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u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孩子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对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容易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收益终生。本文主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必要的规则、创设情境正面引导、树立榜样适度评价、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合力等五个方面,来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 培养 规则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孩子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对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动力定型即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因而,我们要不失时机,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谐、愉快、民主、互相尊敬的家庭氛围,能使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情绪稳定。相反,如果幼儿处在一个冲突不断,气氛紧张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到胆小、孤僻、对人冷漠、性格暴躁、没有安全感,甚至会表现出某些失常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会像摄像机一样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言而有信。此外,家长要为幼儿准备整洁、干净的居室,宁静、温馨的卧室,和一套自己独立的餐具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使其爱护物品,养成有条理做事等行为习惯。
  二、建立必要的规则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时可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做某件事前老师要事先讲清楚规则,让幼儿按规则办事。比如玩滑梯时,只有一个上行道和一个下滑道,可是有许多小朋友,应怎么玩呢?可先请幼儿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幼儿讨论后有的说:“可分成组,一组玩别的游戏,一组玩滑梯,一会儿再互换”;有的说:“大家站成一队,一个一个地轮流玩”。我听取幼儿的建议后重新强化了游戏规则:站成一队,一个一个地轮流玩,不能拥挤、不能插塞儿。在活动过程中,对遵守规则的幼儿,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再如,以前幼儿园做操时,幼儿互相争抢位置,秩序较乱。后来我们作了标记,每个班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并把每个班幼儿的位置用不同颜色和不同的图形来表示,这样幼儿站队时,都能找到自己的地方,他们感到很有趣,挤闹的现象没有了,秩序明显好转。还有,我把幼儿平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行为编成游戏,并制定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老师循序善诱,通过一次次强化,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创设情境,正面引导
  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与人的道德认识有直接关系,正确的道德认识能指导人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而幼儿正确道德认识的建立,往往依赖于良好行为中的情感体验和老师的引导。如教幼儿使用 “您好”、“请”、“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时,我给幼儿讲了故事“小松鼠过河”和“到奇怪国做客”给幼儿创设了一定的情景,请幼儿扮演角色,幼儿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反复体验到使用文明用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需要用何种礼貌用语。在玩“玩具图书送回家”游戏时,孩子养成爱清洁、有序地安放物品的好习惯。在进行综合活动“小鸭和小鸡”时,让幼儿扮演小鸭和小鸡,老师用语言提示,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样幼儿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等一些良好品质。针对一些孩子胆小怕事、性格内向的特点,我给小朋友讲了故事《小黄莺唱歌》,并让一些胆小的幼儿来表演里面的角色,老师对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通过一次次练习,这些幼儿有了很大进步。老师在幼儿表演过程中加以指导,让幼儿由行动中情感体验上升到道德认识,从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四、树榜样,适度评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影先正身。另外,榜样也可以是幼儿身边的小伙伴,可以是幼儿熟悉的故事等。树立的榜样要有目共睹,他们的行为是得到公认的,鼓励幼儿产生学习榜样的愿望,并提供表现机会,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对幼儿做出的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比如,我针对小班幼儿冬季出勤律较低这一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表扬鼓励幼儿,在每个周末对不畏严寒、早睡早起、能坚持来园的幼儿每人发一个及时贴图案,贴在其衣服或脑门上,进行鼓励,树榜样。礼物虽小,但幼儿都感到非常光荣,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在这些幼儿的带动下,其他幼儿也都积极来园,良好习惯也就随之形成。中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分成进餐情况、上课情况、礼貌用语情况、纪律和上课学习情况等五大项,来进行“五星评比”活动,每一项都建立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让幼儿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每周通过自评和他评,来规范和约束幼儿,让幼儿有一种动力和竞争意识,周末再进行红星换小红花活动,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良行为得到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慢慢形成。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由于现在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受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这些孩子在幼儿园行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回到家里就又改变了,这样教师的一切努力,就功亏一篑了。为此我经常召开家长会,或与家长在“家教园地”栏里进行交流,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统一思想认识,另外还要坚持一贯性,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家长不能因工作忙等情况,对孩子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以免他们今后做事会留下不认真的隐患。因此,只有家园密切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影响,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偏振分束器窄波段、窄角度范围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在宽波段宽角度范围内具有180°分光功能的偏振分束器/耦合器。该器件基于线栅偏振器和亚波长光栅结构原理设计,利用
【摘 要】本文分析了ERP系统在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单位的试点应用情况,对ERP系统在具体应用实践做了全面的总结。展望了ERP系统在综合单位的前景,同时对ERP系统在电力系统综合单位和具体业务的整合做了研究。  【关键词】ERP 综合 单位 实践 应用  二十世纪中后叶,IT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IT及信息系统的总拥有成本迅速下降,大量企业开始基于最新的成熟IT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报道也呈现急遽发展的态势,成为新闻界的一大亮点。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相适应.
目的研究HIV、HCV感染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系统(pDC-NK)在体外未激活或被TLR-9激动剂(ODN2216)激活条件下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了解两种病毒感染对pDC-NK细胞间作用的影响提供新信息。方法利用磁珠法分离pDC和NK细胞,建立pDC-NK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确认两
【摘 要】摘诗集《烙印》,是臧克家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臧克家以现实主义标榜自己,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直面现实,真实揭露了生活中的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用自己的心血去表现中国最软弱最悲悯的群体。臧克家受新月派的影响,继承了闻一多的格律思想,诗歌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美,在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的同时,臧克家还积极抵探索吸收现代诗歌艺术的表现式,使他的诗歌兼具古典与现代美。  【关键词】现实主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也为政治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教育者应致力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即要求实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期刊
【摘 要】完形填空是NMET(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试题中体现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它集单项选择与阅读理解于一体,检测考生的词汇、背景知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历年NMET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完形填空高考每年必考题型且难度较大、分值较高,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好完形填空题是每个考生都很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着重分
期刊
本文通过对王西麟《太谷秧歌交响组曲》第四乐章的文本、音响与艺术表现及其关系的简要分析,探求其结构方式与悲剧性形象的创作技法,以期对理解该作或学习借鉴该作提供参考.
5月底起,浙江广电集团启动了16个频道的整体节目调改,目的是更好地推进广播电视宣传的理念、运作、机制创新,铸就以浙江卫视为龙头, 专业频道为特色的高水平节目生产体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