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广胜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博士,师从于侯开嘉、吕金光等先生。自2010年开始学习山水画,先后师从白云乡、李兵等先生。书法、绘画作品20余次入展且多次获奖。
  学书、学画,人人路数不尽相同。有的學书不画,有的学画不书,有的能书能画、书画双栖。而余以为,能书能画、书画双栖,才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
  以书人画、以画人书,以书法之用笔经营绘画,以绘画之审美态度来研究书法,是我多年来的态度。我之前对绘画很陌生,染习绘画不过十年,但近三十年的书法学习,锤炼了我的笔墨功夫,学绘画后,我还算用功,进步尚可。2018年2月,由川大师兄王书峰推荐人当代水墨雪山画派代表人物李兵先生门下学习,先生鼓励我们书画结合,给我这个志于勤事绘画之人注人了活力。先生平易近人,耐心待人,在其鼓励和指导下,少走了许多弯路,甚是幸运,对以书人画、以画入书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赵孟頻在《秀石疏林图卷》画作上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每当读到此语,必会引出我们对书画同源的一些思考。中国书画是同宗同源的,二者自产生伊始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历朝历代的书法家、画家多是书画双修,书画双栖的。如古代的赵孟頻、王维、米芾、赵佶,近代的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均是一边画画一边练习书法,书画功底均是极其深厚。反观当代画坛,连款都落不好的所谓“画家”大有人在,一些年轻画家不太注重对于书法文化的学习,甚至对书法不屑一顾,这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影响了其画作的品格,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我认为,对于书法的学习与研究,是中国画母性的根本问题,理解并把握了书法,对中国画而言是一个飞跃。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哲学都是一致的,所以中国书法和绘画也就有了很多的一致:总的审美观念意趣是一致的;所用的工具材料是一致的;最基本的手段都是“线”即基本的笔法是一致的;墨法要求是一致的;款识的要求是一致的;作品总的章法要求也是一致的。因此,作画能通书道则其画有笔,作书能通画里则其书有韵。
  黄宾虹曾云:“凡画山,山下必有水,欲其波上之整而理,故吾以斯翁小篆之法行之。”他在画中自题道:“丰道生以书法入画,余用古糟写之。”以“小篆之法行之”、以“古糟之法写之”,这就是黄宾虹用笔奧妙所在。他从书法中总结出五种用笔之法,并把它用之于绘画。这五种笔法是平、圆、留、重、变。平者,即书法中“如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等,从而使他的作品饱满灵动,元气浑然。“笔墨”是中国书画的根本之一,放弃了数千年累积演进的“笔墨”传统,也就等于放弃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不同文化多元价值共同展现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今天,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无疑是独特而珍贵的,中国画家和书法家对“书画同源”作进一步的认识,将会对继承传统的“笔墨”以及创造性地运用“笔墨”大有裨益。
  书画艺术是人类心智感受的圣果,执笔挥洒,蕴含着无尽的变幻,是意志的磨练,是感情的倾诉,是余三生之幸事。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我将继续做以书人画、以画入书的践行者,让自己的书法、绘画艺术同步提高。其实,能书能画、书画双栖、互取精粹、互求神韵、齐步发展,不正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吗?我志在此。
其他文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现代艺术》杂志迎来创刊2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献上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对《现代艺术》多年来关注、支持当代四川书法的传承与发展表示深深的谢意!  如我所闻,由四川省文联创刊于2000年的《现代艺术》杂志,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里西方艺术思潮的涌入与激荡处于高峰时期的产物,它一经诞生就与四川各艺术门类在当代的发展无关,而是名实相符的以宣扬与推介
2020年2月23日——26日,中建八局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凡是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施工人每人都建立健康卡,不仅要量体温还要通过手机查询14之内的活动轨迹,最后在入口消毒长廊全面消毒,方能进入施工项目部。此外,项目部还制定复工复产应急预案、分时就餐制度、隔离观察制度等防疫防控相關规章制度。  邹文泗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记者,中国摄影著作权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2019
1 2020年2月28日,红星路步行街上戴着口罩的女孩。  2 2020年2月28日,春熙路北口,一对情侣在合影。  3 2020年2月28日,外地務工人员乘坐专车来到成都东大街DlO项目工地复工。  冯立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摄影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抓拍人物的瞬间。个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内摄影大奖,并在全国及省市媒体发表大量优秀作品。
观其风采,双目炯炯,银白美髯;读其笔墨,铁线银钩,用笔劲健。“书坛大隐”倪为公是也。  2015年4月13日凌晨5时48分,倪为公先生枕书人眠,驾鹤仙逝。倪老早年投身革命,命运乖舛,身陷逆境不得志,隐匿乡间四十载。但他穷而弥坚,老当益壮,以豁达的胸襟遗世独立,相依青山绿水、寄情笔墨纸砚,日日临池、躬耕砚田,数十年如一日临摹百余种碑帖,最终融汇诸家精华,行成独特的倪氏书风,被誉为“铁线狂草第一人”。
摘要: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始终笼罩在对比与矛盾的气氛中,本文围绕以文学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即对主人公自身的对比分析、文中三组人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及邓肯国王谋杀当天白天和黑夜的周围环境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文学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该剧对读者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深刻感悟到了麦克白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麦克白》 莎士比亚 班柯  引言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
漆画 100cm×122cm 2014年  作品釆用大漆、矿物质颜料、蛋壳、清漆、锌粉粒等材质制作。此画原为一幅粉印版画,现制作成一幅漆画。在制作工艺上倾向去繁从简,以装饰的表现手法,结合苗族传统的剪纸吉祥图案来表现苗家女子在岀嫁前的精心打扮和喜悦的心情。该作品2015年获四川省“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展”优秀作品奖。  刘德智漆画展览馆  2018年,在富顺县美术家协会和社会各界同仁们的支持
川渝两地都有很多不同文化构成,但又是巴蜀文脉同源传承的结果。在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禀赋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相同,地域相近,血脉相亲,共同为川渝地区的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注入鲜活的血液,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样在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之下的巴蜀画派,其历史形成自然受到巴蜀文化的深厚影响,今天所形成的巴蜀画派品牌,深深打上了巴蜀这个地域文化的烙印,它是川渝地区美术艺术家共同的文化坐标和精神家园。  20
武海成  1955年生于兰州。曾担任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兼副秘书长,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顾问,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1972年入伍,199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在部队因文化宣传工作业绩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1995年转业到四川省美协。从事藝术创作30余年,擅长版画、中国画、油画创作。1999年被中国美协、
曾担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记者、编辑,《优雅》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曲协副秘书长。  曾先后荣获中国曲协“送欢笑 到基层”惠民文化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直工委“三八”红旗手称号;四川省直工委、四川省文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曲艺类“优秀文艺家”称号。  2014年四川扬琴《宝山脊梁》获“中国梦”全国优秀曲艺节目一
转喻是概念转化的重要机制,也是语言资源延伸的手段。中外学者对转喻的认知心理基础和认知原则作过阐释,我们拟运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来识解感叹句中转喻的指代性表达,以深化对感叹句的认识。  一、意向性、转喻与感叹语言表征  何为意向性?塞尔认为,意向性是人们指向或关于客观世界的物体和事态的心智能力,而意向状态总是关指某物;意向如同信念、欲想、希望和恐惧等,是意向状态的一种。他还提出集体意向性(c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