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睛,最美。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li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摘自《今晚报》)
  ◎点石成金:最美,是我们中学生作文中最常见常用的素材。如果回忆一下,你在作文中都使用过怎样的“最美”素材?像这篇文章中所指出的“被框住的”“好人好事”式的那些流弊,是不是正切中要害?
  什么是最美?生活才最美!搭配纱巾的奶奶美不美?泥巴堆出的玫瑰花美不美?不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当内心越来越干涸、越来越沙漠化,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象、鲜活的激情渐渐地枯萎,那么,再美的风景也熟视无睹便在意料之中了。
  所以,巴金先生曾经赠给作家赵丽宏一句话:“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由于其生活场景和阅历的狭窄,我们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还是自己的日常生活,那么就多写写日常生活吧。事实上一些优秀的作家写得最多的正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或许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共同点是对“日常”背后的价值进行的开采和发掘——它们让日常生活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活色生香。
  记住:在平淡无奇的心情和日子里,试着去看清生活的模样。
  ◎素材运用:最美;发现和寻找;熟悉的地方依然有风景;看清生活的模样……
其他文献
有一次,子夏问孔子:“甜美娇巧的微笑那样喜人,美丽灵动的眼睛那样生辉,您却说素雅才是最绚丽多姿、美丽动人,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道:“绘事而后素。”他的意思很明白,必须先有“素”(白绢),然后才能施以五彩而成“绘”(图画)。  素是一切颜色的基础,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就像白日包含着七色。由此,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和美学思想——以素为雅,以纯为美,以淡为本,以静为质。修身悟道即是养素。正如元人
“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如此振聋发聩地一问!  在恒河猴实验中,第一批经历过水冲的猴子已不在笼中,可“老猴子”们却依然极力阻止“新猴子”去摘香蕉,理由是“从来如此”;而“新猴子”也在莫名其妙中逐渐变成“老猴子”,在以同样的理由对“新新猴子”——尽管它们也不知道为何要如此。  “从来如此”,多像一些人眼中的“传统”啊!  前些天有这么一则新闻:抚顺一所号称传播传统
为一座冰川举行“葬礼”,颇有些“行为艺术”的意味。保护环境当然没有错,冰川减小乃至消融,是自然环境向人类发出的信号。不只如此,堆积成山的垃圾、身体内塞满垃圾的动物尸体、原本蔚蓝的大海被染成黑色、北极熊因无处立足跌落水中等,无不在提醒人们,生存环境正在恶化,保护环境需要身体力行。  但是,知易行难。一些极端环保主义者一谈“环保”,就将环境与人类活动对立起来,动辄葬礼、罪人,将人类活动视为“破坏环境的
南京市金陵中学肇始于1888年的汇文书院,经历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沧桑,始终践行着“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承诺,是研究性学习、“慕课”教育、STEM课程等教育新方向的开拓者。  陸平老师秉持“诚真勤仁”的校训,教学讲求“修辞立其诚,析理求其真,读书培其勤,育才养其仁”,对考试作文研究深入,把握读写规律,追求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正如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我们需要梳理如何面对未来的问题一样,我们的“浙江精神”也需要厘清承继发展的问题。  浙江,省以江名,浙水流深,注定了它的文化底蕴里流动着水的灵动智慧。我们提倡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仍然需要从这种灵动的文化底蕴里汲取思想智慧,温润而行,砥砺奋进。  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而打通“浙江精神”在文化思想上的传承关系,进而在精神层面加以辨析,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中的段子、朋友圈中的评论、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公众号上的推送……每天我们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大量的信息。有人说,丰富的信息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说,信息太多,导致人们时间不够用;也有人说:信息过载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面对陌生的事物都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因此不必纠结;还有人说……  根据上述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诗词,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这是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现象的期待和愿望,然而在这些美好文字的背后,是丧钟隐隐的哀鸣,它夹杂着人们对功利的渴望和文化的黯然神伤。  丧钟为谁而鸣?  一开始,学生们为了拿到高考的默写分数,只会背诵诗词,不去体会其背后的艺术韵味,诗词的地位在学生们心中每况愈下。丧钟的长鸣,不仅是
有人问我你眼中高情商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我想了想,只说出四个字:行止有度。  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里,唐僧就地打坐参禅,这时,一只蚂蚁过来了,它莽撞前行,就要爬到唐僧身上。这时唐僧完全可以一屁股将其坐成标本,进而后补一句:哎呀,罪过罪过,不过也不怨我,意外而已,谁让你四处乱爬呢。  但唐僧没有。他左手掌摊开接过蚂蚁,传递到右手掌,轻轻地将它放下了。  一念成佛。  (文/韓大爷的杂货铺)
杨紫说,她选的每一部戏,都是她的成长,“笨鸟先飞,你努力了,再笨也是有希望的”。杨紫的经历向每一个青少年昭示了简单的道理:成长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天资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怀揣着梦想,如果我们能够为梦想而奋斗不止,那么,我只想做一只笨鸟,用搏击长风的翅膀与梦想一同飞翔。有谁能够战胜一只为梦想迎风展翅的鸟呢?  庄子早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常秀峰,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人,晚年偶然作画,受人喜爱,被称为“梵高奶奶”。2019年8月1日,“梵高奶奶”去世,享年83岁。儿子江华曾说,妈妈用笔描绘了这个消失的村庄的碎片,“她的画,是她的私人生活史”,寄托了她的乡思。  常秀峰生于河南方城县农村,自幼吃苦。2003年,常秀峰离开村子,第一次来到广州生活。在广州,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照顾小孙女上。因为要告诉小孙女山楂树长什么样,她拿起了小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