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总目标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扩展了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因而,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样是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经验来自于实践,因此必须有“体验数学——经历的过程”、“感悟数学——方法的内化过程”、“反思数学——提升的过程”、“运用经验——激活方法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活动 经历体验 积累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4-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总目标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扩展了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因而,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样是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学生在发展数学活动经验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四个着力点。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淀——“经历”必不可少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可以说,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化——“感悟”不可或缺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过程充分展开,思维充分碰撞,方法在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心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内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三、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升——“反省”势在必行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反省则是思维体操中的“高级动作”。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但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粗浅的、浮于表面的,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炼,试纸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这样才能形成对以后类似情境与活动的指导作用。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时,教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一杯果汁,喝了一半还多10毫升,现在还剩200毫升,这杯果汁原来有多少毫升?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①(200+10)×2;②200×2+10。教师没有急于评价对错,而是说“真好!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支持谁的想法?”当学生用“顺推”检验发现第一种解法是正确的后,教师进一步提出:“第二中解法为什么不对呢?你能诊断吗?”学生不由得反思解题的过程,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终于发现:题目中说的是先喝一半再喝10毫升,再倒回那一半,所以要200加10后再乘2。进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倒推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否则就容易出错,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该类错误的免疫力,获得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方法,并学会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去。
  这既是一次反思活动,又是一次数学活动经验的提升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独具个性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上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声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地对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反省、修正、改进,使自己的活动经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不断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并向着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运用——“激活”尤为重要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更多的是着眼于运用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而服务。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很多时候是“内隐”、“蛰伏”的,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去唤醒、激活,并对它进行梳理、提取,这样才能让数学活动禁言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数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例如,在六年级总复习阶段有这样一道题:你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办法求出一个土豆的体积吗?由于土豆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学生一时找不到头绪,课堂陷入了僵局。教师提示道:“我们以前学习圆的周长时用到了什么转化方法?学习圆面积时又用到了什么方法?学习圆柱体积、圆锥体积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头脑中沉睡已久的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被激活了。因此学生思绪飞扬,不断涌现出新的设想、新的见解,他们很快想出了用转化的策略求土豆体积的方法:找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容器加入一些水,量出水面高度,再将土豆放入水中,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把容器的底面积与上升的高度相乘就求出了土豆的体积!在运用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从混沌到清晰、从碰撞到融合,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正成为了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可见,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当学生面对问题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或提示,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帮助他们提取经验、重组经验进而解决问题。从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看,学术界的学习机正是基于经验而又超越就经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激活、提取、调整、提升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维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为学生留出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经历中积累、在体验中内化、在反省中提升数学活动经验,致力于让学生能自如地运用数学活动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他文献
日光温室是我国北方独有的一种温室结构型式,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等突出特点,最近20年来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战略的实施、新
随着国内外汽车业的飞速发展,人类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街道堵塞,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同时当汽车在生疏地带行驶时,特别是在难以看清道路标志和周围景色的夜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它强调的是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然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19-01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讲解一些例题,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可是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前认真准备的一些典型的例题,在课堂上不仅讲一遍,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也不够熟练,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听老师讲例题没意思,没有针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现实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与实践,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 情境 高
田间管理是十分细致的工作,而且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与技术性。“三种七管”的农谚,正有力地说明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以前,是争取苗全苗壮、促进冬前多分蘖多
几天前,偶然间看到孔伟峰老师的一篇文章《打掉了孩子的什么》对我触动很大,在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件小事:小孩子在玩耍中撞到桌子上,中国妈妈往往第一个动作是打桌子,日本妈妈
【摘要】复习课该怎样上,怎样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复习课应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自主的、积极的引导学生把松散的知识点按不同的主题进行整理,找出主题中的基点知识,然后纵横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统。  【关键词】复习课 自主构建 知识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0-01  一、当前现状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21世纪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使传统的医学诊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摘要】高等数学是理科类五年制大专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掌握好其专业课程知识和5+2专转本考试起着关键作用。为使该专业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应对高等数学的教学试行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分层的必要性、分层方式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实行分层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2-02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