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痕渗透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较为基础性的学科,本身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单纯的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还不够,需要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古代教学提倡“文道统一”,所以,高职学生在语文教育中也需要有“悟道”这一过程。教师在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需要传递知识,也具有唤醒学生高尚人格与美好心灵的责任。因此,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贯彻我国教育理念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途径。文章针对高职语文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无痕渗透进行探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语文;思政教育;无痕渗透;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6-0051-02
  一、引言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十分鲜明,同时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效果明显。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政上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使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的重要性,逐渐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我国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的现状
  在日常的学习中,高职学校会积极地推出相关的党政思想学习活动,并且结合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进行推广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接受知识,一些视频教学平台也逐渐被学生所熟知。但是结合现阶段高职语文教育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政渗透程度的效果仍不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职语文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政教育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一味地追求教学效果。其实这样的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思政教育本就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而教师却忽略了思政教育的作用,让思政教育难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部分学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但是因为开展思政教育渗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致使教学效果并不明显[1]。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渗透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直接进行理论教育工作,致使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极差。二是教师一味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学中毫无新意,学生大多难以接受。三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发表自身对时事热点的意见,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校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
  高职学生往往年龄不大,正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关注。但是在我国的高職教育中,家长往往缺席了学生的教育,家长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知之甚少。这对学校与家长的互动教学十分不利,阻碍了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配合的一个过程,而家庭与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中意义重大。家长单方面地认为学生的教育是学校一方的责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学生的教育十分不利[2]。
  三、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一直是现代教学中的核心工作。在学生初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生活后,学生最初会有短暂的迷茫时期,脱离了以前的学习生活,逐渐接触到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极容易让学生在玩乐中迷失自身,忽略精神世界的需求。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只有将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上,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逐渐享受学习,从而才有下一阶段的思政渗透,否则思政工作的开展效率极低。特别是在刚进入高职学习的时候,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自身缺乏一定的主动积极性,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督促。
  为了促进对高职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语文学习的开展过程中,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内容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体会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渗透相关的思政知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逐渐建立完善的人生价值观。经过实践发现,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思政知识都要强于其他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性。而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筛选阅读书籍,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推荐有意义的书籍,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3]。
  2.建立“云课堂”,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思政知识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渗透工作,需要坚持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效果。但是,教学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传统的“黑板课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所以关于“云课堂”的建立十分有必要。我国现代网络教学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有目共睹,在未来的教学中,网络教学也必将成为主要力量。而对“云课堂”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学问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获得数据库知识的加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云课堂”的学习有更强的自主性,不受学习地点与时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另外,“云课堂”具有学习数据分析的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思政观点的分析,就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针对数据的反馈情况,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此外,高职语文教师还需要对文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深刻的分析,挖掘思政教育中的核心要点,从而起到影响学生的目的,进行思政渗透工作[4]。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政思维,对于作出伟大贡献的伟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敬伟人,懂得感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不要偏离课本,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喜欢天马行空,而学生一般很难跟上教师的思维速度,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缺乏文本内容支持的教学在思政渗透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偏离,或者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化,学生难以真正有效地接受思政教育的进行。
  四、结语
  思政教育的开展一定是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是过于死板的教学。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认识到思政对学生未来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同时,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创建“云课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上的创新,促进思政教育无痕渗透的开展,为国家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兰兰.高职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无痕渗透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2).
  [2]韩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2):64-66.
  [3]徐锦锦.育人无痕 润物无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2017(9).
  [4]王卓峰.融合渗透彰显无痕——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J].广东教育,2016(7):81-82.
  作者简介:康国文(1970—),男,内蒙古扎兰屯人,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语文、中文写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正>《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
期刊
行政强制措施是国家赋予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它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为此在执法实践中,要特
近年来,随着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对生产销售劣质钢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大,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自动识别技术高效合理应用作为现代数字图书馆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