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T”型管引流治愈医源性胆总管下端损伤一例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女,51岁,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一天,拟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收入院。B超示胆囊内有多个结石,胆总管直径13mm,下端见直径7mm结石。择期行手术。术中顺利切除胆囊后再切开胆总管,从下端取出绿豆大小结石一枚。因多次使用胆道扩张器无法进入十二指肠,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发现胆总管下端管壁有异常开口,并见十二指肠右侧后腹膜水肿,即打开,将十二指肠第2段向左翻起,发现与胰头间有液体流出,确认胆总管下端损伤。考虑经十二指肠腔内修补寻找损伤处困难,决定行双“T”型管引流。用12号“T”管一根,短臂一侧剪剩0.5cm,另一侧2cm,取石钳经胆总管切开处插入,通过下端损伤处从胰头十二指肠降部间伸出,夹住“T”管2cm长之短臂引入胆总管,轻轻来回拉动,确认“T”管短臂的两头均进入胆总管后,“T”管周围包绕大网膜,另戳口引出腹壁。十二指肠降部后方置负压引流一根。近端胆总管切开处常规置24号“T”管一根经切口引出。Winslow孔亦置负压引流一根。术后胆总管近端粗“T”管每日流出金黄色清亮胆汁100ml~400ml,远端损伤处细“T”管第一天流出胆汁150ml。以后迅速减少至0ml~40ml/d,术后第3天测血尿淀粉酶、血胆红素、ALT均正常。术后第5天拔除Winslow孔处负压引流,第8天拔除十二指肠降部后方负压引流。第14天夹损伤处细“T”管48小时,无腹痛发热,于术后第16天拔除细“T”管。rn近端粗“T”管继续引流至术后第23天,行“T”管造影示:肝内外胆管均显影,无残留结石,无狭窄,造影剂无外渗,顺利进入十二指肠。夹粗“T”管后有右上腹轻微胀痛,无发热、黄疸,经间隙夹管逐渐过渡至持续夹“T”管一周,患者无症状后于术后第49天拔除“T”管。随访半年,无出现异常。rn讨论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以胆囊三角区多见,胆总管下端损伤偶见报道,常因手术中未及时诊断处理发生严重的腹膜后感染导致病人术后早期死亡。胆总管下端损伤常同手术者操作粗暴有关,1999年上海市普外科年会上有人报道仅从胆总管切开探查处向下端插入普通橡胶导尿管时发生损伤。术中及时确认胆总管下端有无损伤非常重要。一旦确诊可采用修补(封堵)法,经十二指肠腔内寻找并修补胆总管破损处。但存在着寻找困难、增加创伤、需打开十二指肠腔等缺点。而我们采用的是引流法,避免了上述缺点,由于充分的引流,同样达到了治愈目的。但必须注意的是:术中应确定细“T”管短臂的两头都已进入了损伤处的胆总管;靠近十二指肠乳头侧的“T”管短臂应尽量剪短,保证不影响胰管的胰液排泄。如果发现胆总管下端的损伤处离十二指肠乳头太近,还是经十二指肠腔内直视下修补或乳头整形为好,以免并发胰腺炎。
其他文献
弋江区位于芜湖市中部,属于城乡结合部,辖区内7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约7万人,外来务工人口较多。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息息相关[1]
目的评价某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通风系统防护效果,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方法对涤纶短纤维企业进行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其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期刊
两委会80多位代表就绿色生产、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谈论本刊讯在当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背景下,肥皂和合成洗涤剂行业将如何应对?为了理清思路、指明方向,中国洗协肥皂专
采用标准κ-ε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水流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出的前池水流的速度矢量图、断面垂线速度分布图及泥沙体积浓度轮廓图分析了泵站侧向前
目的:比较TRFIA与ELISA两种方法对HBV-M检测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TRFIA法测定HBV-M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02例就诊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时采用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检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研究肝Bismuth Ⅲ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时,需要伴同切除肝脏的范围。方法:对两家医院近两年半来收治的BismuthⅢ型肝门胆管癌31例进行分析。其中21例行根治性切除者,伴同左半肝切除11例,伴同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