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运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呢?
  1 深度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一看便知的文本外显价值,更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的确,有些文本粗看似乎很为浅显易懂,似乎没有什么语言特色或深刻内涵,我们会觉得没什么好教的。但实际上,不是没什么好教,也不是没什么好学,而是我们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如果我们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往往简单的文本就会变得不简单。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古诗,我们对古诗的解读就不能只停留在对诗词意义的理解上,应追求一定的意境深度。在解读古诗时应先借助相关资料,了解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再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的意境与深意。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些老师,甚至书籍都把后面两句解释为:"孤零零的一只小船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边,只看见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滔滔流向天边。""孤帆"是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片帆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江南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开始;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商旅之人熙熙攘攘;烟花之地,人头攒动,繁华更胜京都。这样的大商埠,江面上难道会仅仅只有一片船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再结合作者的心情来理解:江面上千帆竞发,可是他心中只想着老朋友,眼里只看见老朋友的船帆。因此,"孤帆"是心中的孤帆,而不是现实的孤帆。在千万船帆之中,只见"孤帆",可见作者临江送别,怅惘依依,帆已尽而心不离。对老朋友离别的怅惘,在烟花三月的江南美景之中,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可见,借助于时代背景,再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就能够把这首诗读懂、读好。
  2 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倡导身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我们小语教师对新理念的尝试充满了热情。然而许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理念的内涵,只是在跟风走,只能新在表面,新在形式上。比如:有的课上,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很难看到学生静静思考,"他主"迹象依旧明显,有的课堂淡化教师的主导,其结果又使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自主是表面的。
  由此可见,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例如: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以提出: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通常的教学,我们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相关资料来体会。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傷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大嫂冒着危险去挖野菜,是因为志愿军战士长期吃不上蔬菜……"再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就会收到理解内容与学习语言相得益彰的效果。
  3 正确引领文本的多元解读
  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关键是如何确定"界"把握"度"。新课标为"多元解读"提供了科学根据和重要前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语文课上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或误解。"多元"解读要关注价值取向的引导。一个课堂有多少个学生,就会有多少种声音!但不等于可以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随心所欲地误解误读;不等于信口开河、故意唱反调,以显示"与众不同"的"独创"。"多元"是有"界"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在注重多元理解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具权威的、认同度高的观点作为学习的主要依据。
  4 运用精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有独特的风格。或善于条分缕析,准确严密地阐明事理;或善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述事物;或善于简明扼要、冷静客观地叙述;或诙谐幽默、富有情趣,善于诱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等等。欲实现阅读教学艺术化,教师必须着意学习和训练教学语言,讲究口语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精神
  组织语文课外学习班,要求做好课外读书笔记,摘录名言警句、名人的事迹和短小的美文,多写读后感,并把积累的材料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 开设"微型小说鉴赏"、"散文鉴赏"、"杂文鉴赏"等课外活动课,结合活动内容让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教师在鉴赏方法上给予指导,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和鉴赏后,从自己阅读的微型小说、散文、杂文中,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篇写成鉴赏文章,分别收入在班级的黑板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办语文知识竞赛,创办手抄报,诗歌散文朗诵,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正确地解读文本,有明确、实在的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训练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明显。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科研兴教。"新课程改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铺开,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理念激烈碰撞的形势下,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正面临着"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严峻挑战,只有教研上创新,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乡村的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乡村语文教学主要立足" 常阅读 ,勤积累,巧运用,抒真情"为主题的基础教育,乡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
期刊
摘要:字形文字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途径很多,利用字形结构,介绍"倒书"知识;利用字形组合,概括文句大意;利用字形拆离,深化内容含义;利用古体字,考证其本义;利用近似字形,显示意义区别。语文教师要用独特的眼光去研究字形,平中探奇,慧眼识珠,用字形作文字游戏,一定会使课堂教学增添情趣,活化了语文教学。  关键词:倒书;大意;拆离;本义;近似字;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在记叙文阅读中,伏笔与铺垫是二个常见的结构术语。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对二者混淆不清,认为伏笔就是铺垫,铺垫就是伏笔,造成阅读理解的偏差。为避免造成考试中无谓的失分,下面就具体谈谈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情节,预作提示或暗示,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以求前后照应,有伏必有应。例如人教版语文课本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主人公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走过镇公所时,看
期刊
摘要:高三二轮复习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因此,复习导向的正确与否、过程中实施复习的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当以及复习效率的高低等因素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作为高三英语教师的我们,要帮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以便以更大的信心去迎接高考。  关键词: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18-02  进入高三复习的最后关键阶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不断发展的社会, 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只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一个人口语能力和交流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与人沟通的成败。我们学校的孩子绝大多数生长在农村,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想说又说不出口,欲说又止,即使说了也胆小得很,不敢大胆地表达胸意。更有甚者说是说了,但不自如,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等。因此
期刊
提要:如何帮助学生写好记叙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归结,其核心就是要帮助学生练就化腐朽为神奇的四招功夫:化虚为实,化显为隐,化凡为奇和化情为物。  关键词:记叙文; 写作; 方法;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24-02  如何帮助中学生写好记叙文,很多语文老师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其经验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点:一是引
期刊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一种积极向学的和谐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  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期刊
小学教育的小班化已成为当今发达教育的一种共同趋势。我校也进行了小班化教学的尝试,我有幸担任了小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识到,小班化教学体现了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方便。以下是我几点感受。  1 师生互动,让合作学习"动"起来  1 以"乐"激趣,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的主人公是小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愿意学习是学
期刊
摘要: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质疑、不容争议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习方法上的思维定势。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应高度重视学生思维中的独立自主权,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构建。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理念;题海战术;发散思维;正反辩论;抽象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2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期刊
在大众传播媒介快速现代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办事追求效率,招工面谈,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即席演讲……口语交际代替了部分书面交際。随着新生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更要求人们必须使用最简洁、最精确的语言来与计算机对话,否则机器将无法按指令行为。由此我们可以说,拥有"说"力已成为时代急迫需要的能力之一。从此中意义上言,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中学语文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该加强对学生"说"力的培养,这也正是语文教学大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