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坡道救援工况下保持制动缓解方案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营时,需要考虑坡道救援工况。在设计时,应考虑一列空载AW0列车能在坡道上救援一列重载AW3列车,并能运行到下一站。同时,出于安全性考虑,AW0列车也能在坡道上将两列车停住。本文以常规80B列车、30‰坡道救援为例,分析坡道救援工况下保持制动缓解方案。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坡道救援;保持制动
  坡道救援时,由一列AW0空车推动一列AW3重车,在坡道上进行启动,并能运行到下一站。一般情况下,制动系统施加的保持制动力为最大常用制动力的77%,救援工况下,可能不能保证一列空车和一列重车保持停在坡道上。根据以往项目经验,牵引系统在收到牵引命令后即发送保持制动缓解请求,制动系统开始缓解保持制动。此过程中是否会导致列车倒溜?本文将以常规80B列车、30‰坡道救援为例进行分析。
  1 保持制动缓解逻辑
  在列车网络系统正常情况下,当牵引系统收到牵引命令后,牵引系统将发出保持制动缓解请求(HBRelReqt),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暂定0ms,具体型式试验阶段确定)开始以一定的斜率建立牵引力。当牵引系统收到TCMS系统发送的所有制动都缓解的指令后,以更大的斜率建立牵引力,直到满足需求。
  网络正常时,保持制动默认大小为最大常用制动力的77%(暂定),若有更大的制动级位需求,将按更大的力值来施加;紧急牵引模式下,保持制动力默认为最大常用制动力的77%(暂定),若有更大的制动级位需求,将按更大的力值来施加。
  ATO 模式和人工模式下的保持制动施加:若制动系统检测到零速1.5s(暂定,具体值在调试阶段确定),且无牵引指令,制动系统将自动施加保持制动。
  ATO 模式和人工模式下,只要下列任一条件满足,制动系统将缓解保持制动:
  * 制動系统检测到有牵引命令,无制动命令,接收到来自牵引系统的保持制动缓解请求命令;
  * 制动系统检测到有牵引命令,无制动命令,列车速度达到1.5km/h。
  紧急牵引模式下,保持制动施加和缓解均由制动系统控制,其施加条件为EP阀检测到零速且无牵引指令;其制动缓解条件为:无硬线制动指令、有硬线牵引指令且列车速度大于1.5km/h。
  牵引系统发出保持制动缓解请求后,若5s(暂定)内没有收到所有制动缓解指令,牵引系统将执行牵引封锁。
  2坡道救援工况下保持制动缓解分析
  2.1 计算输入
  备注1:牵引系统响应时间按照200ms计算,制动系统响应时间按照300ms(该时间是咨询制动系统调试工程师所得)计算;
  备注2:为了便于计算,保持制动缓解速率按照采用平均值方式,并考虑恶劣工况,即不管制动系统施加多少保持制动力,均按照3s全部缓解完成进行计算。
  备注3:牵引力按照空车最大牵引力、100%满级位计算。
  备注4:保持制动缓解过程中,牵引力不断上升,保持制动力不断下降,如计算得出牵引力和保持制动力的合力大于坡道最大下滑力,即认为列车不会倒溜。
  2.2计算结果
  30‰坡道上,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F_traction为施加的牵引力,F_HB为保持制动力,F_max_down为坡道最大下滑力,∑F_traction+brake为牵引力与保持制动的合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保持制动缓解过程中,∑F_traction+brake>F_max_down,理论计算不会有溜车风险。
  2.3缓解时间分析
  在制动系统施加77%全常用制动大小的保持制动力之后,施加不同牵引级位的保持制动缓解时间(从发出保持制动缓解指令,到保持制动全部缓解)如下:
  由此可见,大级位的牵引力可减少保持制动缓解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3结论
  本文将以常规80B列车、30‰坡道救援为例,对一列AW0空车在30‰坡道上救援AW3重车的保持制动缓解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此时制动系统施加的保持制动力为最大常用制动力的77%,该力可以保证一列空车和一列重车都保持停在坡道上。牵引系统收到牵引命令后发送保持制动缓解请求,牵引力开始建立,保持制动力逐步缓解。
  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按照目前牵引系统的保持制动缓解逻辑:即收到牵引命令后发送保持制动缓解请求,牵引力开始建立,保持制动力逐步缓解,再结合根据制动提供的保持制动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如下:30‰坡道救援时,救援AW0车施加满级位牵引力、轨道粘着正常情况下,保持制动缓解过程中,牵引力和保持制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坡道最大下滑力,不会产生溜车现象。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建议使用大牵引级位。
   (作者单位:江苏经纬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工程质量与整体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对整个的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在进行相关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策略的具体实施,以此保证工程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本文着重对码头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控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性的建设意见,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整体码头的建筑质量提升,为后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意义。   关键词:码头
期刊
摘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特殊性能和管理需求,针对变电所中相关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而言,不仅要设置中心遥控形式、就地控制形式等,还可以在车站内安装IBP紧急分闸控制的方式,以及设置火灾发生时报警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负荷控制的方式,保证供电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备;电气设备运行;控制方式分析      城市供电系统能够为车站、列车等系统结构提供牵引电能和动力
期刊
摘要:南京地铁十号线线路全长21.6km,共设站14座(其中新建车站10座;既有车站4座),于201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自动化专业在接管BAS系统的这段时间内对环境监控系统设计理念与控制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在对全线(新站)空调大系统的控制策略深入理解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查后发现原有的环境控制逻辑并未切实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逻辑控制的程序化造成了现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
期刊
摘要:就地风选出口含水率是膨胀成品烟丝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指标,在膨胀烟丝生产过程中,该指标由RC80出口水分控制,但由于环境温湿度的不确定和设备路径较远等问题,导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风选出口含水率偏离的问题,造成巨大的质量隐患。为此本研究提出通过设计RC80出口水分设定值自动调整的控制方法,降低就地风选出口含水率标偏,提高膨胀成品烟丝水分的均匀性,为后续产品的加工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地铁作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需要空调系统完成温度、湿度的调节,并通过通风等措施为地铁环境中带来新鲜的空气。冷水機组作为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温度调节的重要任务。对于地铁工程来说,冷水机组更是需要保持常年运行的状态。所以,冷水机组调试就成为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结合冷水机组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工程;冷水机组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显著提升,特大型事故明显减少,但也应看到像神木百吉矿业“1.12”重大煤尘爆炸、彬长大佛寺矿业“10.22”较大瓦斯窒息事故的发生,同样暴露出很多问题,理应从管理的角度对事故本身进行反思,作为基层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不应该麻木、冷漠,天天在一线带领他们干活,我们更应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扎实开展好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反思;煤
期刊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交通基础建设方面愈加优化,主体民众的出行方式也更为多元,基于该类状况,相对稳定的地铁就成为民众日常出行的首选方式。地铁的安全运行不可缺少优化保障体系的建设,其中,地铁物资管理的优劣程度,往往会对其稳定、安全运行产生直观化影响,对此,本文针对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进行适时探析。   关键词:地铁物资;库存管理;探析      唯有安全、稳定地运行,才可有
期刊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而工程施工中,最小横截面尺寸达到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就被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等常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但由于水热化及施工变形等因素,最易出现施工裂缝,因此强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十分必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施工技术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
期刊
摘要: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是控制材料质量的关键手段,劣质建筑材料会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危害到人們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施工单位要正确认识到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以真实的检测数据作为依托,定量的反映出建筑施工材料的参数性能,判断施工材料质量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施工要求,避免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中。此外,还需要针对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做好存储管理工作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电厂厂级的监控信息系统(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在信息通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采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网络保护方案,保证网络结构上数据信息传输的单向性,从而有效的解决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的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对策      一、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网络安全隐患问题   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