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性 获提名美国大法官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巴马近日提名拉丁裔联邦女法官索尼娅·索托马约尔(sonia sotomayor)担任最高法院法官。消息一公布,立即引来媒体一片叫好声。
  到现在为止,奥巴马在挑选人才上充分显示出他用人的智慧,虽不能说个个是完美之人,但却是相应位置的最佳人选。例如国务卿希拉里,驻华大使提名现任犹他州长、共和党人洪博培等等。
  
  共和党难以阻止大法官的任命
  
  索尼娅几乎符合媒体的所有要求:女性、拉丁裔、跨党派(她由共和党籍前总统老布什提名为联邦法官)、自由派立场、有经验(17年的联邦法官,做过检察官、审判法庭法官和律师)、长春藤毕业生。
  同时她家世清贫,由单亲母亲抚养成人,如果从美国梦的角度看,她几乎是完美的大法官人选了。
  这样一来,共和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按传统共和党不可能对总统的大法官提名人不置一词,让其轻松过关,但要在索尼娅身上找出毛病来,实在太不容易。
  除非共和党人找到她过去的丑闻,但几十年的法官生涯这种可能性不大。唯一可以挑毛病的是说她太自由派了,但这种争论只能从索尼娅过去判案的判词中找毛病,这样一来反而显得共和党人为了反对而在吹毛求疵,会激怒女性选民和拉丁裔选民。
  一般选民并不太懂得抽象的法律名词,共和党欲加之罪,还得由媒体解释。美国的媒体太爱奥巴马,而索尼娅也太符合媒体的胃口,估计经由媒体解释的各种观点,对共和党并无特别的偏好。
  索尼娅曾经快速判决过一个棒球球员与棒球队老板的案子,已被誉为是美国棒球的拯救者。反对索尼娅的任命,实在与美国棒球迷过不去。
  奥巴马盛赞索尼娅是一个懂得法律的“日常生活”含义的法官。奥巴马曾在电视上谈到自己对最高法院法官的想法。他说:“重要的是,这个提名人要有基本的常识,明白社会的运转模式,明白美国大众的生活方式……我需要的人的并不仅仅要满腹经纶,他不但要理论知识丰富,而且要平易近人,并深知世界的运作方式。”
  
  寒门子弟奋斗史
  
  索托马约尔幼年丧父,又患糖尿病,在纽约穷人区长大,但力争上游考上名校并进人法律界。她的寒门子弟奋斗史,折射出典型的“美国梦”传奇。
  她的父母亲于二战期间从波多黎各移居纽约,家境清寒,住在布朗克士区为贫户兴建的廉价国民住宅。索托马约尔9岁时父亲去世,靠母亲一个人打两份工,做护士来抚养索托马约尔和她的弟弟。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少数族裔中,西裔的地位甚至不如黑人;而波多黎各人亦深知他们被当成二等公民的艰难处境。
  索托马约尔的母亲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她深知教育的重要,她把两个子女送到天主教学校,并为他们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而成为住宅区内唯一拥有百科全书的家庭。索氏在8岁时被诊断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从此一辈子即必须每天为自己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奥巴马提名她之前,白宫曾特别打电话给索氏的家庭医生询问糖尿病是否会影响她的判案,医生表示不会。
  索氏从小就喜欢读儿童玄秘小说,崇拜南希·朱尔(Nancy Drew),亦爱看电视侦探连续剧《佩里·梅森》(Perry Mason),希望长大后当侦探,但是先天性糖尿病却使她的梦想破灭。索氏因住在洋基(Yankees)棒球队所在的布朗士区而成为洋基队的终生忠实球迷,并于1995年美国职业棒球大罢工期间,以联邦法官身份下令球团老板向球员工会让步,从而结束罢赛。
  索托马约尔1972年高中毕业,获得代表毕业生致辞(valedictorian)的荣誉。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历史,用功上进,1976年以最优成绩(Summa Cum Laude)毕业。索氏回忆说,她刚到以“势利眼”出名的普林斯顿,心理压力很大,校园充满歧视(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当年读普大亦有此感觉),功课亦比不上出身于贵族高中的同班同学。所幸她遇到几个好老师,对她循循善诱,1年后成绩即突飞猛进、蒸蒸日上。毕业后她进入耶鲁法学院,并担任法学期刊编辑,1979年毕业。索氏的弟弟约翰(Juan)则是个医生。
  
  “会体谅别人”的法官
  
  索托马约尔从1979年至1984年担任曼哈顿助理检察官,1984至1992年服务于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老布什总统于1992年8月提名她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1998年10月获前总统克林顿擢升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全美共有11个巡回上诉法院)。克林顿本于1997年提名索氏为上诉法官,共和党担心克林顿拔擢她为大法官,而蓄意延误其任命达1年之久。索氏所属的第二巡回法院管辖纽约、康涅狄格和佛蒙特3州。每个巡回上诉法院有11个法官。
  索托马约尔担任联邦上诉法官10年多,判案无数,但鲜少涉及到敏感的堕胎、同性恋权利和其他案件,反而是她在法庭外的谈话遭到右翼人士的抨击。也有人批评索氏脾气不好,很难相处。
  奥巴马过去一直强调,他要提名一个“会体谅别人”(empathy)的人来当大法官,综观索托马约尔的一生,她是个充满同情心而又体谅他人的少数族裔女性,正是奥巴马所要拔擢的最佳人选。
  
  (编辑 唐 馨)
其他文献
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1943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渥太华,代表作品为1978年《天堂之日》(Days 0fHeaven)、1998年《红色警戒》(The Thin RedLine),并以这两部电影先后获得1979年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以及1998年柏林影展金熊奖。  泰伦斯·马力克是当今美国电影界最神秘、最具魅力的电影人。1972年,他完成了首部12分钟短片
菲律宾5月大选,民主运动之母科拉松·阿基诺夫人之子诺诺·阿基诺三世大胜,当选新任总统,而当年被阿基诺夫人“人民力量”推翻的强人马科斯的遗孀——81岁的伊梅尔达·马科斯夫人获选为众议员;她的独子——53岁的邦邦·小马科斯从众议院转战参议院获胜,当选新科参议员;她的长女——57岁的艾美也当选家乡北伊洛戈省长,3人同时拿下中央与地方要职,吹响马科斯家族东山再起的号角。    马科斯家族的兴衰    马科
消费指数节节升高,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却渐渐步入下坡。以前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只靠父亲一人赚钱就可养家糊口,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住房、健保以及大学费用不断的攀升,出现越来越多的双薪家庭。不过就算夫妻两人同时工作,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如果不寻找其他“钱”途,恐怕为退休养老攒钱都是遥远的梦想。  尽管失业率近年来居高不下,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处针对2010年的劳工人口所做的调查显
许多大学生感叹,上了4年大学却没学到一技之长,出社会做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请看台湾几所最具特色的大学,如何以自己的特色,招募志趣相同的学生,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在偌大的宴客厅,服务生看起来稚气未脱的脸庞上挂着笑容,正努力向在座的贵宾说出拗口的秀菜词。由于在座有来自日本的贵宾,学生还用日文将同样的内容解说一次。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但这里其实不是什么高档的餐厅,而是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内的餐厅,
“台湾球员打到职棒都很能忍痛,因为从小打球都没防护员,一天到晚受伤。”    前不久,台湾选手郑韶婕右脚拉伤,在台北羽球公开赛决赛时倒地超过20次,她坚持不绑弹性绷带、不吃止痛药,每次赛后,全靠防护员徒手按摩数小时。在职业棒球担任防护员14年的冯张榕说:“一般人不知道受伤出赛有多辛苦,赛前、赛后的按摩和复健,痛像拿针在刺。”  球赛快开打了,他前一分钟才帮球员的手臂绑上绷带避免打击时扭伤,下一分钟
化学物质、污染物……你究竟喝了什么?    可还记得原本随身携带,让你解渴而且免费的饮水杯?那似乎已成了绝响。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办公室、飞机上、商店、住家和餐厅无所不在的瓶装水。这种水清爽、没有热量、便于携带,比起有些地方的自来水好喝,且远比加糖汽水有益。不过,渐渐也有人质疑瓶装水及其容器是否卫生,或者是否最起码比自来水卫生;此外,是否值得为了方便而承受环境所遭受的冲击。    瓶子里装了什么
塑化剂风波,被视为台湾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这波食品恐慌中,市场上强调DIY、不含添加物、食材天然的食物,成为消费者替自己健康把关、趋之若骛的产品,也造就另类的塑化商机。  台湾消费者谈“塑”色变,也意外让强调天然的店家业绩翻红。  气泡水机 业绩成长160%  手工果酱 业绩成长450%  蒜头蚬仔汤 业绩成长100%    气泡水机 咸鱼翻身    ◎业者 林思芸小裆案  职称:恒隆行So
每年冬季,李正顺都会开大卡车,载着一大台红豆采收机,从台湾的南部采到屏东。  “以前都用竹竿用力拍,把红豆从豆荚里拍出来。现在机器采收很方便。”但一台红豆采收机至少70多万(新台币,下同),农民一年用一次划不来,李正顺这样的行业便应运而生。  他买了一台割红豆机、一台割稻机,帮农民收割。每年农村两次稻作收成、冬天红豆收成,他便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人,“稻谷从屏东割到宜兰,一年有两三个月住外面”。  
Altiplano DOUbIe Jeu龙腕表口凤腕表    这款作品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双层表壳了!下层是素净银色表盘,而开盖式的上层表壳,将龙与风的白金材质雕体,镶在两层蓝宝石水晶之间,立体中有动态,看到时第一眼感想就是:“啊,龙飞凤舞!”凤凰款式镶饰总重近8克拉、超过400颗的钻石,两款同样全球限量8只。  功能:时、分显示  机芯:830P手动上链机芯  可开式的上盖,上层的立体雕刻倒映在超薄
生病不忘行善    出生于台南县新化镇的李秀英,是一位小康家庭的平凡妇人,育有两女一子。在她担任出狱新人辅导员前,生活重心都放在丈夫、孩子身上。  李秀英形容:“我从前全身都是病,不但肝肿大、肺积水,子宫还有一颗大肿瘤,已吐血多次,每月都要花掉家里很多钱。医生警告我,若不住院开刀,恐怕不久于人世。当时子女们都还没成家,考虑很多因素,迟迟未能遵照医生嘱咐。”  虽然痼疾缠身,李秀英还是不改遇不平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