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附子干预糖尿病潜在靶点研究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附子对糖尿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PubChem Compound数据库获取附子化学成分,利用PharmMapper获取与药效成分匹配的生物大分子蛋白,再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蛋白靶点匹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运用Metascape/Enrichr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并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合并成分-靶点网络、疾病-靶点PPI网络和靶点-通路网络得到疾病-成分-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模型.结果:预测到附子干预糖尿病的10个药效成分和27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附子药效成分与多种酶或受体结合,影响酶的活性及调控转录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多条通路与糖尿病相关.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了附子干预糖尿病的成分-靶点-通路互作关系、作用特点及机制,对后续探索温阳类中药对糖尿病的干预作用做了基础铺垫,为进一步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葛根与粉葛特征图谱的差异性.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1批葛根与粉葛的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葛根与粉葛的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15个共有峰,21批样品相似度为0.946~1.000,其中葛根样品相似度均
目的:研究彝药琵琶甲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彝药琵琶甲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Hexacos-5,8,11-trienoic acid(1)、正十七烷(2)、亚油酸甘油三酯(3)、10-二十碳烯酸(4)、亚油酰胺(5)、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6)、十六烷酸(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油酸(9)、琥珀酸单乙酯(10)、亚油酸(11
目的:以道地产区云南文山所产三七为对照,多维度评价以四川遂宁为代表的低海拔地区所产三七的品质.方法:测定三七水分及总灰分,利用HPLC法测定三七中7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建立三七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四川遂宁所产三七样品满足2015年版中国药典质量要求,7种皂苷类成分总含量高于云南文山所产三七样品;建立了三七样品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并鉴定出其中7个成分.20批三七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0.900,并筛选出引起2个产地三七差异较
目的:探讨三仁汤联合美洛昔康对湿热型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23例湿热型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3组,各41例.对照A组予美洛昔康治疗,对照B组予三仁汤治疗,观察组予三仁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与疾病证候积分、WOMAC指数、血清炎性因子(CRP、ESR、IL?18)、BMP?2、COMP水平.结果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治病经验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使得人们对其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仍持有质疑态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药物分子在口服后可以与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医药研究更多地关注肠道菌群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以便从微生态角度阐释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机制.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今后中医药在明确治病机制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为酢浆草科植物,以新鲜或干燥全草入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其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多样.现代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酢浆草中含有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抑菌、抗肿瘤、抗焦虑、抗癫痫、抗氧化、抗炎镇痛、肝肾保护、促进骨形成等方面.该文综述了酢浆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用药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病毒学指标、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纳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鳖甲煎丸治疗,疗程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ST、TBIL、ALT、ALB)、肝纤维化指标(Ⅳ?C、HA、LN、PCⅢ)、病毒学指标(HBsAg、HBeAg、HBV?DNA)、T细胞亚群指标(CD4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以蛋黄卵磷脂/挥发油、蛋黄卵磷脂/胆固醇和PEG2000-DSPE质量分数为主要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优处方:蛋黄卵磷脂/挥发油为4.6:1、蛋黄卵磷脂/胆固醇为3.6:1、PEG2000-DSPE的质量分数为2%.制备所得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0.42±0.12)%和(8.35±0.01)%.平均粒径为(114.43±1.39)nm,PDI为0.27
目的:研究瞿麦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ODS、M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瞿麦醇提物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醇(1)、松脂醇(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3Z,6Z,9Z)-3,6,9-nonadecatriene(4)、儿茶酚(5)、脱氢地芰普内酯(6)、金色酰胺醇酯(7)、皂皮酸(8)、去氢吐叶醇(9)、琥珀酸(10)、melrubiellin A(
天麻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常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目前有关天麻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其本草考证的文献不足.笔者通过追溯历代本草文献,查阅中国医药古籍和现代文献,对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天麻的采收加工、炮制方法、栽培历史等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从古至今天麻的基原相对稳定,加工方法多样但始终以蒸制方法占据主流趋势.天麻的道地产区自民国初期变化较大,道地产区由山东向西迁移到西南地区.综上,加强对天麻的应用和深入研究,产地加工炮制生产的管理,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将天麻看作一类产业开发、