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房颤动心房肌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问质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心脏瓣膜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5例,慢性房颤27例,窦性心律18例,手术中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测定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胶原酶(MMP1、MMP8、MMP1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中TMP1、TMP2、TMP3、TMP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房颤组Ⅰ型胶原、MMP13、MMPl的mRNA表达上调(P〈0.05),TMP1、TMP2、TMP3的mRNA表达下调(P〈0.05)。(2)MMP1的mRNA表达与I型胶原的mRNA表达、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与TMP1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MMP13的mRNA表达与I型胶原的mRNA表达、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与TMP3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中MMP1/TMPI以及MMP13/TMP3的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失衡引起Ⅰ型胶原转录水平的改变,可能是慢性房颤患者心房肌间质纤维化的分子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21例CHF合并室内阻滞患者行CRT,其中5例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包括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房室结射频消融术+CRT—D治疗。观察植入术前及术后3个月、1、2年的心功能(NYHA分级)、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希氏-浦肯野纤维系统(His-Purkinjesystem,HPS)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对明确室性心律失常的组织学起源、深入理解其机制和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其进展。
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与起搏器相关的疑难心电图也逐渐增多并更加复杂化。最近我院遇到了1例起搏器术后6年患者的奇异心电现象,寻求答案的过程使我们拓展了思路,增进了知识,并最终顺利解决了患者的问题。
心室颤动(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冠心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不明原因的特发性室颤等各种心脏疾病导致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尽管医学界对室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不懈研究,但是由于这种心律失常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尚未出现根本性的突破。正因为如此,目前临床对于室颤的治疗,除了被动除颤外,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十年来,随着电生理标测技术的进步和室颤激动特点研究的深入
第二届亚太心律学会年会(APHRS 2009)暨第五届亚太心房颤动(房颤)论坛(APAFS 2009)于2009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我国首次举办的心律学领域的国际大会。会议注册代表2500余人,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在利亚、加拿大、瑞典、捷克、日本、韩国、新加坡、挪威、丹麦、英国、新西兰、印度、菲律宾、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f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fight ventricul arapical,RVA)起搏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变化,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在主理性起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8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按单双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功能正常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iht ventficular apex,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指标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植入VVL/VVIR,DDD/DDDR起搏器的患者,随机接受RVA起搏和RVOT起搏。植入前检查12导联体表心电罔及超声心动图,记录QRS时限、左心室
近年来,经射频导管消融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已是多数特发性室速的首选治疗手段,而器质性室速的消融也有了很大进展。然而,随着经导管消融室速研究的深入,发现心外膜室速的发生率并不低,和经心内膜途径消融室速相比,心外膜室速消融的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如能在消融术前从室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初步判断出心外膜室速可能,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经导管消融适应证患者,选择合适的电生理标测设备、标测和消融导管和消融
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2年,夜间不能平卧10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入院后行异位异体心脏移植术。所做术式为,全身麻醉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折叠缝合+异位异体D脏移植术。供体心脏缝闭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E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肺静脉与自体心脏在左心房连续缝合吻合;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而其复发的特点目前仍然不清,本文对房颤消融复发患者二次消融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共442例房颤消融治疗患者中,29例消融后复发的患者[男性19例,年龄(56±11)岁],本文患者复发时间〉6个月。对这些复发患者进行二次导管消融治疗。分析和对比初次与二次消融的电生理特点。结果29例房颤患者(20例为阵发性房颤,9例为持续性房颤)复发时间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