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驱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和分析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愿学、乐学,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应用来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究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发散思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数学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教师应借助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手段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环境中,并产生向往之情,进而产生乐学情绪,爱上数学.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興趣出发,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投入课堂探究氛围中,主动思考,积极分析,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兴趣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欲望和主动性的第一内驱力,它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理解规律.学生有了兴趣,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就会主动加工知识,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科学认识.兴趣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着力点,会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了解有效的学习手段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难点和关键点.学生带着兴趣来探究知识会形成空间观念,带着强烈的欲望融入学习情境中,产生学习动机,绽放思维的火花,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进而提高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时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理解数学规律的主人.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思考,要想让学生想出更多的好主意和好方法,就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注意其自主性原则.学生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大脑才能够得到锻炼,学生的思维才能够不断地形成.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就可以把学习的舞台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的方式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白纸、剪刀、胶带,课堂上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成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看到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而且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正方体所有的面都相等.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了解它们的构成.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观察知识、理解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个性化原则,促进学生充分展示才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学生是有着很强个性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教师要组织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思考和探究数学规律,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中产生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课堂上有的学生带来了闹钟,通过调闹钟的方式展示出了3:00;还有的学生擅长绘画,直接在纸上画出了钟表,并标出了3:00;擅长表达的学生直接说出分针所指的位置和时针所指的位置;还有的学生直接用两只手臂摆出了一个直角,说当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候就是3点……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思考和分析,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3.探究性原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形成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在“读书节”活动中,红红三天读完了一本书,她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14,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512,她第三天读了这本书的多少?有了探究任务,学生就会主动思考、主动计算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会归纳出在解决分数问题时要先了解分数单位,明确“单位1”.在本题中,有了生活情境,学生就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把一本书当作单位“1”,第一天读的14看成其中一部分,第二天读的512看成另外一部分,这样结合学生以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就会想到求第三天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在创设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通过积极分析,计算得出结果.
  4.游戏性原则,促进学生形成解题思路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师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点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加工知识,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在游戏中理解规律,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科学认识.游戏增加了课堂的快乐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讨价还价”的游戏帮助学生理解近似值,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近似值,形成科学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了0.6千克的糖果,每千克是19.5元,一共要花多少元?
  小组内学生有扮演顾客买东西的,有扮演售货员卖东西的.游戏中,学生会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来买东西,思考中学生会想到19.5元接近20,20×0.6=12,这样就会多付给售货员一些钱,为了使自己购买得更便宜,学生就会想到与售货员讨价还价,10元钱是否可以呢?这样的生活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融入游戏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情景中,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理解了近似值,掌握了求近似值的方法,理解了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1.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形象生动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教师设置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目光,抓住学生的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好奇.例如,在学习“数的加减”时,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讲述了关于海尔兄弟的故事: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去世界各地探险,这一天他们坐着热气球又出发了.他们来到了南极,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小企鹅.有6只企鹅站到雪地里,有3只企鹅站到海边上,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图片,让学生通过声形并茂的方式来感受数学,走进数学课堂,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故事是小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形式,教师将故事融入课堂会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2.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点燃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思考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探究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用情境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创设竞争情境,会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促進学生相互比着学.例如,教师可以在口算学习中为学生设置“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在图形学习中为学生设置“看谁摆得又对又巧”;在解答问题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夺红旗比赛”;其他形式的“班级对抗赛”或者是“小能手”等竞赛活动,让学生融入比赛的氛围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会让学生主动地蓄积力量,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期待着提高自己,进行下一次比赛.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的活动,提前准备几组口算试题,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口算比赛,看看哪组用时最短.通过这种竞争性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胜心,进而主动地把数学知识学好,带着兴趣进行数学计算和探究.
  3.别出心裁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不能长久地坐在那里.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主动体验和参与活动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直观感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学习“桌子有多长”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指导学生思考怎么测量,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动手实践中学生有的用拃来测量,有的用铅笔来测量,有的用橡皮来测量,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当然不同.到底桌子有多长呢?为了能使学生形成一个统一认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和尺子交朋友,学会用尺子测量.这样学生会再一次拿着尺子进行测量,对桌子的长度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学生会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的本质,并对此形成科学的认识.
  4.亲切自然的生活教育,迁移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知识的意义,进而在灵活应用中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买衣服”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件儿童衣服,并且在衣服上贴上价格标签,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去认识衣服的价格,进而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当学生认识了这些价格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生活中的购物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会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探究,主动地融入生活去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以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和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起来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活跃思维,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卫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1(2):109.
  [2]张同录.保持小学生数学兴趣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与数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计算是数感培养的载体,计算能力的提升受益于良好的数感意识.计算中的理就是数理和算理,口算、笔算的教学应从数理入手,算理提供理论支撑;估算需要算理正方向;四则混合运算需要算理定规则.数感需要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培养,数感能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只有在数理和算理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的数感意识才经得起推敲,才能有效提升我们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计
20世纪90年代初,各商家的投资热潮从“珠三角”移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投资人气日旺、增势不减,这期间美容业亦有了长足的进步。“长三角“在地理位置、人才储备、基础设施等方面
环保问题不仅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更是破坏生态平衡、损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通过与大专科研院校共同研发、联合攻关,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有效解
【摘要】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各种思维活动就是思维创造性.它既可揭示事物的本质又可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因此,在课本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深化、改造、推广,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关键词】习题教学;培养能力;创造性思维  教材中的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应
大鹏城郊旅游交通组织是深圳城市交通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大鹏新区成立的当下,城市开发的冲动催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势必与大鹏“保护为先”的发展思路产生
【摘要】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都设置了单元复习,它几乎占了教学近20%的时间,目的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通过整理、归纳等方法使知识系统化,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反思、补救.笔者尝试借助微课的特点,从改变复习方式、引导复习方法、实行分层复习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单元复习能力,为今后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微课;单元复习  一、小学生单元复习的现状剖析  笔者从教小学
【摘要】教育改革注重数学教学中的“低起点、多层次”,数学教学中的“透明性”教学,数学教学中的“立体性”教学,教学过程中的“迁移性”教学.同时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德育教学,重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育改革;改革内容;德育教学  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社会上的某种需要与学校教育制度严重失调.尤其是招干、招工、升学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卷面分数,无形中降低了整体素
【摘要】学生学习应当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细节都是习惯的范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学习;良好习惯;促进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一些学生虽然智力因素正常,但是学习成绩不佳.计算时不是运算符号写错,就是结果写错;解答应用题时,思路正确,列式也正确,就是运算结果出错,也时常弄错数量
这位美丽的使者,怀着对中国“女性美”的承诺,带着美好的信念和MALU WILZ品牌毅然决定来中国发展。她即将把异国的美容文化融入中国市场。
原发性高血压(EH)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有很多假说,但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最近,有很多学者经动物模型、尸体标本以及EH患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