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移植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足细胞损害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岛移植改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单剂链脲菌素建立SD大鼠DN模型(简称:建模)。实验分正常对照组、DN组和胰岛移植组。胰岛移植组在建模后8周行右侧肾背膜下胰岛移植。于建模第12周(移植后4周),测定各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监测各组大鼠血糖水平;收集各组大鼠肾脏行病理组织检查和免疫荧光检查及肾脏电镜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肾小球中突触极蛋白(synaptopod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

结果

建模后8周(移植前),DN组和胰岛移植组大鼠血糖水平分别为(24.62±3.31)mmol/L和(25.23±2.61)mmol/L,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胰岛移植组大鼠在移植后平均3.3 d,血糖下降至正常,并均可维持正常;而此时DN组大鼠的血糖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第8周(移植前),DN组和胰岛移植组24 h尿蛋白水平分别为(46.82±5.87)mg和(51.26±4.69)mg,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8.07±1.17)mg(P<0.05)。建模第12周(移植后4周),胰岛移植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水平为(0.33±0.04)mg/mmol,显著低于DN组的(2.36±0.73)mg/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胰岛团周围有新生血管,胰岛素分泌旺盛。电镜下可见,DN组足细胞局部足突融合,基底膜节段增厚;胰岛移植组足突排列整齐,基底膜结构清晰,无增厚。DN组和胰岛移植组肾小球内synaptopodin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胰岛移植组synaptopodin蛋白表达较DN组显著增强(P<0.05)。DN组和胰岛移植组TGF-β1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DN组TGF-β1蛋白表达较胰岛移植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

胰岛移植可以通过抑制TGF-β1通路,改善DN大鼠足细胞损伤,减少甚至逆转蛋白尿的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的单中心治疗经验,探讨供者选择对受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单中心94例DCD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中,高钠血症供者26例,血清钠为155~160 mmol/L和160~180 mmol/L者分别有15例和11例,其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8.2%,与正常血清钠供者相应受者(移植肝功能不全
目的探究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使用缓释剂型他克莫司(Tac-QD)及普通剂型他克莫司(Tac-BID)在不同CYP3A5基因型受者的血他克莫司浓度变化特点及受者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服用Tac-QD或Tac-BID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术后28 d内受者血他克莫司浓度谷值及CYP3A5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分为表现型(CYP3A5*1/3和CYP3A5*1/1)及非表现型(CYP3A5*3/
期刊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单中心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且术后无排斥反应的12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5例为研究对象。每个对象收集5 ml外周血并采用总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大小及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外泌体表面CD63、CD73、CD81和CD10
目的评价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受单倍型移植治疗的9例PN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PNH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AA-PNH)8例。9例中,8例以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清髓性预处理,1例二次移植受者(挽救性单倍型移植)采取减量全身照射+环磷酰胺+AT
目的通过分析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研究方程及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会(CKD-EPI)方程CKD-EPI eGFRcr、CKD-EPI eGFRcys和CKD-EPI eGFRcr-cys等4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方程在评价移植肾功能中的差异,探讨评估移植肾功能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3月接受肾移植且资料完整的21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KD-EPI在
目的探讨适合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回顾总结单中心自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46例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46例中,双肾整块移植14例,供者年龄为(61.2±63.2)d,受者体质量为(39.0±9.9)kg,多数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诱导治疗及环孢素A+麦考酚钠肠溶片(MPA)的维持方案;单肾移植32例,供者年龄为(2.8±2.3)岁,
目的回顾并总结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所致的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顽固性贫血的5例肾移植患者为对象,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排除出血、溶血等情况,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出现典型PRCA表现,血清微小病毒B19 IgM检测为阳性。治疗上予以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并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20 g/d,共5~7 d,
期刊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并使用高剂量环磷酰胺诱导免疫耐受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接受HLA半相合allo-HSCT后应用高剂量环磷酰胺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方法治疗的20例SAA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7.8岁(6~37岁),均为HLA半相合HSCT。移植前所有受者均接受过环孢素A治疗,11例接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