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纳米级孔隙三维图像首次获得

来源 :纳米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9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半导体研究公司与康耐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电子断层成像技术首次获得了亚纳米级的孔隙三维图像。科学家相信,对于半导体材料亚纳米级结构的深入了解,将会不断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能的消耗。
其他文献
对10种高等教育类影响力最高的SSCI来源期刊2001-2015年刊发的大学生就业文献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度不断升温,发文量呈上
对^223U模型和开口级盥模型核爆炸后爆炸产物的放射性活度,生物潜在危害因子和能量沉积等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武器级钚模型中上述各量的演化情况。
2月22日,UNESCO总干事提交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战略草案(2016—2021年)》报告。报告基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仁川宣言:2030年教育》以及2012年在上海第三届国际职
钳工技能实训是职业院校机电、机械、冶金专业的通用实训课程。由于它对学生的理论掌握与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个纳米级的碳基平台,可用于电子探测单个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该技术最终有望在快速DNA电子测序方面发挥“用武之地”。相关研究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中国产业文化史研究”于2017年9月结题。该课题立足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产业文化素养,开拓了产业文化史研究新领域、开辟了产业文化史教
信息对每个人来说并不匮乏,匮乏的是如何将信息进行利用、整合到写作中去。文章尝试借鉴信息学的一些理论,对如何利用信息进行写作提出一些见解。认为深度掘取信息源、明确信
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发,而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在网络上出现的歪曲信息也时有发生,为了防范不良网络舆情的扩散和演化,有必要建立快速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通过对高校学
日前,一项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主持的在天然培养基上直接生产柴油的技术研究获得突破。专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环境中都存在的木霉(一种真菌)在天然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柴油成分
简要评述了离子与原子碰撞研究了技术和理论模型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讨论了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分子和团簇分子碰撞研究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