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丹麦Hygge到底是什么?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整个欧洲大陆都被浓郁的圣诞气氛笼罩,就像过去的每年12月一样。对西方人来说,圣诞(Christma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很多人期待的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而在丹麦人看来,“美好”一词并不足以描述圣诞。丹麦人会用一个叫“Hygge”的词来形容。
  Hygge,来自北欧语言,原意是“福祉”,读作[heu-gah],是丹麦的幸福关键词。它可以是名词、动词,或是形容词,只是无论你用中文还是英文都很难精准、贴切地翻译。但它非常实用,比如说,一家很Hygge的餐厅。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解释,村上春树的“小确幸”倒是较为接近,即在小小的生活里邂逅大大的幸福。简单来说,Hygge不是一个东西或一件物品,它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一种与亲密之人一起度过的舒适氛围。
  12月是丹麦的圣诞月,也是丹麦人享受Hygge的最佳时节。对于他们来说,这整个月要做的就是迎圣诞、庆圣诞、过圣诞。尽管潮湿阴冷的天气足以让12月成为懒惰的借口,但丹麦人的心态却始终积极。
  对Hygge的追求已经深入丹麦人的文化。正是在与寒冷冬夜的对比中,丹麦人的这种Hygge生活态度才更显可贵。

没有日照,也要有“光”


  “要有光。”
  在这个一年有6个月昼短夜长、严重缺乏光照和温暖的国度,每年还有100天到200天的雨季。因此,制造充满Hygge氛围的“光”,就成了丹麦人驱赶抑郁的解药,也成了他们在寒冷冬季里的温暖与能量。
  而当问丹麦人,什么是最能让他们感觉到Hygge的光亮,超过八成的人都会提到蜡烛。
  丹麦语中有个词叫“Lyseslukker”(扫兴的人),字面意思就是“吹灭蜡烛的人”。蜡烛,对于丹麦人的Hygge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
  比起普通灯光,蜡烛带来的仪式感,更像丹麦人的心灵锚点。换句话说,蜡烛像是丹麦人战胜漫长冬夜的有力武器。黑暗中人们彷徨浮躁的心态,经由蜡烛光晕的洗礼都能变得沉静下来。
  在丹麦,蜡烛不止用于客厅的照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点蜡烛。这对中国人来说或许匪夷所思,毕竟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然而,在丹麦人眼里,点燃蜡烛,就是最直接、最快速制造Hygge气氛的法宝—有了蜡烛,就有了兴致。
  每每到了12月的圣诞季,丹麦蜡烛的消费量,就会飙升到平时的3倍以上。
  尤其是,丹麦人还会在圣诞节到来前,点一种特别的倒计时蜡烛—“Kalenderlys”(日历蜡烛)。日历蜡烛上画着24条线,就像一把标尺,每条线则代表着圣诞节前的一天。每燃过一条线,就离圣诞更近一些。有的丹麦人会用这种日历蜡烛装饰圣诞树,更多的丹麦人会把日历蜡烛摆在早餐桌上,让孩子们负责每天的点燃和吹灭日历蜡烛的仪式。
  同样能够制造圣诞Hygge气氛的还有壁炉。
  壁炉是每个丹麦家庭都会布置的一个Hyggekrog(幸福的角落)。想象一下,裹着毛毯,拿上自己爱的书,端着咖啡,坐在壁炉前,再配上点音乐,就可以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Hygge time了。

  特別是在圣诞节前夕,每一个丹麦人几乎都会追从这种古老的取暖方式:全家人围在壁炉前,寻找燃烧的木柴发出的味道,等待着圣诞钟声的敲响。壁炉带来的不仅是光,还有晕黄色的暖意。

仪式感中寻找Hygge


  “生活要有仪式感”,这句话用在丹麦的圣诞季最为恰当。
  丹麦人喜好用各种仪式来酝酿圣诞前夕的气氛。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仪式并不繁琐,而是他们无比期待的幸福铺垫,也是加戏加码才有味道的Hygge本身。
  圣诞节,“仪式感之最”当然是圣诞树了。
  为大多数人熟悉的圣诞树,在丹麦却是独一无二的。格外注重生活品质的丹麦人,对塑料感十足的超市假树实在提不起兴趣,他们需要一棵真正的树。丹麦人喜欢开车去专门的伐木区,买一棵真正的树,或是全家人一起去圣诞市场,挑选一棵满意的杉树,然后亲手砍下,再带回家。
  将树运回家后,一家人齐装扮圣诞树对于丹麦人来说也很重要。他们喜欢在圣诞树上挂上蜡烛和小灯串,还有装满巧克力及其他装饰品的小篮子,再加上一串串的丹麦十字国旗装饰。最后,全家人要一起在树尖上插上一颗很大的圣诞心。此时此刻,Hygge就来源于这棵亲手装扮的圣诞树。平安夜时,全家人绕着圣诞树跳舞,一起唱歌然后再打开礼物。
  圣诞树之外,丹麦人还独创了“丹麦式圣诞倒数日历”(Pakkekalender)。这是丹麦的独特传统,目的是为等待节日的时光增添乐趣。毕竟距离圣诞节近一天,也就距离丹麦人心中的温暖与光亮近一步。等待圣诞节到来的时光越是漫长,乐观的丹麦人就越是充满了期待和幸福。
  在12月的第一天,所有的丹麦孩子都会得到一个甚至好几个“圣诞日历”。这个日历不是传统的翻页日历,而是精巧的编号礼物盒。圣诞节前每天刮开一格,每天都有不同惊喜。当孩童们数着礼物盒里的糖果和小礼物,圣诞气氛也渐渐浓厚起来。   此外,风靡世界的“圣诞邮票”(Julem?rke)也起源于丹麦。
  20世纪,一位邮务人员为了给肺结核患者筹募资金,用了售卖“圣诞邮票”的办法。从那以后,丹麦这个国家每年圣诞都会印制一款定制的邮票。这套圣诞邮票没有邮用价值,纯属纪念,还有慈善作用。
  丹麦的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也是圣诞邮票的设计者之一。邮票可以贴在信件或是明信片上,而售卖邮票获得的收入,会用于资助当地有需要的孩子。定制和购买圣诞邮票这个温暖浪漫的习俗,带给丹麦人温暖和关爱,也将Hygge传递给每一个人。

爱就是要“在一起”


  Hygge的概念中有一个关键词——陪伴。
  这个特质早已扎根于丹麦文化中,赋予了丹麦人格外柔软的内心和写满爱意的双眸。每年的圣诞节,他们从不独享繁华,无论是美食、美景,抑或是有关圣诞节的一切,皆归向于“爱”。
  丹麦人将财富和幸福明显区分开。他们意识到,
  当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更多的财富也不一定能
  带来幸福。正是Hygge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
  丹麦人潜在的“财富焦虑”。所以,丹麦人专注于那些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事物,并且愿意花时间去放大、延长这种感受。
  因此,到了每年的圣诞月,丹麦人便会刻意地主动地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选择在这个时期享受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接触和领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节日时间,被丹麦人用在了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创造家人之间的故事,以及和爱人之间的回忆上。
  这种和亲密之人相处的放松和体贴的感觉,以及花时间与他人一起制造氛围的过程,完美诠释了丹麦人的Hygge Christmas全景。在丹麦人精心准备的Hygge氛围中,人的舒适区被无限拓展;于“在一起”的陪伴中,愜意Hygge让爱更了解爱。
  从这些生活细节的仪式感和幸福感中,丹麦人会收获一个充满Hygge的圣诞月。这种让自己始终保持着舒适状态的追求,最终的目标无非是回归生活的纯粹。
  但是,Hygge又不仅仅是一支蜡烛、一棵树、一个日历,或是一个圣诞节,它在丹麦文化里又“大”又“小”。
  Hygge的“大”,就像丹麦国旗对丹麦人一样重要,深深地影响着丹麦这个国家的文化。Hygge的“小”,就像早上来一个丹麦的可颂面包,就像坐在家里沙发上悠闲的发呆时刻,是丹麦人生活的点滴。Hygge帮助丹麦人了解放慢节奏的生活方式,Hygge更是一种哲学,帮助丹麦人去领悟幸福的含义。
  对于丹麦人,Hygge是绿洲,是护身符,是精神支柱。它像是一种催产素,培育了一种人们与爱人在一起的特别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让人们感觉到温暖、安全和被爱。
  其实,Hygge并不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本应该拥有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放慢脚步、活在当下的艺术。保持专注,享受那些通常被我们匆匆带过的时刻,或许就能收获Hygge的瞬间。
其他文献
那该是我最难忘的跨年夜。  我与潇哥、乔妹在挪威特罗姆瑟的北极大教堂门前,仰着脸,看漫天的烟花与飘落的雪花一同绽放,大喊着:“新年快乐!”然后,趁潇哥不备,我的雪球扔向了他。三人的混乱雪仗便开始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娃,我对雪景早已司空见惯。但我与我的朋友在雪地上滚着笑着,却怎么也停不下来。  也许是刚刚见到的极光点燃了我们的兴奋点,也许是经历了数天极夜后,有满腔的躁动亟待释放,也许是在更接近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或许是最能代表村上春树历史观的一句话。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祖国,在军国主义日本侵略积贫积弱中国的那段历史上,村上春树也一直站在中国这一边。道歉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树最新长篇小说《骑士团长杀人事件》发行,相隔7年新力作,引发了日本读者的疯抢。日本本土出版发行量高达130万册,三天内就卖出47.8万册。然而,引起国际
莱茵河畔的德国北威州最大城市科隆以其繁忙的内河航运以及华丽的哥特式地标大教堂而闻名于世,但刚刚过去的新年夜却让这座西欧名城因为一场集体性、大规模的恶性性侵案件而登上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  德国之声报道称,在跨年夜当晚,科隆火车站前聚集了大约1000名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青年男子。警方表示,这些青年男子大多处于醉酒状态,他们肆无忌惮地向人群投掷点燃的烟花爆竹。凌晨1点左右,警方开始陆续接到有关性
爬上巴尔山就能看到整片城墙遗址的全景  中国有万里长城,英国有哈德良长城,两者在历史上都对抵御外族入侵具有重要意义。殊不知,哈德良长城外侧的安敦尼城墙,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外围防线。鲜为人知的卓越工程  哈德良长城位于英格兰北部,是罗马帝国时期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反攻,在英格兰北面修筑起了这道高大、坚固、连绵不断的长垣。如今,一些部分虽已遭到破坏,但原始石墙大部
2018年10月29日,当地时间早上6点30分,印尼狮航一架波音737 MAX8航班從雅加达起飞,10分钟后在爪哇海中坠毁,无人生还,机龄仅2个月。133天之后,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8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6分钟后坠毁,无人生还,机龄仅4个月。  这两起空难,集中在波音公司生产的同款飞机737 MAX8上,同样在起飞后短时间内坠毁,用巧合来解释未免过于牵强。20
Gentleman穿着三件套,一丝不苟地翻看手中的《泰晤士报》。Lady在喝下午茶,膝上放了一本简·奥斯汀的著作。这就是英国,印象里一个充满腔调与贵族气息的国家。  但在东伦敦,却是另一种景象。  与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城和权力中心西伦敦相比,东伦敦常常被遗忘在繁华之外。它靠近港口,是伦敦早期工业发展的窗口。那时侯,东伦敦集中了炼油、煤气、造纸、水泥等污染工业,常住人口主要是来自不列颠群岛和世界各地的
作为常春藤盟校的一员,坐落在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无数优秀的毕业生,但在某一方面始终有些许“遗憾”。哈佛大学走出了包括亚当斯父子、罗斯福、肯尼迪和奥巴马在内的8位美国总统,耶鲁大学走出了布什父子、克林顿等5位美国总统,普林斯顿大学有威尔逊总统,斯坦福大学有胡佛总统,而宾大一个总统都没有。现在宾大总算填补了这一空白,特朗普就是从该校沃顿商学院毕业的。  1968年,特朗普从宾夕法尼亚
预警信息的速度和精确度,似乎是永远的矛盾统一体。地震预警信息,究竟应该以何为标准?发布预警信息的权力,又在谁的手中?10、9、8、7……1,长宁地震之初,成都高新区响起了从大喇叭发出的倒计报时声。在它结束的一刹那,人们准时感受到了大地的晃动。在由地震带来的阴影挥之不去的四川,地震预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地震预警技术在这一天,惊艳了成都乃至全国。然而,不
亚航QZ8501失联前,曾遭遇雷暴天气,这跟失联有无关系尚待考证。而那些说其“因价廉所以不安全”的声音,其实并没多少依据:因为它在安全方面的考核与规章跟传统航空公司并无差别。  2014年12月28日早晨,爪哇海上空,亚航QZ8501航班上的162人还没有来得及看到这一天的阳光。为躲避一大片云团,其飞行员向地面空管人员申请把飞机的高度从9750米上升到11600米。而同一时段飞经此地的其他航班有的
现实正在追赶人们过去的幻想。  2019年7月,科技大亨马斯克宣布,他们的产品能够通过大脑意念控制电脑。也就是说,无需动手,就能够在手机上操纵软件、输入文字、与朋友聊天。  还不止如此。马斯克表示,该款产品能够读取和解码大脑皮层中的神经活动。参与者是喜是悲,或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自己不必开口,研究者就能接收到来自其大脑的最真实的想法。  听起来很像读心术。  在影视作品中,读心术是个“外挂”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