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任务分配的人性化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任务分配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针对于一线教师的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教学任务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教学计划落实的科学性,甚至影响到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稳定性。教学任务分配中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和标准是导致教师甚至学生出现教学和学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应该在分析教学任务分配中人性化缺失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让教学任务分配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其在二级管理体制的制度精细化中得以体现和实施,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计划制度环节填上人性的色彩,进而达到促进教学,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目的。
  关键词:制度精细化;教学任务分配;计划制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61-02
  教学任务分配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往往难以规避,造成了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制度的稳定性,给教学本身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会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解决教学任务分配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应该从人性化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学任务分配的因素,并着重解决其主要矛盾,以求达到教学任务分配的人性化。
  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避免生摊硬派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任务合理分配的状态下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师主观能动性丧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某些课程或内容而生硬地摊派到教师身上,导致教师只是机械性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即是做到五个“参与”。其一,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只有参与计划的制定,才能够对人才培养目标知晓;其二,参与到教学大纲的编写中,教师只有参与教学大纲的编写,才能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深入剖析;其三,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取舍编排中,教师只有参与教学内容的编排,才能体会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四,参与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只有参与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具体分析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其五,参与到教学任务的选择中,教师只有参与教学任务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个人在专业中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师层面上的顺利实施。
  二、激活教师的主观原动力,避免生吞活剥
  每一门课程都承载着无数个有生命的个体的发展走向,而教师的知识原动力是促进个体良好生长发育的土壤,个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法从个人的知识源中获取原动力,不得不生吞知识的影子,匆忙地褪掉知识的外衣,却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自身的知识源中。知识源是一种生命能量的体现,要不断地激活,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其一,符合教师修习专业的走向,源头活水,只有从教师自身修习的角度做专业的事情,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二,有计划的进修学习,教学任务要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进修学习才能更好地让教师与人才培养目标接轨,任务分配才有针对性;其三,注重积累,从辅助课程中获取主干课程生长的力量,积累才能丰厚。因此,任务分配要做到针对性强,只有避免生吞活剥,激活教师的主观原动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三、设立教学任务的主讲教师制,避免“一锅出”
  合理优质的配备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每一门课程的讲授或者教学任务的完成,都不应该是独角戏,一定要既有主角,也有配角,这就要求设立主讲教师制,避免教学任务的独有性,充分发挥优质教师资源的整体作用,避免“一锅出”,要做到教学任务本身独具特色,教师组合足具特色,教学任务分配人性特色。对于一些小课时的教学任务可以以老师的独角戏演出,并设立专任负责制,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活用教学任务分配制度,摒除墨守成规
  因人而异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模式;因人而异的教学任务分配规定也是成功的教师管理模式。因人而异不等同于因人而设,一些职业院校中有教学任务的工作量规定,使得一些专业在设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更多考虑了教师个人的因素而不合理的设定了一些课程。因人而异是依据教师不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队伍的结构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任务合理分配,摒除墨守成规中的一切相同的规定,变迂腐的遵守和制约为主动的接受和发挥。尤其是在课程大爆炸的今天,微课、幕课、翻转课堂层出不穷,冲击了传统的教学,选择机制也改变了原有教学任务分配的原则,发展的、变化的、更新的分配制度才能更加人性地体现教学任务在教师和学生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
  五、设立教学任务评价机制,结合个体评价
  评价机制和报酬机制有机地结合,往往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有时候也会对不同的个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应当改革评价机制。在新的评价机制中应该合理地结合教学任务评价机制,即将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作为评价考核的一部分,从任务完成的角度来作为个体评价的基础,如果对于任务完成等级处于劣等的可以不考虑个人评价,而对于任务完成等级处于优等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个人评价,这样将教学任务的实施群体作为整体,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意识,也激发了教师个人发展的潜能,在任务分配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职业院校教学任务分配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上述因素会造成教学任务分配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只有把握这些因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才能促进教学任务分配向人性化方向发展,才能使得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化得以体现,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并向着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鄞少薇.职业院校教学任务分配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长廊,2009,(12):44.
  [2]姚利民.职业院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1,1(191):20-30.
  [3]刘颖.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人性化[J].教育战线,2011,(73).
  [4]刘航.浅谈职业院校教学管理[J].科技信息,2011,(156).
  [5]林斯喜.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性化刍议[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1):12-14.
  [6]王丽花.浅谈“人性化管理”在教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3,(25):202-203.
  [7]陈皓.柔性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性化的路径选择[J].学园,2014,(28):46.
  [8]田芝鸿.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28-29.
  [9]李婧.职业院校人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2(17):131.
  [10]马腾.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诸多人性化问题[J].院校管理,2015,(237).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资源,充分挖掘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活力,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提升组织管理绩效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绩效考
本文将非均衡发展理念引入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员群体与个体各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弹性整合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并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互动,以期弥补流水线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是长为4.5公里的深4线一期工程的延伸线路,长度为16公里。二期工程包括两座地下车站,一座地面车站和七座高架车站。整条线路还包括长5公里的盾构隧道、11公
目的:分析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穴,并探究其用穴规律。方法:检索近5年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对文献中所涉及的穴位分别进行频次、与十
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日益不可或缺,因而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首先分析在通 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系统不断升级、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快速演进的新形势下计
智能家居的发展距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文章结合了国内外智能家居的现状,从智能家居的分类,以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论证了智能家居这种新模式下的室内设计的改观,使
以病毒专题为例,通过回归教材构建模型、关注热点深层剖析、重现经典学以致用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明晰了病毒的增殖过程及防治机理等内容,从而达成了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目标,落实生
CNI(通信、导航与识别系统)导航是根据TOA(time of arrival)来获得测距信息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导航的精度取决于TOA的测量精度。提高TCIA的精度能有效改善CNI的相对导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节能一线从业人员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涵还不尽了解这一情况,根据我国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