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作为班主任在完成本身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的重任,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纪律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身体素质的强弱,多半与班主任在这个班如何工作和指导直接相关。毋庸质疑,班主任工作不仅千头万绪,而且零星琐碎。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了班级管理的规律性,找准了班务工作的着力点,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有条不絮,效率倍增,回顾这些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是提高班主任只是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佩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爱是教育的根本”,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聊天,游戏,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孩子们信任你,喜欢你,班级内的工作就很容易开展。如本班有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父母早亡,仅跟一个光棍叔叔艰难度日,造成她性格孤僻,经常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而且经常自己一个人躲起来,让老师和同学们经常找她,出现这一情况后,我对自己工作中的疏忽进行了反思和自责,因此经常找这个孩子谈心,关注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给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让班干部带头和她交朋友。经过一段时间,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过教师节还送了小礼物给我,成绩有提高了很多,这使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她已经走到了同学之间,和同学们成了好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单纯、可爱的。
   三、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在学习,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他们往往都很自卑,也有极个别的十分调皮,令教师头疼。做为班主任,不能光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身上,更要关心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我是一个母亲,我更能体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我们班的白文东同学在学习中比较吃力,理解接受东西比较慢,他妈妈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我也很着急,有一次在和他妈妈谈起了这件事,我对他妈妈讲不要光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除了成绩孩子本身还有许多优点,比如说他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劳动积极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肯定和表扬,我们现在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给他逐渐建立自信心,使孩子在各方面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上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在班级上表扬,鼓励他,孩子的学习劲头怀很足,学习积极性很高,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成绩,这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赞扬学生极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
  四、班级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有人把班干部比做一个班级的“火车头”,有人把班干部比做班主任的“左右手”,有人甚至直截了当到指出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一半,这足见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工作严谨细致固然重要,但我们毕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跟在学生后面,我们毕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即使以上几个方面都能做到,如果未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自始自终单凭班主任一个人唱主角,全班学生都被动地当观众,这样的工作方法往往是费力而不讨好的,班级好比一个剧团,班主任是导演,班干部是主角,普通学生就像一般演员,只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角”作用,班级管理这出“戏”才能演的更加圆满成功。
  此外,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班主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以学生为基础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
  总之,新时代的班主任要有新时代的气息,时代发展呼唤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革,素质教育呼唤民主型的班级管理,我们的脚步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面对见多识广,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自我色彩浓厚,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班主任应在日常管理中积累经验,善于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县新源镇中学)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学是主旋律,是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谈得上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才能实现。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的从课程改革入手,有的从课外活动入手,有的从教育入手……其实,作业布置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如何优化作业布置、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
期刊
新课程改革将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现在的《思想品德》,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从本质上淡化了纯知识性的学习,更加注重情感体验,思想熏陶和行为训练。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和“探索”。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新课程呢?吾体会,应该
期刊
努力建设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让我利益不少。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想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
期刊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勇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 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
期刊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在本学科中推行素质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们肤浅的认识。    一、结合学科特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我们认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素质教育是使学生逐步具备知识、能力、思想、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结构。  在知识方面,通过在活动中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社
期刊
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或随堂听课时,常看到教师带着一些教参书,如:新教材优秀教案、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育优秀教案等等,据悉有些还是学校统一配置的。本人信手打开几本翻阅。书中不仅从教学目标到作业答案都有,而且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问、学生怎样答(内容)也写得清清楚楚。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参书学校应谨慎配置,教师更应慎用,否则不仅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且还会失去教师的个性和教育的灵性,同时否定了与学生差异相适
期刊
近年来,全国都在积极倡导和尝试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变迁。尤其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安排,教学思路的变化更为显著。为适应这一变化,从事语文教学,特别是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要有新的跨越,进行新的尝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线”式前行的,从音、字、词,直至写作,一线串连,循序渐进。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块”式结构,如:诗词、章法、写作等等,是划分为块的
期刊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问,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不加思考,随意提问。由于没有抓住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
期刊
班风又称班级风气,是班级内大多数同学在情绪、言论、行动、道德面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它通过群体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人们常说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团结友爱、尊敬师长,这些都是班风的具体表现。优良的班风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无形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的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它更是班主任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它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期刊
校本教研就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放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