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见山扉掩碧霞:书籍扉页材质选择和设计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扉页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对字体、版式、色彩、图形、结构、材料的处理,呈现出书籍的风格。同时扉页服务于正文和外观,是书籍装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多媒体时代,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材质的应用和研究将成为书籍设计中创意的延续和发展。而扉页的材质怎样选择,怎样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工艺美术中的“美化”或者“实用”了,它是一本书的文化创造活动,沟通了封面与书籍内部,追求了文化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提升了书籍的整体美感。
  一、材质的肌理和触感会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计是一种综合的思考行为,扉页设计亦是如此。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扉页的颜色运用、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图形、资料的挑选等方面,同时对材质的选择也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材质,简单地理解就是材料的质地以及它的触感,是我们视觉所感受到的一种外观现象。材质也是书籍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选择不同的材质会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从而传达不同的书籍内涵。
  扉页作为一本书特别的一个部分,它不仅是书籍翻开后的第一张“脸”,同时也是读者自己的小天地。往往爱书之人对自己喜爱的书会倍加珍惜,常喜欢在扉页中写些感受或者箴言之类的警句,所以扉页的材质特殊也会吸引读者的兴趣。
  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的每一个书籍设计都很注重材质的选择。他认为一个好的书籍设计作品应先以感性创造过程为初级的艺术创作之路,再加以信息积累、整体构成和工艺技术为内容的工学之路。《朱熹榜书千字文》是吕敬人先生的作品,在设计师模板的肌理效果处理别具一格。封函的设计将一千个文字反刻在桐树质地的木板上,全函以皮带串联,如意木扣合,构成了造型别致的书籍形态。
  肌理可分为自然形态的肌理和人工形态的肌理,而肌理的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自然形态的肌理来源于自然的纹理质地,所以更天然,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美感。人工形态的肌理是通过机器加工产生的,比如塑料、合成金属、人造皮革等等,给人感觉大多是精密、理性、稳定的心理感受。在扉页中适当的运用肌理效果,在书籍整体设计中会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起到特殊的效果。
  二、材质的气味和嗅觉效果会提高书籍的“美感”
  由纸张装订而成的书籍有着纯艺术的鉴赏之美,更具有阅读使用过程中享受到的视、触、听、嗅、味,五感交融之美。而气味刺激能够引起受众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和变化,嗅觉是最能引起人们“通感联想”的元素之一。所以将气味浸于材质中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和心理,让读者可以有一种新的体验过程。同时,气味的选择也需要与内容紧密结合,选择嗅觉和视觉的体验方式将气味作为一种设计元素更好地配合视觉完成内容的表达。
  合理适当的将气味运用到扉页设计中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增强书籍的立体表现力,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美的享受。
  三、扉页设计内容的独特感染力
  书籍中扉页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有的还附着一些装饰性的图案,有的是与书籍内容相关并且有代表性的插图设计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扉页对书籍整体的贡献。
  当我们面对斑斓色彩时,色彩作为一种刺激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和联想:兴奋、冷静、忧郁、朴素、华丽等等,色彩语言可以为扉页的设计服务。色彩语言可以使扉页发挥感染力,更好的连接封面与书籍内部。
  扉頁中的字体设计就像声音一样,字体的大小、粗细、形状、颜色都像各种各样的音色。它们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不同的气质与风格,仿佛在表达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的性格。
  版式是在书籍设计中无处不在的,而在扉页的版式设计中主要由版面的面积、比例、疏密、位置来体现构图。每个元素的改变都会改变整体的风格,但是不论是布局井然、错落有致的稳重设计,还是大胆延伸、强化冲击力来表现现代气息,都要服务于书籍整体风格。
  四、扉页设计发展的趋势
  国内的书籍设计在制版印刷工艺和制作纸张材料先进一些,而国外的设计追求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通常他们的造型手法都很新颖,视觉空间也表现了冲击力,他们认为这样更加可以加快信息表达的传递。
  扉页设计是装帧设计的一部分,我国现今的扉页设计通常是从封面以及书籍内部提取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在扉页上进行突出和强调,更多的是整体统一性。而与之相反,西方国家的扉页设计有的把扉页内容和目录合并,有的扉页设计的很简练却很有视觉效果,他们的设计大多是从书籍主题提取中心元素,然后就此联想创新,突出的是冲击力和传播性的个性化效果。而在日本、韩国国家的扉页设计一般趋于朴素、自然、简练。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差异,东西方的扉页设计分别代表着感性的素雅与理性的冲击力。
  五、扉页设计在书籍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为书籍提高价值
  在现代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大量新的技术、材料、思路都不断涌入中国,使我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对书籍使用也有了更高的层次要求,书籍装帧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中三大主题设计要素,扉页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作为书籍设计师应当借鉴国外优秀的设计想法,来设计出更多、更精美的书籍来吸引读者,来提高书籍自身的价值以及收藏价值,将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在经济时代中,将文化的作用日渐突出。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文学是依托互联网创作和传播文学作品的新形态,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多元、传播广泛、消费便捷等特点。近年来,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广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文学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网络文学的定义、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网络文学;青少年;影响  一、网络文学的
期刊
摘 要:中国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伴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茁壮成长。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既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技法以及精神内涵的继承,也是结合当下时代特点,伴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自己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还要有自己对时代特征的独到见解,要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结合当时代特色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想要表达的情感注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期刊
摘 要:1933年8月20日,《猫城记》单行本由现代书局出版。作为《猫城记》的初版本,该书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学研究价值。由于《猫城记》独特的科幻文体和其中暗含的对革命的质疑,本书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它假借“猫国”讽刺社会的手法十分巧妙,启蒙救亡意识也与五四精神相契合;也有人认为依托科幻体裁的讽刺过于软弱且幼稚,对革命的质疑更是逆潮流而动。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的部分,尤其后一种评价也暗示了老舍最
期刊
摘 要:王希孟是生活在北宋末年的一位画家,在十八岁的时候创作出了一副闻名于世的巨作《千里江山图》。他是唯一仅用一幅画而名垂青史的丹青少年。年少即入宫,深受宫廷画熏陶,后又受宋徽宗赏识亲自指导笔墨技法,所以画艺超群。从魏晋时期的山水画萌芽开始到隋唐青绿山水画风格的形成和铺垫下以及佛教的影响下,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技法。在传统的青绿山水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加入文人写意的风格,同时也把此时的青
期刊
摘 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作品却几乎涉及到了钢琴创作领域的所有体裁,其四首钢琴叙事曲不仅是他创作走向成熟的典型代表作品,更是完美的诠释了肖邦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肖邦是第一位将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在编写钢琴作品上的音乐家,他的《第一钢琴叙事曲》是对这一体裁的首次尝试,他运用了独特的创作手法,在曲式上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曲式结构,主导动机贯穿全曲,让全曲在音
期刊
摘 要:小号其历史较为悠久,属于铜管乐。在乐队演奏过程中,小号主要负责旋律部分或高亢节奏的演奏,可以说小号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高的乐器。小号的声部在各类乐队的演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小号也成为许多管乐爱好者喜爱的乐器之一。在小号演奏中,呼吸的运用非常重要,因为小号的发声是由演奏者嘴唇与气息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呼吸便是小号发声的主要动力。而发音、唇与口型的良好结合与配合,都与演奏者的
期刊
摘 要:“一首锦瑟解人难”,李商隐的《锦瑟》主题、用典的复杂和多义是其解读的难点。本文从原典出发,结合诗人的经历,认为是在睹物思人的前提下,引发失意自伤情绪的一首诗,并在悼亡、自伤等说法的基础上整合概括为追忆感怀说。  关键词:锦瑟;追忆;感怀  自宋代至今,专家学者不曾停止过对《锦瑟》一诗的解释和研究,足可见其艺术价值。前人对《锦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和字句阐释两方面,难点则在于颔联、颈联
期刊
摘 要:《警幻仙姑赋》作为书中唯一一篇以赋名篇的作品,它不仅是沟通小说故事情节的一把‘情节秘钥’,而且从赋学视角研读,亦具有相当重大的文学意义。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至今的三个全译本中的《警幻仙姑赋》的译文(即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的杨译本,英国邦斯尔神父的邦译本和英国著名翻译家及汉学家霍克斯与女婿闵福德合作的霍译本),从形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文化现象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这不仅是
期刊
摘 要:文章概述了缅甸文学作品《情侣》的主要内容,浅析了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因素。  关键词:《情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一、缅甸文学作品《情侣》概述  (一)作者简介  《情侣》的作者为詹姆斯拉觉,原名貌拉觉。1866年出生于东吁县瑞京镇。作者早年父母双亡,由姨母抚养。早年信奉基督教,改名詹姆斯拉觉,晚年又皈依佛教。  作者二十岁高中毕业时,适逢英国占领上缅甸、缅甸王国灭亡之际。其先后
期刊
摘 要:《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形式写成的反映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有108位好汉,他们性格不同,形象各异,而宋江性格最复杂,形象最丰满,也最耐人寻味。宋江能带领这么多身怀绝技而性格又不一的草莽英雄盘踞一方,与朝廷对抗,最后又顺利实现招安,其领导艺术中的一视同仁、重视基础、重视人才的三个特点值得当代领导者学习借鉴。  关键词:宋江;《水浒传》;领导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