道清理、花卉养植及楼宇清洁等服务业。随着驻矿职工家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未来职工家属对于社区生活的便捷性将有巨大需求,因此将创造出大量的新的服务需求。抓住这些新兴服务市场,矿区服务业务将大有可为。
  4.创新矿区服务业务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矿区服务业务要从过去的福利型走向福利型与经营型并重,并最终有可能过渡为经营型,就需要不断改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为矿区业务发展注入新动力。如,在现有体制下,积极探索向社会物业公司的经营模式靠拢,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强化预算约束管理,将经营权利、责任与风险下移到具体业务单位,改变国有体制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固疾,促进经营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在投资体制方面,拓宽投资范围,允许矿区投向商业门面房、公寓楼、办公楼、地下停车库等具有较强经营收益的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允许在保障油田内部利益的前提下,对矿区内的闲置土地进行合作开发等。
  参考文献:
  [1]高荔.油田社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市场周刊,2006,3.
  [2]周银才.加快油田社区的经营改革[J].中国石化,2004,11.
  [3]王占生.关于物业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2.
其他文献
为提高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拓展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采用能量均匀分布的矩形光斑对V形及Y形坡口的钛/铝异种合金进行激光熔钎焊(LWB),获得了在不同线能量条件下的界面微观组织
摘要:出口转内销是沿海地区部分出口企业的必然选择,这种转型不仅会对内陆地区的企业、市场产生影响,还对内陆地区的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内陆地区的企业要以竞争-合作的态度积极应对,而政府部门则要科学加以引导,并制定各种配套制度,以更好的挖掘出口转内销的益处,控制各种潜在风险。  关键词:沿海地区;出口转内销;内陆地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
摘要: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绩效拨款和拨款中介机构的应用已然是大势所趋。各国政府都在不断调整教育财政政策,以提高办学效益,促进科技水平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升。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曾领先于
摘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对国内外低碳旅游经济研究与实践回顾的基础上,尝试将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经济等理论与方法导入鄂西生态文化圈旅游产业发展,构建新型鄂西生态圈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低碳旅游
摘要:彩票业作为一项可以为福利、环境及教育各项事业进行公益性筹款的产业,在我国显示出勃勃生机。福利彩票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他产业,发展福利彩票事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福利彩票业的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营销状况,对福利彩票的营销提出了新的策略。  关键词:福利彩票;营销;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
摘要:本文就人为因素中的管理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安全机制,得以短期内在预警等方面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矿难的几率,从而使得煤炭开采安全得到保障。提高我国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中国煤炭开采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煤炭开采企业;安全机制;预警机制;处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
摘要:纵向延伸的产业发展模式,一直以来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模式,没有对自身的资源循环进行必要地关注以及进行系统地研究。 通过对我国煤炭行业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资源代谢以及煤炭产业价值增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表明:对煤炭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是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以及进行有效的利用的重要手段,更好地节约了煤炭资源、更有利于经济和环境
为了使民间金店不仅能发挥优势,弥补大品牌金店的不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繁荣珠宝行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武汉的武昌、汉口、汉阳的三个民间金店就其生存与发展状
基于高电压下氧化成膜有可能对镁合金基材机械性能造成损伤.研究了在以硅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中,施加10~110 V交流电压对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电化学氧化的成膜过程.探讨了
摘要: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实践运用。但就农产品而言,我国在较长时期内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供应链。这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问题十分复杂,缺乏有力的核心企业。随着农业及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开始成为市场的主力,具备了成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能力。以配送中心为核心企业构建及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可以实现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