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素质教育有没有关系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学者”撰文指出,高考不改革,照样可以推进素质教育。言外之意,高考与素质教育关系不大,高考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是两码事,不能以高考改革的滞后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论调看似很有道理:无论高考改革与否,我们都可以坚定不移的实施素质教育。但从本质上看,这是误入歧途的无稽之谈,是毫无道理的。
  要弄清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必须弄清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观念问题,这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因素。长期以来,上至行政官员,下到黎民百姓,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学而优则仕,只有考上大学,才能鱼跃龙门,才能改变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命运。因此,就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就有了加班加点、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高分数的行为。君不见,每年教师节,政府领导过问的首先就是升学率;君不见,家长为孩子择校,首先要看的也是升学率;君不见,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学校的评价,首要的指标(有的是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素质教育只能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却难以见诸于现实中。二是管理问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国家出台了多少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恐怕连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们也难以说清吧。但又有多少文件能落到实处。每年的评估,都将素质教育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诱人的评估数字背后,掺杂了多少水分,也可能是每位评估人员心知肚明的吧,但却无人点破。无怪乎“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管理不到位,政府不作为,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三是评价问题。这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政府不作为的主要体现。对素质教育影响最大的是什么?——高考。高考中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尤其是在目前中国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下,高学历才能好就业。人才选拔制度不改革,却让人们去转变观念,可能吗?如若不然,科举制也不会被废止。当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还有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诸多要素,但根本瓶颈所在还是高考等评价因素。
  若论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是看高考制度是否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高考制度成为素质教育的阻力,就非改革不可。这也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行使职能,大有作为之所在。推进素质教育以来,老百姓最关心就是:孩子升不上学怎么办?撇开高考制度的改革谈素质教育的实施,就会陷入“白马非马”的悖论,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上下一致,统筹兼顾,齐头并进。任何妄想避重就轻、抓一点而不计其余的改革只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其他文献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执行日渐明朗化,作为基层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和行为都有了质的飞跃。  以前的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热闹”地进行学习,但多数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有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景象”中被教师忽略了他本身在学习上的探索求知的能力,因此造成这一群体慢慢地滑入了“学困生”的行列。提倡自主探究学习是没错,但是还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
试题展示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拳报了自己妁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
回溯南开中学多年来成功的高考经验,我认为备考路上最后十里的增长点在管理、在安排、在心态。源于此,我建议同学们在冲刺前期,要“一切归零”——成绩归零,管理归零,心态归零,让大家回归到刚进入高三的初始状态——再次出发。  一、年级管理借欲纵故擒  高三后期,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同学们的心理期待是管理会放宽,但我们却强调欲放先收,欲宽先严,防闹、防躁、防散、防乱。更加突出对同学们时间管理的指导,做到冲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