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zhenze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交流。
  2.知道水有毛细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了解生活中的应用。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认识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准备材料:
  培养皿(红水)、面纸、蜡纸、单(双)玻璃片、粗(细)玻璃管、一角硬币、滴管、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奇妙现象,激发探究
  1.谈话:今天上课老师特地装扮了一下(花插上衣口袋),你们发现了吗?
  2.出示双色花,学生观察描述花的颜色。
  3.介绍:这朵康乃馨原来是白色的,后来老师将花的枝条剪成两半,分别插入红色和蓝色的墨水中,它就变成这样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猜测)
  4.揭题:大家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
  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教师提供真实的情景,让问题在情景中产生,用一朵双色花导入,从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出发,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研究会“爬”的水
  1.教师演示实验
  (1)演示:将面纸插入培养皿的红水中。
  (2)学生观察描述。
  (3)提问: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简单交流:纸有吸水的作用。
  设计意图:导入实验“花变色的原因”,学生只能猜测,但是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水在纸巾上“爬”的过程,丰富学生对毛细现象的初步认知。
  2.学生分组探究活动
  (过渡)纸为什么可以吸水?是纸上有什么神秘力量,还是水自己向上“爬”的呢?想不想亲自动手做做看?
  (1)向学生介绍材料:卫生纸、蜡纸、单玻璃片、双玻璃片、塑料尺、粉笔。
  (2)活动:学生预测,将猜想填在记录单上。
  (3)交流预测结果,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师生总结注意事项:
  ①分工合作、依次逐一进行实验。
  ②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③整理材料、收拾桌面。
  (5)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6)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老师根据汇报将材料分为“能爬的”和“不能爬的”两堆。
  (7)提问:这边的材料有什么特点?水为什么能沿着它们“爬”?这边为什么不能呢?
  追问:水只能沿着什么样的材料“爬”?材料得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孔或縫隙。
  (8)补充实验:一定要向上吗?向四周可以吗?
  展台演示:面纸上滴墨水(向四周“爬”也叫扩散)
  (9)总结科学概念: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设计意图:利用有结构的材料促进学生思考,再把发现的规律总结成科学概念。
  3.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谈话:知道了水的这种本领后,你能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
  (2)提问:课前老师做的双色花,水为什么会向上“爬”呢?学生解释。
  (3)追问:你还能解释生活中其他的现象吗?潮湿的墙根、用粉笔吸墨水、医用毛细管取血液。
  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对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研究会“团结”的水
  1.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刚才我们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课前吉老师听说同学们很爱动脑筋,而且还特别团结。下面这个游戏就要考考你们的团结精神。这有一枚大硬币,待会儿放在地上,怎么做才能保证尽量站很多的人而不掉下来呢?小组讨论讨论。
  (2)提问:有什么好办法?谁来说说看?
  学生简单交流。
  (3)选择两组学生比赛。
  (4)采访获胜的小组:刚才你是怎么让自己站上去的?用了什么办法?
  学生:抱着别人。
  (5)总结:相互抱着,拉着,团结一点儿才能站上更多人不掉下来。
  (6)看来同学们很有团结精神,那你们知道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设计意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抓住儿童爱玩的特性,把团结的要素潜移默化地设置在游戏中,为理解什么是表面张力提供保障。
  2.学生分组探究活动
  (1)谈话:想不想动手做做类似的实验?老师这儿有一枚硬币,如果在上面滴水,能容纳多少滴水而不漏出来呢?
  (2)演示指导滴管用法:怎么滴水?看老师的演示。硬币尽量放平稳,用吸管吸水轻轻地滴,离硬币的距离要近点。
  (3)实验要求:每小组一枚硬币一个滴管一杯水,只选一个学生操作,其他学生数数并蹲下来观察水漫出来的样子。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提问:硬币上的水在溢出来之前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汇报:凸出来、像馒头样。
  课件展示:硬币上的水滴。
  
  追问:硬币上为什么能容纳这么多的水而不掉下来呢?
  学生:水会“团结”、水和水互相“拉”着。
  (6)揭示科学概念:在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设计意图: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具体化,实现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3.拓展应用
  谈话: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呢?
  课件展示:露珠图片、水黾图。
  提问:水滴里面的水为何不漏出来?
  学生解释原因。
  四、概括总结 探究生活中“神奇的水”
  1.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研究,你们觉得水神奇吗?神奇在什么地方?
  2.谈话:其实水还有更多神奇的地方,你们还知道哪些?
  3.总结:单靠普通的方法是看不出来,需要借助一些材料,像我们今天这样,下课后我们再找一些其他材料动手试试。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也更加多元化,绘本教学是符合小学年龄特点的一种阅读方式,具有图像直观表达的特点,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由于小学是孩子思想塑造的黄金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将英文知识融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英语知识。本文针对英语绘本阅读进行分析,探索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  【关键词】 英文;绘本;阅读;小学英语  绘本是基于小学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的一种教育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促进小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音樂;爱国主义;教学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观、价值观构建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而小学音乐
和煦的微风吹遍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在这样一个暖阳如沐的季节里,我们踏着一地的花香,迎来春天的光临。四季总在更迭变换,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在追寻一群混龄活动中快乐游戏的精灵。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幼儿园的混龄活动如常开始了。我总能在跟随孩子进入游戏世界后,感到万分欣喜,因为不管在哪里,是哪种游戏,在混龄的世界里,同伴互助总会发生,一幕幕温馨暖人的场景都是幼儿的本性使然、真情流露。  传统思维下,我們会认为
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绘本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绘本教育中游戏活动的引入,能够有效促进绘本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绘本阅读中,充分发挥出绘本的教育功能。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情况,从区域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和亲子互动游戏三个方面探讨绘本教育与游戏的整合,有效提高了绘本教育质量。  一、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幼儿绘本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区域游戏
教育改革以来,德育逐渐成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现在的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品格。学校不仅有传授知识的责任,还有育人的重要任务,学校要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方式,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初中英语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也没有别的事好做  无非是  我捡拾园子里的烟头  你坐在廊前  吐着烟圈  等烟烧到手指  才把烟头狠狠地扔进园子  无非是  我捡拾落叶  然后,仰头看看树  如果有干枯的叶子尚没来得及落下  就让你抱着树干 猛摇  睡眠集中光线  睡眠集中光线  缚住她的手脚  她像虾米一样 侧躺在床上  光线拍打她的后背  光线捂住她的耳朵  光线弄乱她的头发  光线哄她入睡 
长征路  一条条奔腾湍急的江水——  湘江、乌江、金沙江、嘉陵江  一条条急流滚滚的大河——  赤水河、大渡河、泸定河  一座座直插云霄的高山——  大娄山、夹金山、乌蒙山、六盘山  一塊块奇峰壁立的石头——  越城岭、都庞岭、大庾岭、骑田岭  那娄山关的绝壁、腊子口的天堑  长征路,一道道摇摇晃晃的铁索  枪刺挑着星斗,头上顶着晓月  战士的身上,覆满冰冷的霜雪  一丛丛连天接地的花朵——  杜
母瑞山  尘世里,只有抱紧信仰  抱紧一颗忠诚的心  才不会迷路,才不会把自己丢失  不管路多么遥远  只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抵达  一尊《艰苦岁月》的雕塑把我牵引到母瑞山  “小井冈”啊,两次保存了琼崖革命火种  以王文明、冯白驹为首的琼崖共产党人  坚持武装斗争,吃野菜、穿树皮  苦难的岁月,他们没有忧郁,没有消沉  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证明了共产党人辉煌的人格,铁骨铮铮  感受母瑞山
正午的村庄  山顶上有雪  它们好像一直就在那里  又好像,新近赶来  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杨树尚未发芽,纸条稀落  树杈上乌鸦的巢完全暴露在阳光下  成百只乌鸦 ,一会儿飞到东  一会儿又飞到西,仿佛  正在演练一场集体的大逃亡  “它们嗅到腐尸的味道”  这样想,但我不能说出来  河水已经干涸  那些淹死在河里的人,许多年前  已经安然沉睡在河边的墓地里  “正午太空,小鬼们会乘机还魂”  母
【摘 要】 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主要分四个维度,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而在文化意识中,文化品格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对小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整理。  【关键词】 核心素养;文化品格;英语阅读  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多以枯燥的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而阅读内容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