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在我国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核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1],老年肺结核已成为主要的传染源[2].老年肺结核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严重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正常进行.现对2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他文献
Dieulafoy病是由法国医师Dieulafoy首先报道3例无症状“健康人”突发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而命名;此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发生率在0.3%~6.7%[1],出血凶猛,危及生命.我院2008 - 2009年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行内镜检查者178例,其中Dieulafoy病11例,现将内镜下表现、诊治及随访情况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 探讨水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做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中的配合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25例患者共28处动脉瘤成功栓塞,25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均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水解可脱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传统开颅夹壁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有效降低死亡率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患者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采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支持,以维持正常的通气及氧合功能。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可应用的替代氧疗设备包括普通鼻导管、储氧面罩、文丘里面罩、无创呼吸机及高流量鼻导管(HFNC)等。回顾有关HFNC治疗的生理机制及其在拔管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发现,HFNC在提供高流量氧气的同时,保证了高浓度吸入氧浓度的稳定,结合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