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唱作品《黄水谣》的情感表达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现代大型合唱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乐观无畏、坚强伟大和不可战胜的民族性。本文具体从《黄水谣》的情感表达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合唱作品;《黄水谣》;情感
  引言
  《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为整部作品中的第四乐章。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我国近现代大型合唱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整部作品用作者的整个生命与激情谱写了感人肺腑的乐章,诗一般的语言,与激昂的旋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一、合唱队员的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合唱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合唱效果。基础训练可分为两个方面:
  1.1气息的训练
  在歌唱时运用腹式呼吸才能有足够的气量支持声音的发出,训练气息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1)缓吸缓呼:这种呼吸方法常用在抒情歌曲的起音。例如,《黄水谣》的第一个字是“黄”,应充分吸气,呼气时有控制的发音,而不是一下冲出。
  (2)缓吸急呼:这种呼吸方法常用在着重音的演唱上。例如,《黄水谣》副部将要结束时的“丢掉了爹娘”的“丢”字,就应在缓吸之后,用急呼的方式着重的唱出。
  (3)急吸缓呼:这种呼吸方法常用在抒情歌曲的气口换气时。例如,《黄水谣》的开始“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两句的中间,唱满4拍子的“长”字之后就要急吸,之后有控制发“水”字。
  (4)急吸急呼:这种方法常用在激昂、斗争性强的旋律中。
  1.2声音的训练
  合唱的声音训练是为了整体合唱音响的“合与美”,合唱排练时可以借鉴和吸收欧洲以“轻声、高位、直声、靠前”为要领的宗教合唱唱法来训练合唱队的声音。练习发声时,一定要和呼吸相结合,一般采用缓吸缓呼的方法与发声结合。
  《黄水谣》作品对每个声部都有具体的音色要求:女高音声部要音色明亮,但不闪闪发光,柔美温润;女低音声部要音色温和、厚实、柔和;男高音声部要明亮而柔和;男低音声部要扎实、自然、深沉。练习时可先每个声部自行练习,之后各个声部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合唱音色的统一,达到声音和谐、均衡的效果。
  二、歌曲的咬字与吐字处理
  合唱是一门“合”的艺术,关键在于声音的统一。在影响声音统一的众多因素中,咬字吐字是很重要也是难以统一的因素。合唱的起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激起声,一种是舒起声。《黄水谣》的开始属于舒起声,但起拍是在强拍上,所以唱第一个字”黄”时,口腔要充分打开,气息支撑住。在唱“奔”字和后一句的“河”字的时候,注意用鼻腔来找这个字的位置,还可借助哼鸣的办法来唱这个字,使得这个字的音色圆润而饱满。在这一句中“黄、向、方”韵母相同,要保持统一。在唱“水”字时,注意纠正学生“ei”母音位置,这个位置容易偏,所以要不断提醒队员抬起软鳄。“急”字不能挤住,要咬到即放,即咬清字头、唱好字腹。
  紧接着的一句“奔腾叫啸如虎狼”,在音节上呈一字二音的行进,如果在每一个有韵无声的字之前全部加入声“h”,做到以“h”带韵来统一合唱队员的发声状态,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母音的和谐统一。
  随即进入到本段的高潮句:“麦苗肥啊、鲜花儿香”,这里应指挥应提醒、示范队员先唱好”肥”字,因为在唱这个字时如果软鳄塌陷会使该字情绪大打折扣。唱“香”字时首先要稳住气息,想象气息能够直入地面,上下贯通,做渐强处理,随情绪延伸完成最后一句。
  经过间奏之后,歌曲进入到B段副部,情绪与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段开始的“自”要咬清字头,每个字应强调力度并充分打开,唱出对侵略者的愤恨。“来”的咬字容易浅,指挥应多次示范;其后的“烧杀”两个字,应将重音表现出来,气息不动、字头咬重、让两字相连;“一片凄凉”的“一”字,口腔保持竖的状态,使声音集中;“凉”字的拼读尽量分解开来(l—i—ang),要唱满4拍;唱到“丢”字时,应一字一顿,唱出坚定的愤恨感。
  歌曲第三段,为主部的变化再现,情绪更为凄凉。应注意纠正队员的“人”字及“方”字的演唱,其中唱“方”字口腔应充分打开,注意字的归韵,控制好气息,声音逐渐飘逝,给人留下一种痛苦的期盼与惋惜。
  三、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
  第一段:委婉、起伏的波状旋律,展现了炎黄子孙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和平生活的景象。演唱时,带着惋惜、幸福的感情,回忆敌人入侵前家乡美好的幸福生活。
  第二段:低沉、悲愤的情绪,描绘了由于敌寇的侵略,黄河两岸人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景。因而在唱这一段时应该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仍然不能失去“呻吟的感情”,所以,应带着沉痛的、激愤的情绪,以更加缓慢的低沉的旋律开始。从“奸淫烧杀,一片凄凉”一直到本段最后,情绪一直高涨,形成全曲感情高潮。感情处理上一定要有递进的层次,将听众的情绪完全带入歌曲意境中来。之后由一个较强烈的过门导入第三段。
  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对比再现,刻画出“物是人非”的凄惨景象。第一句回到主段开始的旋律,但痛苦的呻吟更加明显。演唱时运用如泣如诉的歌腔,充分地表现出无限痛苦、悲愤的情绪,在人们心中激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四、《黄水谣》过渡与对比的艺术特色分析
  对《黄河大合唱》可以从内容上划分为三个递进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中,《黄水谣》充当了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间的过渡乐章。不管《黄水谣》处在过渡的位置上还是转折的位置上,它都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并且它的艺术处理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之前也出现过著名乐曲的乐章之间存在过渡乐章,但是它们都没有像《黄水谣》这样的独立乐章,一般都是以发展递进或者并行的关系进行布置的。冼星海利用自己的所学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形式,不仅使得《黄河大合唱》出现了独立的过渡乐章,还通过艺术处理使得这篇过渡乐章成为了非常经典的作品。在《黄水谣》中没有惊涛裂岸的大段音乐,也没有如泣如诉的长篇血泪控诉,它只是一个过渡,表达的主题为命运的转折,但是它的過渡艺术特色使其成为了过渡乐章中的一面旗帜。在《黄水谣》中,非常突出的一个艺术特色就是对比手法的应用,也是该首歌曲的艺术成就之一。《黄水谣》中采用的对比具有很大的力度,并且是全方位的。下面对其对比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分析。对于A段而言,在往昔的这段时间内,所表达出来的主题就是和平,其内容则是黄河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该段中音乐表现出来的情绪为抒情,其旋律具有秀丽、舒展和波状起伏的特色,并且其色彩非常地明亮、优美。A 段中的节拍为2/4 拍,速度为中速、活跃。而对于B 段而言,在现今的这段时间内,表达出来的主题为苦难,其内容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所造成的生灵涂炭。在该段中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为控诉,其旋律缓慢、低沉,并且具有深沉、痛苦与激愤的色彩。B 段中的节拍变为4/4拍,其速度为缓慢、深沉。《黄水谣》从一开始对黄河的歌颂到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控诉,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就为该歌曲添加了非常强烈、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中的过渡乐章,主要是由该乐章美轮美奂的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所决定的。
  五、结束语
  《黄水谣》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虽然它的篇幅不大,但非常精致。冼星海在音乐上的一些重要创作手法在该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在发展上深入浅出,音乐材料既简洁又集中,音乐思维既开阔又缜密等等。
  参考文献:
  [1]陈晓曦.如何进行速度力度训练——以《黄水谣》为例[J].音乐时空,2016(03):87+37.
  [2]辛杰.浅析合唱曲《黄水谣》的艺术处理[J].湘潮(下半月),2011(02):5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号其历史较为悠久,属于铜管乐。在乐队演奏过程中,小号主要负责旋律部分或高亢节奏的演奏,可以说小号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高的乐器。小号的声部在各类乐队的演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小号也成为许多管乐爱好者喜爱的乐器之一。在小号演奏中,呼吸的运用非常重要,因为小号的发声是由演奏者嘴唇与气息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呼吸便是小号发声的主要动力。而发音、唇与口型的良好结合与配合,都与演奏者的
期刊
摘 要:“一首锦瑟解人难”,李商隐的《锦瑟》主题、用典的复杂和多义是其解读的难点。本文从原典出发,结合诗人的经历,认为是在睹物思人的前提下,引发失意自伤情绪的一首诗,并在悼亡、自伤等说法的基础上整合概括为追忆感怀说。  关键词:锦瑟;追忆;感怀  自宋代至今,专家学者不曾停止过对《锦瑟》一诗的解释和研究,足可见其艺术价值。前人对《锦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和字句阐释两方面,难点则在于颔联、颈联
期刊
摘 要:《警幻仙姑赋》作为书中唯一一篇以赋名篇的作品,它不仅是沟通小说故事情节的一把‘情节秘钥’,而且从赋学视角研读,亦具有相当重大的文学意义。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至今的三个全译本中的《警幻仙姑赋》的译文(即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的杨译本,英国邦斯尔神父的邦译本和英国著名翻译家及汉学家霍克斯与女婿闵福德合作的霍译本),从形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文化现象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这不仅是
期刊
摘 要:文章概述了缅甸文学作品《情侣》的主要内容,浅析了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因素。  关键词:《情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一、缅甸文学作品《情侣》概述  (一)作者简介  《情侣》的作者为詹姆斯拉觉,原名貌拉觉。1866年出生于东吁县瑞京镇。作者早年父母双亡,由姨母抚养。早年信奉基督教,改名詹姆斯拉觉,晚年又皈依佛教。  作者二十岁高中毕业时,适逢英国占领上缅甸、缅甸王国灭亡之际。其先后
期刊
摘 要:《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形式写成的反映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有108位好汉,他们性格不同,形象各异,而宋江性格最复杂,形象最丰满,也最耐人寻味。宋江能带领这么多身怀绝技而性格又不一的草莽英雄盘踞一方,与朝廷对抗,最后又顺利实现招安,其领导艺术中的一视同仁、重视基础、重视人才的三个特点值得当代领导者学习借鉴。  关键词:宋江;《水浒传》;领导艺术  
期刊
扉页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对字体、版式、色彩、图形、结构、材料的处理,呈现出书籍的风格。同时扉页服务于正文和外观,是书籍装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多媒体时代,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材质的应用和研究将成为书籍设计中创意的延续和发展。而扉页的材质怎样选择,怎样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工艺美术中的“美化”或者“实用”了,它是一本书的文化创造活动,沟通了封面与书籍内部,追
期刊
摘 要: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撰写的《外国美术史》,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不仅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德国的启蒙运动的兴起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部著作在美学观点上主张复兴古代优秀艺术形式,提倡模仿希腊文化和艺术,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崇拜和学习希腊文化的热潮。除此之外,温克尔曼以历史的眼光研究艺术的方式对同时代和后来的艺术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性。  关键词:温克尔曼 影响 宁静 优美
期刊
摘 要:《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收字9353个,其中“女”部字245个,对于研究中国女性文化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通过《说文》部分“女”部字初探中国古代婚姻关系的几种形态。  关键词:《说文解字》;女部字;古代婚姻文化  一、“娲”与血缘群婚  (一)娲  《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古人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女娲又称女娲氏,另称娲皇,女希氏,俗称女娲娘娘。是传说中的上古氏族始祖
期刊
摘 要:企业党支部作为联系企业与基层群众的中间桥梁,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集中民意的有效途径。当下,企业党支部建设的时代境遇主要有:企业基层党支部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感染力和组织性,限制着企业的和谐发展。应从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对党支部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转变企业工作理念等方面需求提升企业党支部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党支部建设;策略  一、企业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及其
期刊
摘 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图形、图像 和色彩在信息传播中带来的视觉化感受与体验,在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其应用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对插画设计中的视觉形态构成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以视觉形态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如何把握插画设计的中的视觉形态构成语言。  关键词:插画;形态构成  插画一词源于拉丁文“illustaio”意指照亮,他可以使文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