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点有效策略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ao2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把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绘画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美术教学的核心,重新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牢固的理论知识,能够对美有更加正确的认识。要想实现初中美术教育这一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愉悦、轻松、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知识获取和探索的教学活动当中,需要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兴趣的激励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欲望。也就是说,兴趣在美术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挚友。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而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二者形影不离,相互制约。在初中这个学习美术的初级阶段,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先让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好奇心,再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美术知识,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快速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接下来我就此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念,提出一些有效激发学生情趣的策略,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全面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要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让学生能够从自己喜欢的兴趣方向了解美术、学习美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快慢和能力的高低,充分尊重他们的学习能力,并用鼓励的语言和行为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美术,树立起十足的自信心。教师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来看待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不偏心,不看低那些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公平和爱心,也会感受到美术知识学习的乐趣和满足。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灵深处爱上美术,喜欢上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如在《春天的畅想》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欣赏完春天的魅力景色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探讨春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赞美之处,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春天的魅力,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春天。这个时候,学生之间就有了不同的分歧。有的学生说画春天盛开的鲜花最能够代表春天的气息,有的学生说画春天的小树最能够表达春天来了,还有的学生说那一望无边的绿油油的庄稼最能够体现春天的魅力。这时候,我表示赞同他们所有人的观点,并且鼓励学生,让他们明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是非常值得表扬的事情,而且让学生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对春天的理解绘制出来。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规定他们画任何一个固定的景象,就会让他们丧失对美术绘画的热情。因此,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画,这样既能够很好地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拥有自信,瞬间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在动笔绘画时也减少了忧郁感,完全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描绘自己心目中春的天景色。这样轻松愉悦的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学生的作业也纷纷交了上来。虽然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描绘景物都有所不同,但是我看着这些心理非常高兴,因为我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具体想法,在尊重他们思想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家乡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众所周知,美术学习需要准备很多学习材料和用具。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购买这些学习材料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硬让学生去购买这些材料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要没有这些材料美术教学过程又很难顺利地展开。针对这种现状,我提出在课堂中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的黏土来代替美术材料中的橡皮泥,或是用马铃薯和红薯来进行雕刻;没有积木来做造型就用地里的茅草茎来制作造型;还有那些栗子、核桃皮、树皮、碎布等都可以当成手工制作的原材料。在美术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这些家乡资源引入课堂,并利用美术知识将其制作成优美的艺术品。这样,美术教学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制作的娱乐场所,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也应运而生,看着这些奇形怪异的作品真是美妙极了。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购买美术材料的心理负担,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也能够达到美术教学要求,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亦乐乎,在玩中将美术知识牢固的纳为了己有,进而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学习《素描风景写生》时,我首先利用相机将家乡的魅力景象保存下来,然后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使其更加美丽和诱人。在上这节课时,我将这些图片一一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用熟悉的景色将学生引入素描写生的课堂之中。学生设想到平时抬头就看见的风景能够描绘得如此美丽,从而体会到美术绘画的魅力所在。然后,我趁着学生有极高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将风景构图知识、处理方法和表现手法传授给学生,再让学生凭借着教师传授的知识来评价一下教师展示的作品,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及时做好补充和巩固。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景物素描的实践活动,让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家乡风景,利用自己学到的美术知识将其描绘下来,记录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象。以自己身边最熟悉的景物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足够大的动力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学课堂如果只是教师单独一个人不停地说,让学生只通过听觉来学习,就会显得非常单调和无趣。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分散,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这种不好的授课方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既能够主动参与,又能够轻松愉悦地学到知识的课堂。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就要为学生来营造这样有趣、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的这种氛围,从而喜欢上美术课堂,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如《设计吉祥物》这堂课程的教学,我并没有将吉祥物的概念讲述给学生,也没有告诉学生装饰、设计时的原理和色彩搭配等理论知识,而是将一些网上设计得非常漂亮和精致的吉祥物展示给学生看,用这种生动的造型和漂亮的色彩在学生视觉上造成很大的冲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设计。这样,学生就能够被教师渲染的氛围所感染,迫不及待的亲自动手来试一试,制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吉祥物。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总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其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推动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美术知识。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形势并不乐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分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做到学生的合理分层、教学目标的合理分层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分层教学 科学分层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高中各班一般学生人数多,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法,
<正>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最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属张家口地区坝上四县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360个行政村,577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回、蒙、满、藏五个民族,77569户,270149人,全县总面积3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80人。有耕地面积177万亩、草地面积140万亩,林地面积42万亩。
摘要: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教师要有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用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欣赏课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音乐欣赏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中的美,对欣赏的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关键词:智力落后 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颖的课程,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和加强教育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成果.于2003年4月正式颁布了。现
<正> 玉,在我国古代是美石的同义语。由于其质地细腻坚韧,色泽斑斓,早在石器时代就为古代先民利用制造各种工具和器物。历代雕琢璞玉,妙手巧夺天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