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思政”视域下应用化学专业金课打造的研讨和建设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362222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教情、学情,课程思政,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立德树人,正确引领学生价值观.厘清金课与水课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应用化学专业师资队伍培训、打造一支金课师资队伍.通过集体备课、众人磨课和课堂实践,让课堂成为金课之阵地.通过校外基地建设,拓展金课渠道,通过专业实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从学习、交流和研讨到金课建设的认识,逐步提高了应用化学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其他文献
制药安全与环保教育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是制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更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石.为了适应新时代下的教书育人和疫情防控的要求,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课堂教学在传授安全与环保知识的同时,增添了学生思政教育和虚拟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的生产安全技术人才,通过增加虚拟课堂实践环节避免了实践教学的缺乏,体现了重教书,重育人和重实践的健康教育理念.
《波谱解析》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熟练的波谱解析能力是从事药物研发等相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本课程内容复杂,理论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枯燥和学习吃力,因此亟需进行教学改革来满足“新医科”背景下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注重线上与线下互补,突出理论与实践融合,加强教学能力提升,改革成绩评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高校化学化工类院系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制药工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目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开设内容相互独立且重点不突出,教师授课存在“一次性”,学生处于被动式进行实验.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慕课、专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措施,综合运用,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提升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为例探究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模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并分析其可行性.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主动性,更加符合企业岗位需要,并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质量的提升.
物理化学作为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具有逻辑性强,概念抽象,公式多且难等特点.根据个人在微课教学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实践,将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模块,建立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配以更加客观多元的考核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质量,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思政课的紧迫性,通过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氯化钠的提纯思政元素的挖掘,从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经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在规范和提高实验教学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爱国思想、团队意识、科学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物理化学是大学化学的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教学中贯彻新时代环境法治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例,物理化学教学可以在各个章节(如绪论、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界面化学)引入新时代环境法治理念,有利于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发酵工程是一门由生物科学技术与化学工程学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为提高发酵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对教学内容、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学管理、科研与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以及发酵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科属性决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药品行业的特殊性又造成了其生产实践环节的实现不易,前期我们搭建了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制药工程专业校内实训体系,进一步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养,开设生产实践课程,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流程,分工合作,完成生产实践,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推动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