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及其有关参量预测地震的一些方法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在新疆首次应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探测乌鲁木齐地区的主要隐伏活动断层。查明了碱沟-雅玛里克山北麓水磨沟活动断层隐伏段的位置,并可划分为南支(二叠纪与三叠纪地层的分界线)
临震预报历来为众多地震学家所关注,它是中、强震预报的困难所在。本文利用一些数据处理方法处理乌什台钻孔应变资料。结果表明临震前应变异常清楚、可信。
在计算反应谱及土层反应时,发现反应谱的形态和大小只受时程的主要部分控制,由此给出主时段的定义和确定主时段的方法。主时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而且能够成为持时的一种有物理意义的度量。
0 前言 由于分维揭示和描述了千变万化的复杂事物存在的普遍统计自相似规律,使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和研究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因而在自然学科的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在地震界分维也被作为一种探索地震预报的有希望的途径。有关分维研究的文章正在与日俱增,可以说:“分维研究热”正处于一种方兴未艾之势。 研究分维用得最多的是容量维、信息维和关联维。其中又以容量维计算最简便,用得最多。信息维和容量维计算的原理和过程基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各种地貌单元类型的实测和考察,分析讨论了其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表明该区的构造新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垂直上升作用占有突出的位置。
自1927年以来,库尔勒地区Ms≥5.0级地震有平均10年左右的活动周期。1988年5月26日5.2级地震前,存在地震空区、条带、应变释放偏低等测震学前兆,形变、应力、地电、泉水流量等多项前兆观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期和短临异常显示。
采用b值时间扫描及地震复发周期等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至沙湾一带1977年以来的地震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5.0级以上中强地震发生前,b值均出现不同
一、引言 地震活动期、幕的划分是地震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有助于认清地震的历史背景和对未来地震形势作出判断,而且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目前关于活动期、幕的划分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时间预测 解决开幕、闭幕和幕长三要素,所采用的方法有:(1)类比均值法;(2)内结构有序分析;(3)幕长与天文周期对比;(4)特征图象法等。 2.空间预测
1991年2月25日柯坪6.5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土层地应力、金属摆倾斜仪等多项前兆观测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强震发生前近场灵敏度较低的简陋仪器也能观测到明显的前兆反应。分析、认识这些异常对地震短临预报的决策是有益的。
1990年6月14日苏联斋桑7.3级强震发生在重力异常梯度带的拐弯处;强震前存在明显的M_s≥3.5级地震围成的空区;空区走向为北西西向,与斋桑强震发震构造走向一致,长轴约170k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