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眼泪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晚上,三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捡到了一名弃婴。
  一
  “在这清澈的夜晚,繁星闪烁,带来拯救的神之子,躺在圣母的怀抱里,甜美地安眠着。”一群白衣天使正在唱诵着圣经,仿佛救世主已经降临在人间。
  站在台上的教父说:“耶稣之所以降生在马厩里,正是为了救赎无家可归的人们,拯救他们的灵魂。人最可悲的莫过于无家可归,可是,世界上有无数无家可归的人,在孤独中渴望有人给你提供食物……”
  台下蹲坐着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大部分人已经昏昏欲睡,等待着布道以后的免费晚餐。“我清楚的,教父先生。”胡子拉碴的老金打了一个哈欠,懒洋洋地抱怨着说,“我需要晚餐,布道的晚餐。”“你能不能闭嘴,我听不到教父说话了。”阿文对身边的老金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说,厌恶地乜斜了他一眼。
  免费晚餐前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Z字型的队伍自动规避了工地上的障碍物,流浪汉们的手中捧着不见底色的饭碗,陆续趋向队伍的最前面。有人啐了一口痰,随后便有争吵声传来,紧接着,人群开始躁动,两个人的推搡造成了整个队伍“秩序”的瓦解。老金和阿文趁着队伍失控的空当,蹿到了前面。老金回头看了一眼乱作一团的流浪汉,窃笑着对阿文说:“哈哈,真是万民齐聚,恭迎食物啊。”他们的面前有一位佝偻着身子,满头白发的老人。他颤巍巍地伸出手中缺了口的瓷碗,肥胖的女施食者舀了一勺肉眼可见米粒的汤水,继而塞给了他一块硬邦邦的面包。“老金,没文化,就不要说话。”站在老金后面的阿文说,“这叫万民齐聚,恭迎圣主。”老金讥讽着反驳:“我可比没有蛋蛋的人有常识。”“我啊,生为男人,”阿文拨弄了一下头发,自豪地说,“那是上帝的失误,但我的心,比谁都富有女人味。”
  白发老人离开后,老金凑上前,向肥胖女人伸出了看不出颜色的碗,看了一眼高出自己一个头的阿文说:“女人可是会生孩子的,你呢?”
  “圣母玛利亚是处女都怀孕了,我也会有孩子的。”阿文反驳道。
  汤勺里唯有的几颗米粒随着一股倾斜的水流重新落进了桶里。那个肥胖的女施食者端着汤勺,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这个“女人”,疑惑地睁圆了眼睛。阿文有一头长发,涂着猩红的口红,柳叶眉向上翘起。可是这个“女人”却身型高瘦,声音浑厚,颧骨突出。女施食者回过神来后,阿文伸长了脖子,看着她的眼睛说:“请给两份哦,我还有孩子需要抚养。”阿文的表情有些狰狞,粗犷的五官没有女性该有的柔美。女施食者半信半疑地打包了两份晚餐,面无表情地递给了阿文。
  殇城的标志性建筑上有一张玛丽莲梦露的巨幅海报,寒夜的风扯掉了她的眼睛,露出了两个黑黢黢的瞳孔,像是两道泪痕。楼下的男子扭头看了一眼梦露的眼睛,夜没有下雨,但是从她的眼睛里落下了几滴眼泪,打在了男子的头顶上。夏秋在梦露的身后蹲下身来,在地上描摹出一排排眼泪的形状,然后咳了咳嗓子,吐出了一颗梦露的眼泪。
  老金和阿文从夏秋的身后走了过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夏秋的恶作剧,就像习惯了这样寒夜一样。夏秋大口咀嚼着阿文带回来的晚餐,并没有感谢的说辞。阿文看着狼吞虎咽的夏秋,慈爱地说:“夏秋,别光记着吃饭,也要感谢那些做面包和运送面包的人,那包含了很多人的爱呀。”“知道了,最讨厌拿到免费的布道晚餐,还喋喋不休的人。”夏秋狠狠地啃了一口面包说,“和哈妹一个样。”阿文问道:“哈妹是谁?”“那个,生我的女人。”夏秋说,“很让我讨厌。”
  “怎么能对自己的母亲直呼其名,夏秋很不礼貌。”夏秋再也无法忍受阿文母亲般的教诲,装作不以为然的神情。
  老金倚靠在天台的栏杆上,缩成了一团,抽着从垃圾堆里摸出的半截烟蒂,吧嗒吧嗒地抽起来,“明明自己连食物都不能找到,还这样理直气壮地争吵。”老金吐出了一口烟圈,继续说,“只会像小鸡一样叽叽喳喳。”夏秋不甘示弱:“只会捡垃圾,给社会添加负担的中年大叔有什么资格说我,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半个小时后,三个流浪汉来到了市中心的一间废弃杂物房里。今天是夏秋的生日,阿文想要送给夏秋一件礼物,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说,礼物当然要从废弃物里寻找。阿文找到一本世界童话大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作为流浪半年的夏秋的生日礼物。
  正当流浪汉们转身欲离开时,一阵清脆的啼哭声打破了寒夜的寂静。一个弃婴被包裹在一张棕色的羊毛毯里,她白森森的脸蛋毫无血色,攥紧的小拳头战栗着,几乎快要冻僵了。阿文凑上前去,抱起了她,脸上露出了作为母亲的喜悦。
  弃婴的身边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拜托了,请抚养香草。另还有一张出生证明。老金和夏秋蹲在地上,查阅字条后,老金说:“真是世界末日,我开始这种生活是在三十岁的时候吧。但是比起一出生就无家可归的弃婴,我还是算幸运了。”夏秋看到香草的随身包裹里有一个钥匙,上面挂着一个1225的号码。
  “她叫香草哦,还是个女孩。”阿文怀中的香草还在啼哭,她亲昵地说,“哦,乖乖,我们马上带你回家。”之后便丢下阿金和夏秋独自走向了三人的居住地。
  “喂,女人,警察局在你身后。”老金对着阿文的背影说。
  阿文说:“香草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要抚养她,她是我们的天使。”
  二
  殇城的夜晚冷得刺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烁在繁华的商业区内,暖黄色的路燈下穿行着城市的傀儡。那些年轻人是黑夜里的主人,来来往往的众生像极了光怪陆离的电影画面。看似繁华似锦,却都有着如履薄冰的明天。
  夜再深一些时,雪便下了起来。一开始,只是试探性的,仿佛是要告诉人们,后来便肆无忌惮了,一朵连着一朵,一串接着一串,落在了商业街道中、下水道里、帆布棚屋上。
  在工地上的帆布棚屋下,香草的啼哭声掩盖了雪落的声音。
  “应该把她送给警察,我们是流浪汉,没有能力去抚养她。”
  “她的妈妈会回来找她的。”
  “有在这么寒冷的夜晚,抛弃自己孩子的吗?那不是父母,简直是魔鬼。”   “啪”的一声,阿文的一个巴掌打醒了辛美。
  “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是我们,孩子已经被冻死在垃圾堆里了。”生气时的阿文,脸色很丑陋。
  “不是我……是我的丈夫。趁我睡着时,把孩子……”辛美伏在雪地里声音哽咽着说,“我很辛苦,为了照顾孩子。”
  一辆卡车轰隆隆地从他们身边驶过,留下了一串黑烟。跨河大桥的灯光下,有了一丝暖意。阿文和夏秋看着哭泣的辛美松了一口气。
  “给,孩子回家了。”阿文把香草递给了辛美。
  辛美感激地点点头,抱着香草匆匆离开了。阿文和夏秋望着辛美远去的背影,泪水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凉凉的,像夏日里的冰淇淋。
  “喂,香草……孩子……那个女人……”等到老金气喘吁吁地赶来时,那辆自行车的链条已经拖到了雪地里。老金从男人那里离开以后,便跨上了一辆赛车。他发挥了自己搁置多年的赛车技术,在辛美抱走香草之前还是没能赶上。“老金,香草要回家了,你应该为她高兴。”夏秋说。
  “香草……那个女人,不是……妈妈!”老金憋着一口气说,“那个女人不是香草的妈妈!”
  那晚,眯着眼睛行走在雪夜里的醉鬼,看到了一辆的士和自行车追逐一辆卡车上的女人。自行车上的流浪汉施展出浑身解数,时而超越卡车,时而奋力追赶。的士上的两人挥舞着拳头指挥着司机企图截停卡车。他们就这样穿过了八条大街,无数的小巷。的士上的人嗓门哑了,自行车手双腿打颤。最终,辛美被逼停在了一间废弃的烂尾楼旁。辛美抱着香草冲上了楼顶,三人也紧随其后。
  夏秋首先冲上了天台,她试图说服辛美。“告訴我,为什么要偷孩子?”夏秋的身后留下了一串脚印。“不要,不要过来!”辛美抱着哭闹的香草向天台边缘退缩着说,“我没有偷孩子,她是我的孩子,是我亲生的孩子。”辛美向夏秋哭诉。“孩子不见的心情,你也能理解吧。”夏秋反问道,“真正的父母正在为她担心,等着她回家啊。”
  辛美低下了头,黎明的风吹起她的刘海,眼泪滴在了香草的脸上。“死了,我的孩子还未出生就死了,其他的孩子健康地躺在育婴箱里,只有她对我笑了。”辛美欣慰地看着香草说,“我认为她就是我的孩子,我相信,孩子在我身边,一切都会变好的。”“一派胡言,轻视孩子生命的人还谈什么家庭。”夏秋注意到辛美爬上了天台的围栏,“快把孩子还回来,要死你自己去死好了。”
  “我要重生。”辛美还是跳了下去。
  夏秋抓住辛美肩膀的同时,前半身已经倾了下去。“香草想见她的父母啊。”夏秋嘶吼着。辛美用脸颊摩挲着香草的脸颊,眼泪如泉。“请把孩子带回她父母那里。”辛美悔过了,但为时已晚。香草从辛美的手中坠落了。这时,阿文和老金也赶到了天台上。阿文风也似的冲了上去,紧接着便纵身跳了下去。老金扑上前,抓住了夏秋的双腿。幸运的是,阿文接住了向下坠落的香草。慌乱中的阿文抓住了挂在外墙上的房产维权横幅,以阻止向下坠落的速度。那条白底黑字的横幅形成了一个拱形,像一座彩虹。阿文便乘着彩虹,缓缓地向下降落。这时,一轮朝阳冲破黎明,穿过高楼,映照在阿文身上。阿文像一个天使一样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为了感谢三名流浪汉见义勇为的壮举,香草的亲生父母为他们支付了医药费。三人躺在温暖明亮,充斥着酒精味的病房里想念着废弃工地上的“家”。老金的那张彩票被抛弃在了床头桌上,上面的号码是一串5。
  这时,一名警察领着一位身形魁梧的男人走进了病房。 夏秋和男人四目相对时,难以置信地小声喊道:“爸爸。”
  作者简介:张元,90后,文学硕士。作品见于《当代》《小说林》《小说月刊》《北京文学》《中国作家》等文学期刊,获第二十九届梁斌小说奖、第八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
其他文献
1  一大早,太阳红彤彤地顶起老高,换了昨天那一个。乡下人的光阴,一辈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度过。村里有钱人的房子,越盖越放肆,都是两层小楼为主,也有三层的,装修却很简陋。但居住人口还在无形地减少,有钱人在村里盖了大房子,住三年五载后,就要往县城迁,不知道哪根筋抽着。  这一切和薛嵩无关。  薛嵩在村里住多少年了,和大多数人一样,没钱,却有时间做梦发财,因为睡姿懒散无力,发财梦大多未遂。这一天,太阳顶
期刊
方强没想到,仅仅是一句话,就让他如坠寒窟。浑身熟透的激情,瞬间进入枯萎状态。  话出自泡兵之口。  泡兵和方强同在一个菜市练摊儿,同属菜贩子之流。高中毕业闲在家里发慌,方强干起了卖菜的行当。泡兵和方强不一样,他在野战部队干了四年,退伍后,工作安排了,可他嫌厂里效益不好,主动要求下岗挤入贩菜的行列。过了早上卖菜高峰期,泡兵就和方强聊部队的事,唾液横飞,天花乱坠,说的都是兵们之间的趣事。刚开始,方强不
期刊
前后四十五年,动用百万大军,从中国北方的草原杀出,一路南下,最终在1279年灭掉了南宋,蒙古人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统治权。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显然对中原汉人缺乏善意,把这部分南宋移民打成社会底层,大部分文人对命运的无常都选择了苟且行世,有民族气节的一类人,不是自杀就是被杀,或者成为山林中的隐者,还有如赵孟頫一样的做了降臣,并得到了当政者的优待,进入了元代统治机构,官至一品,还能掌握一定话语权,这并
期刊
一  现在还记得,那是一九七三年夏天,一个特别闷热的夏天,那天边远出事了。  边远出事的消息我是在转天准备去他家找他上学时在我们楼栋门口听四班黄金明说的,他把我拉到楼栋边神秘地说:“你今天别去找边远上学了!”“为什么?”“别说你不知道?昨天中午放学边远在校门口被赵强用三角刮刀给捅了。”我被惊住:“你不是逗我,知道我昨天没去上学?”黄金明发誓说:“边远是真的让赵强给捅了!”我站在原地有一分来钟没说话
期刊
1  懒得睃上一眼,纤纤玉指一点,不偏不歪,21层——误差率0%。  那些闪着红光的数字,一时电梯间争相邀宠,一跳一愣。嘁!朱莺半眯着眼,哼着无字曲,秒杀一切的范儿。每次,身上或多或少地散发着各种味儿的病号,塞在这么个狭窄空间里。她只好翕动鼻翼,有时还一只手扇那么几下。伴随直上直下或飙升或坠滑,没几天下来,新鲜劲儿说没就没了。  唉,坐班……这就是胡素梅为她量身定制的生活套餐?  去年春上,朱莺与
期刊
一  王太贵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醒来后变成了公众人物。  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周边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王太贵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群人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这群人,有几个王太贵认识,更多的是他不认识的。还有几个人拿着长枪短炮,一阵咔嚓咔嚓地拍照,让他刚睁开的眼睛非常难受,也让他的心七上八下的。他想开口问问,但他好像控制不了这种局面,只好作罢。这时,吴老三走了过来,举着一面锦旗,上面的字
期刊
小城里的人都把这里叫东门儿。  这个被称之为东门儿的地方其实并没有门,或许早先一定是有过门的。现在虽然没有门了,可小城的人们还是这么叫着。  被叫做东门儿的地方却有一座小桥,很小。长不过十米。是用小城里常见的松木建成。松木由于长年的风吹雨淋而变成斑斑驳驳的灰白色。也有的桥栏被什么物体撞断。桥下有小河,从南向北,逶迤蜿蜒而去。水不深,清可透底。水底可见到不规则的鹅卵石。水从哪儿来又流向哪儿去?一直没
期刊
写这个创作谈时,想起这几年,我在父亲这个话题上已经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作品,如:《父亲在自己的夜晚》《父亲的迷藏》《父亲的声音》等。  去年夏天父亲离世后,我看着父亲住过的房子,心里很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将对这个村庄和院落日渐疏远,院子会更加空旷,回到乡村的次数将屈指可数。在这之前,我总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多回到村庄,特别是父亲的身体越加虚弱后,我在每个周末匆匆地回村里。每次回到家先找父亲,推开父亲的屋门
期刊
杭育比我小六岁,1957年生人。这个年龄差,小时候不能带他玩。十年动乱之后,1977年恢复高考,将我们拉入同一时间轴——我从北大荒农场考入黑龙江大学,他进了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之前他在杭州郊县插队,返城后做过汽车修理工。因为都是学中文,都有一脑门子的文学梦,上大学时开始写小说。1985年,我们出版了第一本集子《白栎树沙沙响》,是二人合集。但几乎同时,他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
期刊
主持人语:  人的成长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遵从动物本能到理性判断自己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再到按照社会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评判,人要经历无数次与自己的“战争”才能“长大”,比如本期蒋冬梅《亮光》中的“他”。小说以青春期少年冲出“本我”重围的经历去阐释成长的艰辛,用一次次本我与自我激烈冲突的瞬间,凸显人性之“光”。篇幅虽短,主题深刻,乃微小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善即是美,娟子作品《底线》的精彩,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