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联合HPV分型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HPV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866例宫颈癌筛查患者,TCT诊断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以上病变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和HPV基因分型检测。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TCL检测患者中,215例ASC-US及以上病变者,其中,SCC、HISL、LSIL、ASCH及ASC-US分别有1例、36例、31例、25例和122例。病理诊断结果:宫颈癌、CINⅠ、CINⅡ、CINⅢ和正常/炎症分别有9例、66例、31例、41例和68例;单一的TCT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是42.86%(63/147)和89.71%(61/68);215例患者进一步采取HPV分型,结果提示147例HPV检测结果为阳性,TCT检查结果是鳞状细胞癌(SCC)、高度鳞状上皮表内瘤变(H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及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高危HPV检出率分别是100%(1/1)、91.67%(33/36)、80.65(25/31)、72.00%(18/25)和57.38%(70/122),单一感染率为74.83%,多种感染率为25.17%;HPV联合TCT检测灵敏度为85.71%(126/147),单一的TCT检测灵敏度42.86%(63/147),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筛查过程中,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HPV分型联合可促进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敏感性提高,在检测提示为阳性时,联合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可充分展现筛查效果,避免威胁到女性生命安全,及早开展治疗,使其及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基液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活检;HPV分型检测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51-02
  宮颈癌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比仅低于乳腺癌,宫颈癌患病时间长[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种与宫颈癌联系紧密的癌前病变,20%左右的CIN Ⅱ向原位癌发展,其中5%左右转变为浸润癌[2]。所以,规范、及时的筛查在宫颈癌病变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是造成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因素,大约90%CIN患者合并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3-5]。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宫颈细胞学检查[6]。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HPV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866例宫颈癌筛查患者,所选患者均存在性生活史。其中,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提示为ASC-US及以上患者215例,对其开展乳头瘤状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患者年龄22岁-71岁,均龄值数(38.95±2.64)岁。纳入标准:①具备完整临床资料;②自愿签署知情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及心理障碍;②合并心脏、肝脏及肾脏器官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采集、保存样本
  采用窥阴器将宫颈全部暴露出来,利用棉拭子将宫颈口黏液拭     去,在宫颈口放置宫颈刷,轻微转动宫颈刷5-8周,宫颈刷缓慢取出置于细胞保存液中,将瓶盖拧紧,然后进行标记并送检。
  1.2.2 HPV检测
  本品采用多重核酸扩增(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法,根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L1基因靶序列设计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能在同一PCR反应中检测宫颈口脱落细胞中的14种高危型HPV(HPV16/18/33/35/39/45/51/52/56/58/59/66/68)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1.2.3 TCT检测
  利用TCT专用毛刷收集宫颈鳞柱上皮交界位置、宫颈管内部脱落细胞,在包含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涮洗毛刷,并送检。由病理科专业人员负责观察,利用TBS报告系统报告。TCT检测ASC-US和以上病变者需继续采用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和阴道镜检查:患者需处于非生理期,并清洁阴道,检查3天前,无性行为。将宫颈表面及其周围分泌物拭净,后放置阴道镜初步检查、观察,然后予以鲁格染液、3-5%醋酸和生理盐水,密切观察可疑位置、大小、颜色等,并取该部位组织活检。如果是正常转化区,组织活检取磷柱交界部位。在标本上标注取材位置,然后送至病理检查,检测结果按照《病理学》分类,分别是炎症或者正常、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1.3 观察指标
  分析TCT检测结果、HPV检测结果及HPV联合TCT检测。HPV感染程度:1重、2重、3重、4重和5重,1重指的是单一的感染原,2重、3重、4重及5重指的是多种感染原。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本次实验结果,采用t值检验的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采用x2检验的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率(%);两组对比采用P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TCT检测结果
  TCL检测患者中,215例ASC-US及以上病变者,其中,SCC、HISL、LSIL、ASCH及ASC-US分别有1例、36例、31例、25例和122例。病理诊断结果:宫颈癌、CINⅠ、CINⅡ、CINⅢ和正常/炎症分别有9例、66例、31例、41例和68例。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TCT诊断中LSIL即CINⅠ;TCT诊断中HSIL即CINⅡ、CINⅢ;阳性:TCT结果≥LSIL,阴性:TCT结果≤ASCH,单一的TCT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是42.86%(63/147)和89.71%(61/68),详见表1:
  2.2 分析HPV检测结果
  215例患者进一步采取HPV分型,结果提示147例HPV检测结果为阳性,TCT检查结果是鳞状细胞癌(SCC)、高度鳞状上皮表内瘤变(H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及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高危HPV检出率分别是100%(1/1)、91.67%(33/36)、80.65(25/31)、72.00%(18/25)和57.38%(70/122),单一感染率为74.83%,多重感染率为25.17%,详见表2;根据组织病理学金标准,检查结果宫颈癌、CINⅠ、CINⅡ、CINⅢ和正常/炎症患者中,HPV阳性占比分别是100.00%、80.30%、90.32%、
  2.3 HPV联合TCT检测
  HPV联合TCT检测灵敏度为85.71%(126/147),单一的TCT检测灵敏度42.86%(63/147),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對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而言,往往无显著临床病症、体征,所以,强化女性宫颈筛查健康教育特别重要[7]。据有关资料显示[8],宫颈癌患病时间较长,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存在紧密联系的癌前病变,CIN包括3个等级,每个级别均是一个动态变化且能够相互转化的过程。现阶段,HPV筛查及基液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主要指标[9]。高危型HPC检测提示为阳性并不表示患者罹患宫颈癌,但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癌主要因素。
  TCT检测仅可以发现已经出现细胞学变化的病变,但是无法将内在病变显示出来[10]。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HPV联合TCT检测灵敏度为85.71%(126/147),单一的TCT检测灵敏度42.86%(63/147),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此外,单一感染率为74.83%,多重感染率为25.17%,而且2重感染在多重感染中占比相对较高。而且随着组织病理级别的增加,HPV阳性率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宫颈癌病理组织样本中通常可以发现HPV病毒。
  总而言之,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敏感性提高,在检测提示阳性时,联合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可将筛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以便患者及早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 师晓艳, 雷侠.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并发感染早期筛查的对比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7, 26(1):33-35.
  [2] 陶志梅, 潘敏, 俞美娟, 等.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对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与随访的临床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10):2340-2343.
  [3] 张文竹, 刘羽, 魏振形,等. 液基薄层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筛查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7):1375-1377.
  [4] 尤小燕, 王雅莉, 刘文枝,等. 高危型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意义[J].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8):986-988.
  [5] 张喆, 孔令婷, 孙寒雪,等. 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6(11):1013-1018.
  [6] 周焕娣, 黄小军, 杨林, 等. TCT、HC2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热带医学杂志, 2017, 17(7):928-931.
  [7] 栾中华. P16免疫细胞化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流中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5):139-140.
  [8] 胡喜珍, 丁杰, 张旭,等.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新医学, 2017, 48(8):583-586.
  [9] 张旭, 蒲琴, 王晶,等. HPV分型联合TCT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 四川医学, 2017, 38(12):1410-1413.
  [10] 胡丽芳. TCT联合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1):205-208.
  作者简介:彭敏颜,女,1977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佛山;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细菌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应指标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诊治中的改变情况。方法 挑选发病后7小时静脉内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溶栓前后2小时、溶栓后24小时的凝血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在溶栓后2小时,纤维蛋白较之前减小(P<0.01),溶栓后24小时后增加,但依旧小于溶栓前的值;在溶栓2小时候,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值较溶栓前增加,溶栓24小时后减小;在溶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分36例观察组和36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诊腹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及并發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和对比两种入路手术治疗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来我院骨科就诊的7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率为9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抗CC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RF(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检查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抗CCP抗体水平和RF水平,对两组的抗CCP抗体水平和RF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对比单用抗CCP、单用RF、抗CCP+R
期刊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HRCT(高分辨率CT)在肺部感染患者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便利。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部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1.1 胸部DR平片检查对肺部感染范围显示有限,对病变的早期显示效果欠佳,且容易漏诊。1.2胸部HRCT检查对病变的早期发现敏感性强,诊断率高。1.3对平片已经发现的病变,HRCT对其病变范围的确定,优势明显。1.4对肺部感染性病变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评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64例肺心病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经病史询问及体检确认无慢性肺心病者)为正常健康组。分别记录两组的心率变异。结果 观察组中HRT参数TD、TO、mHR显著大于正常组,TS、DC显著小于正常组;而HRV参数SDNN低于对照组(P<0.05),SDANN、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阳和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门诊进行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阳和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率。结果:阳和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的疗效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采用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52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6)分别采用个性化助产模式和传统助产模式,比较产妇的分娩结局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3例(11.54%)、自然分娩23例(88.46%);对照组中,剖宫产11例(42.31%)、自然分娩15例(57.69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指应用母语和另一种语言共同进行学科教学的方法,意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微课是近几年较为时兴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意在用精简的微视频,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的效率。将微课教学和双语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应用在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能够有效缓解高职院校传统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