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滩上的守望(评论)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庆的写作素来以乡土小说见长,倚重熟悉的乡村生活经验,挖掘乡土大地上丰富的人情和人性,是他小说的鲜明风格。《父亲背走的秋季和冬季》就是一篇探讨乡村伦理、传达人性温情的小说。小说的篇幅不过两万余字,故事脉络也很清晰,然而通过故事时间的延展和细腻的笔触,安庆成功地将小说的主人公——父亲沉默内敛的性格以及深沉厚重的精神世界呈现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色彩和浪漫气质的农民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父亲背走的秋季和冬季》以父亲和任丹凤之间的一段情感纠葛贯穿始终,父亲作为小说的核心人物,他的一举一动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动力。熟悉乡村生活的人大概都知道,鳏夫和寡妇常常是乡村生活里最具有“话题度”的谈资和素材,原本不外乎人情人性的内容在传统的伦理观念笼罩下,人为地生发出隐秘的色彩,成为集体无意识中的禁忌和敏感地带,并且被一套乡村话语模式所阐释。而父亲和任丹凤的“恋爱”就是如此。父亲鳏居多年,在家庭生活中不再占据重要的位置,以开荒种地打发生命中的剩余时光;而任丹凤丧夫之后,也渐渐不为儿媳所喜,放羊成了孤寂生活中的唯一支撑,两颗孤独的心灵先天地具有了契合的前提。在“因羊生缘”的几次接触后,两人的关系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小说处理得很含蓄,但无论如何,东窗事发,儿媳三艾撞破了二人之间的秘密。在双方儿女的共同“策划”和“逼迫”下,这段感情被扼杀了,无奈的父亲撂下了狠话:“从今往后我心里只有荒地了”。尽管如此,父亲也不是没有过挣扎,在几次试图与任丹凤的接触无果后,父亲的心凉了,并直接促成了后面的出走。作者在描述父亲和任丹凤的情感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克制的态度,避免过度渲染,使得这一段黄昏恋情看起来平淡如水,却也真实可信。联系二人所处的环境,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和儿女们的如临大敌,对于沉默而又自尊的父亲而言,出走也许是必然的选择。
  以父亲的出走为界,小说可以分作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第三人称展开叙事,后半部分“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开始介入小说的情节。在叙事风格上,前半部分重在写实,后半部分则隐约地呈现出诗意和奇幻色彩,从而使父亲出走这一事件带有了更加丰富的阐释空间。
  父亲出走以后的情形,小说提供了两个版本。在任丹凤口中,父亲老早就有沿着蒲河走一遭的念头,目的是寻找母亲年轻时逃荒经过的一片老树林,因为母亲临终时说过“她的魂还会去寻找老树林”。如果任丹凤所言不虚,这信息自然来自于父亲,而父亲的出走原因也就不再是个谜。而在父亲自述的版本里,则或略去了这一内容,据他所说,他一直在一个荒滩上开荒挖沙子。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细思之则不难理解,也许在父亲看来,任丹凤才是那个他唯一可以分享内心隐秘的人,毕竟在二人的感情这件事上,父亲看到了自己与儿孙之间的隔膜,深味了不被理解的痛苦,父亲深情而内敛的性格于此也可见一斑。
  然而亲情难舍,父亲终究是回来了,随之带回来的还有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谜。父亲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自然不能让我们信服,但是父亲归来的喜悦大过了一切,也松动了“我们”心头的坚冰,“我们”甚至开始重新考虑父亲和任丹凤之间的“可能性”。只是小说的情节似乎没有按照“我们”也没有按照读者的期许进行,任丹凤得知父亲归来的消息后的冷淡和父亲始终保持的沉默给文本设置了一个悬念。春天来了,父亲再一次出走,悬念继续,“父亲最后的目的地或落脚点却出乎我们的意外,他改变了主意,去了红房子那儿的老野滩,在那里安营扎寨了”,并“把主要精力用在掘沙上”。于是父亲接下来的举动让我们想到了愚公,很像是在实行一个宏大的计划。日复一日,父亲挖沙不止,挖出了一条路,挖出了源源不绝的沙子,遍植了各种作物,最后掘出了地下水,老河滩渐渐水草丰美,变成了父亲的独立王国,也许还蕴藏着他心中一个大大的愿望。
  安庆在对小说节奏的把控上有着足够的耐心和细致,他让父亲种种异常的举动始终徘徊在“我们”的猜测中,用悬念不断刺激着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这篇情节并不复杂的小说呈现出阅读的难度和魅力。小说的一个高明之处是用细节描写支撑起人物行動和性格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多读几遍这篇小说就会发现,作者在一些易被读者忽略的地方为父亲在老河滩上的举动埋下了伏笔。任丹凤的羊第一次进入父亲的麦地时,两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作者重点对父亲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刻画,面对任丹凤的无理进逼,父亲的防线节节溃败,“别闹了,让你的羊随便吃好不好?权当我给你的羊种了一片草。” 而后面任丹凤蓄意“纵羊”进入父亲麦地的行为似乎正是对于父亲这句话的回应,也许从那时起,任丹凤和她的羊就已经牢牢占据了父亲的内心,让他孤独的心灵世界变得充实起来,所以那片任丹凤放羊的沧河滩也成为父亲后来反复踏足和眷恋的地方。另一个细节是,父亲第二次出走之前,在一个雪天去了那片河滩,“沧河滩上没有羊,也没有放羊的女人,他一个人在河滩上站了很久。”这一细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一刻父亲也许想到了第一次“遭遇”任丹凤时的情景,包括那句话,“权当我给你的羊种了一片草”。于是接下来父亲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兑现那句不是承诺的承诺,为任丹凤的羊种一片草。至此,父亲的挖沙种草也就具有了情感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当然,父亲的付出没有白费,“也是在第二年,在夏天和秋季野草丰茂的季节,我们看到了一群羊朝着河滩的方向走,一群羊的后边涌动着尘雾,路边留下碎碎的蹄印。我们在老野滩看到了那群羊,羊的主人坐在一堆砂砾上,远远地看着羊”。这是小说最温馨最动人的部分,也许父亲和任丹凤从来就没有断绝过联系,他们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
  小说的结尾部分,任丹凤罹患绝症,闻讯而来的父亲做了最后的努力,也是最真挚朴实的表达。没有轰轰烈烈的开头,也没有轰轰烈的结尾,安庆用冷静的笔触结束了一段感情,却不因此削减这感情的力量。在父亲生命的剩余时光里,小河边传来的羊叫声将是最动听最温暖的声音。
  《父亲背走的秋季和冬季》这篇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深沉舒缓的叙事基调,就像小说中提到的沧河和蒲河,波澜不惊,带着泥土和野草的气息。父亲形象的塑造是这篇小说的一个亮点,具有多面立体的性格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农民、一个老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小说的要旨在于传达一种超越偏见、超越地域和身份的人间温情,让我们用理解和尊重的眼光去生活,去爱,去感受,这也是安庆小说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当然,这篇小说在臻于完美上还有空间。首先是父亲和任丹凤情感基础的铺垫还不够坚实,任丹凤作为小说中与父亲关联的重要人物,整体面目不够清晰,在与父亲交往过程中的情感表现也就缺乏说服力。其次是小说中设置的野兔和驴车两个物象,与情节发展没有必然的关联,反而使小说显得枝节横生,不够紧凑。
  作者简介:张俊平,1987年生,文学硕士。评论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小说选刊》《解放军报》《十月》《北京文学》等,现供职于鲁迅文学院。
其他文献
前后四十五年,动用百万大军,从中国北方的草原杀出,一路南下,最终在1279年灭掉了南宋,蒙古人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统治权。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显然对中原汉人缺乏善意,把这部分南宋移民打成社会底层,大部分文人对命运的无常都选择了苟且行世,有民族气节的一类人,不是自杀就是被杀,或者成为山林中的隐者,还有如赵孟頫一样的做了降臣,并得到了当政者的优待,进入了元代统治机构,官至一品,还能掌握一定话语权,这并
期刊
一  现在还记得,那是一九七三年夏天,一个特别闷热的夏天,那天边远出事了。  边远出事的消息我是在转天准备去他家找他上学时在我们楼栋门口听四班黄金明说的,他把我拉到楼栋边神秘地说:“你今天别去找边远上学了!”“为什么?”“别说你不知道?昨天中午放学边远在校门口被赵强用三角刮刀给捅了。”我被惊住:“你不是逗我,知道我昨天没去上学?”黄金明发誓说:“边远是真的让赵强给捅了!”我站在原地有一分来钟没说话
期刊
1  懒得睃上一眼,纤纤玉指一点,不偏不歪,21层——误差率0%。  那些闪着红光的数字,一时电梯间争相邀宠,一跳一愣。嘁!朱莺半眯着眼,哼着无字曲,秒杀一切的范儿。每次,身上或多或少地散发着各种味儿的病号,塞在这么个狭窄空间里。她只好翕动鼻翼,有时还一只手扇那么几下。伴随直上直下或飙升或坠滑,没几天下来,新鲜劲儿说没就没了。  唉,坐班……这就是胡素梅为她量身定制的生活套餐?  去年春上,朱莺与
期刊
一  王太贵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醒来后变成了公众人物。  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周边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王太贵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群人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这群人,有几个王太贵认识,更多的是他不认识的。还有几个人拿着长枪短炮,一阵咔嚓咔嚓地拍照,让他刚睁开的眼睛非常难受,也让他的心七上八下的。他想开口问问,但他好像控制不了这种局面,只好作罢。这时,吴老三走了过来,举着一面锦旗,上面的字
期刊
小城里的人都把这里叫东门儿。  这个被称之为东门儿的地方其实并没有门,或许早先一定是有过门的。现在虽然没有门了,可小城的人们还是这么叫着。  被叫做东门儿的地方却有一座小桥,很小。长不过十米。是用小城里常见的松木建成。松木由于长年的风吹雨淋而变成斑斑驳驳的灰白色。也有的桥栏被什么物体撞断。桥下有小河,从南向北,逶迤蜿蜒而去。水不深,清可透底。水底可见到不规则的鹅卵石。水从哪儿来又流向哪儿去?一直没
期刊
写这个创作谈时,想起这几年,我在父亲这个话题上已经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作品,如:《父亲在自己的夜晚》《父亲的迷藏》《父亲的声音》等。  去年夏天父亲离世后,我看着父亲住过的房子,心里很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将对这个村庄和院落日渐疏远,院子会更加空旷,回到乡村的次数将屈指可数。在这之前,我总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多回到村庄,特别是父亲的身体越加虚弱后,我在每个周末匆匆地回村里。每次回到家先找父亲,推开父亲的屋门
期刊
杭育比我小六岁,1957年生人。这个年龄差,小时候不能带他玩。十年动乱之后,1977年恢复高考,将我们拉入同一时间轴——我从北大荒农场考入黑龙江大学,他进了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之前他在杭州郊县插队,返城后做过汽车修理工。因为都是学中文,都有一脑门子的文学梦,上大学时开始写小说。1985年,我们出版了第一本集子《白栎树沙沙响》,是二人合集。但几乎同时,他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
期刊
主持人语:  人的成长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遵从动物本能到理性判断自己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再到按照社会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评判,人要经历无数次与自己的“战争”才能“长大”,比如本期蒋冬梅《亮光》中的“他”。小说以青春期少年冲出“本我”重围的经历去阐释成长的艰辛,用一次次本我与自我激烈冲突的瞬间,凸显人性之“光”。篇幅虽短,主题深刻,乃微小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善即是美,娟子作品《底线》的精彩,在于
期刊
那天晚上,三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捡到了一名弃婴。  一  “在这清澈的夜晚,繁星闪烁,带来拯救的神之子,躺在圣母的怀抱里,甜美地安眠着。”一群白衣天使正在唱诵着圣经,仿佛救世主已经降临在人间。  站在台上的教父说:“耶稣之所以降生在马厩里,正是为了救赎无家可归的人们,拯救他们的灵魂。人最可悲的莫过于无家可归,可是,世界上有无数无家可归的人,在孤独中渴望有人给你提供食物……”  台下蹲坐着一群衣衫褴褛
期刊
血!  鲜血顺着吴玉的额头流到眼睛里,一片慑人心魄的红。  剧烈的头痛,让吴玉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年的茫然,车内的血腥气,将他拉回现实。  他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车祸。  人若点儿背,喝口凉水都塞牙。  吴玉在工厂下岗了。他和妻子买了一个临街的门市房,想开个超市,现在还差三万元资金做周转。  这三万元和谁借呢?想了半天,吴玉想到了老家的朋友王羽。  吴玉就给王羽打电话,本来是想说借钱的事,但一紧张,竟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