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中武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提升探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术是中国,乃至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文化的代表,重新认识和品读中国优秀、珍贵的传统体育遗产和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将其作为有别于西式体育形式和文化的一种东方形式和内容,提高武术教学的层次,将武术在当代体育教育中重新定位,发挥其身体综合锻炼、技能性、心理品格历练的功能,提升武术文化和理论教学的水准,培养对武术的体育审美和欣赏素养,结合武术人文教育功能扩展,从而扩展和提升体育教育中武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武术教育 武术文化 体育教育 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7;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38-02
  随着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近年我们在欣喜接受西方现代物质、文化和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开始审视和回味中国传统的人文,乃至传统科技的各个领域,这不只是一种人文的回归,也是对其重新审视和发掘,以服务于现代中国的各个领域,作为有别于西方化的一种有益补充。武术是中国,乃至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文化的代表,理应成为当前体育领域重新研究的一个焦点。在体育教育领域,武术是否可作为有别于西式体育形式和文化的一种东方体育形式和内容?提高武术教学的层次,在重新认识和品读中国优秀、珍贵的传统体育遗产和文化之后,扩展和提升体育教育中武术教学内容和形式,是有必要的。
  一、当代武术的认知现状
  近代西方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入侵,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武术也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逐渐衰微,被西方现代体育取代。多数人开始研究外来文化,热衷西式体育运动,中国武术在自己的土地上令中国人自己感到陌生。
  现在我们已能从长远的角度发现武术的文化价值、体育价值和实际意义。武术作为富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获得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推崇,有专家学者对中国的武术和武术文化进行不同角度和程度的研究。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武术也引起过热点的关注。但从历史的纵向比较,和相对武术的体育及人文的巨大价值而言,整个社会对其认知还是浅显的,武术在体育教育中还显得薄弱。
  二、武术教育的体育化
  (一)综合的身体素质锻炼
  与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不同的是,武术套路的练习对身体素质具有综合性的要求,练习者的柔韧性、敏捷性、平衡性和力量均需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再通过武术套路的练习,进一步不断强化练习者的以上身体素质,即武术训练对身体素质、能力具有全方位的要求和提升,这与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一般侧重于锻练某一项身体素质和技能不同。当然武术的学习对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要求较为全面,即其学习与训练必须根植于学习者较扎实的项目基本功之上,以此适应武术套路的后续训练和提高,因此对练习者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但可将武术的教育普遍化、体育化,作为面向青少年的基础性体育教育,可以从小予以全面性的开展和教授,作为民族体育项目成为与现代西方体育项目并架齐驱的体育教学补充或组合。
  (二)对心灵与品格的历练
  武术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长期性不单指类似于技击体育的“从娃娃抓起”式训练,其长期性伴随于人的成长,尤其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武术的最佳阶段。与文化学习一样,在中国古代,同样在现代也可作为从小体育教育的常规内容,与当下泛滥的商业化儿童跆拳道、儿童艺术培训相比,其更适合于作为儿童、青少年的一个必修体育项目,其“十年如一日”式伴随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学习,对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格具有教化式的作用,并影响学习者的一生。同时武术不单强调身体力量的提高和展示,更强调学习者精神的修炼和提升,即“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手、眼、身、法”与“精、气、神”同步。它不仅“野蛮学习者的体魄”,同时起到陶冶学习者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作用,适合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武术特殊的技能性
  武术与西方现代体育不同,它来源于技击格斗,融身于中国思想文化,同时扩展为体育项目。其具有技击性、文化功能、体育特性和艺术表演性。因此成功的武术教学和锻练,不仅造就了学习者强健的体魄,学会一种锻练身体的方式,同时使受教育者拥有了一项相伴于身的技能,是一种附加技击、表演和文化传播功能的体育技能。
  三、武术教育的人文化
  (一)提高武术文化和理论教学水平
  与对西方现代体育的文化、理论教学相比,我们对武术的文化、理论教学显得过于单薄,这与以往对西方现代体育的热衷,和对民族体育的不自信和忽视有关。以至于我们的学生,及那些已受过高等教育步入社会的公众,对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的武术,停留于表面的、肤浅的认识,甚至停留于武侠文化的印象中,这相对其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的地位,相对武术及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其民族传统体育的珍惜性和纯朴的科学性,极不对称。因此,我们应该提高体育文化、理论教学中有关武术文化和理论的广度、深度和其丰富性。
  武术文化、理论教学的内容,不应只体现其体育性的一面,教材内容应予以丰富和深化,包括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其受传统哲学、中医理论、人文历史和民族思想性格等的影响与如何融合,让学生深切理解武术的内含和表现形式;同时更加丰富、具体的介绍中国武术的地域流派,拳种器械和武术的具体组成等武术基本文化和理论,及武术的科学性及其学习方法等,对于经典的武术套路和代表拳种,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感性的体会和认识;教材应含武术实践部分,将武术的基本功和经典套路作为教材必修内容,如将动作舒展,富全身性锻炼的长拳作为青少年武术教育的基本套路内容。
  (二)提高武术的体育审美和欣赏教学
  中华武术,不单纯是一种体育形式,也不单纯是附庸暴力的工具。其诞生于中华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上下绵续数千年,纵横广纳地域民间技艺,丰富揉合了民族的精神风貌,其不仅体现运行勇武的刚毅,更蕴涵东方哲学思想和传统中医的神秘,在此基础上她同时拥有着艺术的风采和神韵,这在世界其他的传统技击类运动中是少有的。   东西方观众无不为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完美的武术全能表演而倾倒,中国自古有演舞助兴的传统,武术同时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醉拳的洒脱,象形拳的古朴逼真,太极拳种的刚柔相济,各种武术器械的特立独行与唯美等等,武术也就是中国武者的“舞蹈艺术”,体育教学中应开设武术的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学会欣赏武术的艺术之美,让其认识武术特有的附着武术运动之上的各种艺术元素,培养武术及东方式的体育审美风格。
  (三)武术的人文教育功能扩展
  武术是所有体育项目中,人文教育功能最为丰富,最具交叉性的项目。前文提到,在传统的古代中国社会,武术融于普通人的生活当中,相应的在传统的小说、戏曲等艺术文化中,武术均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是一种文化基因。现代社会,武术随商业文化的扩展获得世界范围的成功推广,功夫电影就是个成功范例。武术教育的人文功能扩展,就是利用武术的这种特性,在教育中,让其起到体育与其他人文沟通的作用,以其丰富体育文化,同时扩展武术教育的内含,促进武术教学。
  四、结语
  武术是曾经属于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特有的“体育”,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绵续,和近代的衰微之后,我们终于发现,武术作为中国,乃至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文化的代表,其蕴涵特有的中华人文特征,其将技击、体育、艺术和民族文化思想融合于一体。其区别于西方及日韩格斗技击的纯武力性,具有独有的中华人文价值和传统而古朴的健身取向,及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它的和谐与兼容性及与东方人种的相适应性等等,在体育教育中,理应成为有别于西式体育形式和文化的一种东方体育形式和内容,作为一种补充或互补。在现今的体育教育中,应针对性的提升武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水平,扩展和深化武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其身体素质综合锻炼、技能性、心理品格历练的功能,同时提升武术文化和理论教学水准,培养对武术的体育审美和欣赏素养,扩展武术的人文教育功能。通过体育教育的努力,还原中华武术的价值,实现民族体育和人文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13-16.
  [2]郭玉成,邱丕相.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4):23-25.
  [3]王俊奇.中西文化冲突与武术发展之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53-55.
  [4]洪浩.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77-79.
  [5]谢建平.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文化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33-35.
  责任编辑:武聪
其他文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重要工作,面对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具有鲜明网络时代特点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基于网络的时代背景和大学生的思想特
一、单项选择题rn1.Drn[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人.上述项目中,只有出售固定资产流人经济利
初中政治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隐性教育具有非预期性的特点而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特点来讲,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Due to the uninten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人们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过程中高效课堂就此产生.很多老师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于2019年4月22日至9月30日期间,以学校周边的眼镜制配场所为重点,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加大对眼制配场所的计量专项整治
期刊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学习参与愿望,强烈的社会好奇心理,致使学生的心智处于各种价值观念相
[摘要]英语已经日渐成为各个生活和工作领域中频繁使用的语言,越来越凸显出了英语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在高效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措施,如教学情景的创建,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究型实践教学的实施等,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有效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问题 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变化来适应全新的教学状况,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没有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